论碑拓艺术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2018-03-07◎邹艳
◎邹 艳
(娄底市娄星区博物馆 湖南 娄底 417000)
碑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人们通过纸张拓取石碑上的文字等信息,这种方法简单快捷,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因此,本文针对碑拓艺术的内容,针对碑拓艺术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
一、碑拓艺术
碑拓就是用宣纸覆盖在碑版上,然后用墨打拓上面的文字,再把纸揭下来,纸上面就会出现碑拓上的信息。具体来讲,技术人员首先要把已经浸湿的、具有一定坚韧性的薄纸平铺在石碑上,然后把丝绵包扎成大小合适的软槌,再轻轻地进行拍打,让纸能够真正进入到石碑刻字凹下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待纸完全干燥,技术人员再使用软槌在纸上拍打墨汁,最后揭下来,这就形成了黑底白字的拓本,这种复制方法对后世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印刷术没有出现之前,很多遗留下来的文字、绘画、图形等都是刻在石头上的。为了获取上面的信息,我国古人发明了碑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常见的碑拓方法包括“乌金拓”“蝉翼拓”“朱拓”等[1]。
在获得碑拓以后,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做好分类,进行妥善的保存。第一,做好编号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碑拓进行编号,记录下时间、地点、大小、图样等,便于查证与整理,为以后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做好装裱工作。管理部门需要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装裱,做好碑拓的保护工作。第三,做好临摹工作。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对碑拓图案进拓印,便于人们进行艺术交流与学习。
二、碑拓艺术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碑拓艺术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历代演变,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在传承中华古代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发挥勘误校正的作用
历朝历代的碑拓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后世碑拓人员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验证,从而勘误校正,弥补缺憾,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元代,一位叫祝丹阳的道土,拿着他给家乡江西贵溪天冠山画的一幅28景的山水图,来京城找到著名的书画大师赵孟頫,请他配了二十八个景点的诗,名为《天冠山题咏》,回去就祝丹阳把它们刻在景区石头上。到清康熙时期,一位叫邓林的书家把他珍藏的以为是赵孟頫真迹的《游天冠山诗》刻在了西安碑林,让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赵孟頫的墨迹。但是100年后,乾隆年间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钢,在江西当主考官的时候,一位南昌的朋友赠给了他一本《天冠山题咏》,一共有28首诗。翁方钢非常兴奋,于是就去实地考证,结合当地县志得出自己手中的才是真品。随后他在书社多次出版了此诗集,并附有考证文章。嘉庆十四年(1809年),翁方纲和潜泳将这28首诗刻在石碑上,这是清中后期的精拓本,后面附有翁方纲考证的跋文。跋文中说真品提跋中的丹阳是指丹阳道土,而不是西安碑林所指的安徽郡,汉唐时的丹阳郡属地并没有天冠山。天冠山是在江西的贵溪,赵孟頫是写景状物,当时并没有去过江西或者安徽,并且他诗中的28景点和贵溪县志中的28景点均能够对号入座等。根据以上分析,碑拓不仅仅可以让人们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还能帮助人们进行勘误校正。
(二)有利于传承书法艺术
碑拓艺术直观书写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历朝历代石刻使用的书体,可以反映不同时期书法演变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书法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特点。碑拓艺术完好保存了我国古代优秀的书法艺术形式,为后人进行书法创造提供借鉴,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重视[2]。人们通过碑拓对古人的书法艺术进行临摹,提升自身的书法水平。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楷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他的真书、草行等主体书法造诣都非常的高。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双钩放大版的《兰亭序》,宋拓清刻版。唐代时李世民非常喜欢它,不仅会临摹几张奖赏给一些功臣,还要求大书法家冯承素等几人采用双沟法直接上石临摹,相似度达到了95%以上,是留传下来的最好的版本,现仅存66个字。
清末书法家黄自元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6岁开始就开始临摹、学习历代名家名帖。有一年,他在担任江南乡试考官的时候,因为受考生作弊的牵连,遭到降级。但是因为能写一手好字,被慈禧太后招去写神主牌位,便取消了他的降级处分,并加爵一级。光绪帝也曾招他进宫为他的生母写神道碑,并且赐以“字圣”的称号,从此就名声大作,他的字效仿者不计其数,一时蔚然成风,他的字体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通用范本,也成为书生们考取功名的书法标准。
现在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鸭头丸帖》就是徐树钓家的藏品。他当年得到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后非常的高兴,把斋室都改名为宝鸭斋,并以宝鸭斋为名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其中金石类占最大篇幅,有82篇,这体现了作者对碑帖的收藏、研究极为重视,也体现了清代金学的兴盛和繁荣。
(三)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
秦汉刻石、隋唐碑刻、宋元明清法帖等是我国碑拓艺术的瑰宝,属于非常珍贵的原始研究资料[3]。现代人们通过研究这些碑拓,可以分析不同文体的艺术渊源和宝贵的艺术价值,通过上面记载的内容,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现状、经济文化、民生民情等。
唐初四大家之一虞世南撰写的《孔子庙堂碑》,后来被一场大火给毁了,原拓本在北宋的时候都已难找到了。《孔子庙堂碑》是一块记事碑,记述了唐高祖武德九年封孔丘的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以及重修孔庙一事,在贞观七年(633年)的时候刻成,是初唐碑刻中的杰出之作。现在所存的精品古拓,只剩下清代中期金石学家、藏书家李宗翰寻得的元康里氏版本,也称为唐拓本,可是也已流入日本三井家珍藏。现在存世的两块碑刻是宋初和元中期分别重刻的。
何绍基为清末两江总督李星沅写的两道神道碑,从碑体实际情况来看,两碑的字体有点不一样,都写于咸丰年间,但都己残。其中,这一方碑上有一环白圈,这让人非常费解。原来,当年人们在修水库的时候,这方石碑就遭到了破坏,剩下的这一方被人搬回家门口的水塘边,然后斩下这道深沟用来固定洗衣服的木盆,幸亏得到了抢救和保护,才得以和我们见面。
在中国古代,人们运用智慧把圣贤经传刻在石头上,但是依然避免不了被损毁的命运。而碑拓艺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把内容完好的保存下来,为后世所敬仰。因此,碑拓艺术的运用对文物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碑拓艺术不仅仅是对原有文字或者图形的复制,而是艺术再造,在保存原有文物、继承优秀文化、临摹书法艺术、版本勘误校正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碑拓保护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处理技术,充分挖掘碑拓的文化内涵,发现碑拓的内在美,让更多更优秀的碑拓艺术展示在人们面前,提升文物利用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