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师心理学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2018-03-07陈久梅
陈久梅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朝阳 122000)
2015年起,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实行全国统考,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的特权被取消。这对于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冲击。“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学习方式的优化与转型。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框架下,混合学习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提高高师心理学学习质量的有效模式。
1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实施
2013年8月15 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该《办法》第一条规定“为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起,国家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由国家统一制定。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后,考试发生很大变化。(1)考试科目增加,内容更广: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小学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2)难度加大:考试没有教材和参考书;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 (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3)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查:笔试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面试要求采用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等方式,突出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2014年8月6 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要求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定期注册。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教师资格终身制被打破。
在此背景下,高师心理学课程学习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
2 “互联网+教育”的兴起
2015年,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地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互联网+”使教育从一元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突破传统教育中的教育资源、教育空间、教育时间等的限制,“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产生新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1],推动新形势下学习方式的优化与转型。
3 混合学习在高师心理学中的应用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诞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混合学习 (Blended learning)。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混合学习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尤其是当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被广泛应用,并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深入人心[3]。它是混合学习的新发展。移动学习可以随时随地更加自由便捷地进行学习。特别是微信平台的应用更是大大拓展创新了学习方式。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在线、互联学习成效日益凸显。
2013年,陈纯槿等人对47个实验和准实验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学习比纯粹的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015年,美国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合作完成的《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混合学习将在高等教育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4]。
因而,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教师资格证国家统考的框架下,混合学习使高师心理学学习走出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传统学习模式,更切合新时代的学习发展需要。
3.1 “互联网+教育”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为大学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学习条件
互联网的开放性、跨时空性使学习者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问题或讨论主题,上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计算机程序等各种媒体资源,与其他人相互交流互动,问答和评论,集思广益[5]。
网上在线学习是对学校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高师心理学课程课时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师资格证涉及的内容有些在课上无法完成。因此,需要学生通过互联网开展课外学习,在互联网上搜寻下载相关资料,在QQ群等平台里讨论功课等进行补充。互联网在线学习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3.2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学习体验
互联网上多元化、动态化的各类不同特色、更具创新性、更富有启迪性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优质资源的引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优化学习效果。
3.3 移动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创新了学习方式
传统的非移动的学习方式存在诸多不便,限制了学习者的学习。移动设备具有便携性和移动性的优势,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移动技术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移动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6]。移动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个性发展[7]。学生自带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学习设备进课堂成为大趋势。
移动学习设备安装各种学习的APP应用程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可以实现笔记同步管理、课程计划记录与校园日程表安排等。同时,学生携带移动智能设备进入校园更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8]。在高师心理学学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移动学习设备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4 充分发掘利用微信的教育功能
微信的出现为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更为宽广的环境。微信平台具有普及性广、交互性强、功能多元的特征,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创新了混合学习模式。通过微信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微信移动学习和现实课堂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有效融合,是推动高师心理学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面对 “互联网+教育”、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的到来,顺应时势,积极作为,创新学习方式,促进高师心理学的学习更科学、更高效是教育工作者的课题之一。
[1]郭慧琳.“互联网+教育”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7.
[2]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888987-6101872.htm l.
[3][9]卢程佳.模式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硏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范文翔,马燕.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新模式——以微信平台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6,4(6):78-83.
[5][8]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50-57.
[6]李婷.大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A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7.
[7]左晓琴.基于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