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视域下高校美育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以广东高校为例
2018-03-07吴爱邦
吴爱邦
美育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第1版。,将美学提升到民族文明和文化的高度,为高校美育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美育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性文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和培养杰出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正确处理与中华优秀美学文化的关系,是社会转型期高校美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不仅要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而且要强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融入中华美学精神,彰显美育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
一、中华美学精神: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应有之义
中华美学精神作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要命题,具有文化性、民族性、超越性等特征,在精神实质上与高校美育相辅相成,是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应有之义。
(一)中华美学精神的涵义和特征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美学诸多概念、范畴、学说、话语的凝练和升华,揭示了民族审美、传统艺术的规律和特征,阐释了文化、艺术、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从结构上看,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结构严密的科学命题,把握了“美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属性,指向“精神”这一人生价值领域,彰显“中华”这一民族历史指称。中华美学精神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化性
中华美学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的美学思想和美学实践的理论总结。从文化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多样而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相互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又互相渗透交叉的中华文化,是涵养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资源。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的聚合、融汇,体现出自由与和谐二元变奏的特性。*刘成纪:《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第13~18页。
2.民族性
从民族的角度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所累积下来的美学经验、美学意识、美学思想的总和。
文学艺术是思想、价值、生活、美学等方面的集合体,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文学艺术保留、积累、传承、升华民族历史,源于对民族生活、民族风俗、民族集体记忆等方面的积攒和提炼。习近平立足于中华民族的美学发展历史和轨迹,着眼于民族的审美风俗、审美情趣、审美规律等,将民族美学精神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凝练出一个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美学命题——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从少数民族文艺来看,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少数民族文艺承担着传承民族历史、道德教化、文化赓续等功能。他们的文艺生活、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揭示了本民族在审美上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各民族间的文艺处于动态、密切的交流当中,增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品格。少数民族的文艺拓展和丰富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内容和境界,深化了中华民族对文艺创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走向繁荣发展,是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重要力量。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民族性的命题,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美学认同。因此,中华美学精神而非中国美学精神的命名和提法,虽然有一字之差,以“中华”替代“中国”,但反映出中华民族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美学标识,确立起中国式的美学话语、民族化的美学精神。*金雅:《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意义》,《浙江日报》2015年6月26日第14版。
3.超越性
从思想境界的角度而言,中华美学精神反映了美学境界,集道德美、信仰美、崇高美等于一身,具有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崇尚崇高之美。崇尚崇高体现出中华民族对器物层面的超越,因之培育出仁义礼智、爱国爱民等道德情操。*严昭柱:《中华美学精神光芒万丈》,《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2期,第4~8页。中华美学精神超越造型艺术、设计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等艺术种类的技术层面,达致美学精神的境界,从形而上的层面引导文艺创作和艺术审美的基调和品位。另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超越现实生活的有限性。中华美学并不否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是肯定和赞扬美学精神对丰富人民生活、精神世界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中华美学对生活层面的参与和介入,并不意味着陷入世俗欲望和感官享受之中,而是大力弘扬对生活层面、对功利主义的超越。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审美认知和实践中,发挥审美的超越性功能,批判日常生活的物质化和精神世界的低俗化,追求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使审美成为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
(二)中华美学精神与高校美育相辅相成
高校美育是以美为核心的教育,其内容囊括美的形式、美的规律和美的意义等,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高校美育还具有思想教化功能,植根于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之中。它既蕴含着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质,又反映了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集体意志等。也就是说,美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国家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美育不仅具备审美教育的功能,而且具备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不仅属于教育学的领域,而且是一种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深蕴着道德情怀和生命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美学实践中传承和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既延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高校作为我国延续、传播、建设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镇。高校美育的实质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中华美学精神是高校美育的精神内核,不仅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引领学生体悟并参与中华美学的过程,产生审美认同。
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思想性和价值性。高校的重要职能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是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凝聚中国精神的主要场所。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看,高校美育可以弥补德育、智育、体育等高等教育领域的不足,是德智体等素养无法替代的。*曾繁仁:《关于美育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思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81~83页。从德育与美育关系来看,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思想资源,美育所倡导的荣辱感、羞耻感、审美感等是德育的必要因素。从智育与美育关系来看,美育蕴含的想象力、直观能力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与美育关系来看,美育与体育是人身心和谐的必要条件,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正因为美育是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应大力鼓励学生认同、参与、践行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审美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精神层面的支撑。
二、广东高校美育中华美学精神缺失的问题
广东高校美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综观广东高校美育教学现状及发展状况,美育教育是广东高校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以技术教育为重
广东高校美育以技术教育为重,主要体现在“道”与“技”的分割。“技”指技巧、技能、实操等,属于技术范畴;“道”指道德、规则、精神等,属于思想范畴。“道”与“技”分割的结果是美育偏重于技术教育,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审美素养、艺术素养的培养。由于艺术技术可以解决艺术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技巧性和操作性的问题,技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据压倒性的地位,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成为美育的代名词,从而美育被泛化和庸俗化地理解为技术教育。美的鉴赏蜕化为审美技巧的评判,技巧背后的思想意识、道德因素被忽略,美育成为艺术技巧的培养、提高与考核的教育。模式化的、生产性的技术美育取代了真正的美育,这是当前广东高校美育的错位。在这种审美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难以领略艺术作品的文化之美、风格之美、时代之美,也难以感悟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美育“道”的缺位,造成审美的超越性在人文教育中逐渐消解,流变为一种世俗化的、技术化的审美需求。因此,美育在高等教育中失去了对现实层面的超越动力,陷入了功利主义、世俗主义的困境。这不仅与艺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背道而驰,而且挖掘不了学生的艺术潜质,是高校学生审美素养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从美育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并非美育的关键,也并非美育的对象,真正的美是透过技巧显现出来的。
(二)以理论灌输为主
当前,广东高校美育的内容主要限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并未向涵养素质、情操熏陶、人格陶冶等方面进行有效拓展,美学的理论品格被无限放大,美育教育的视域过于狭隘。目前,广东高校所使用的美育教材,在内容体例上较为陈旧和僵化,基本上包括美学基本理论、艺术美、美育等几大方面。*席格:《当代美学转型与美育的理论困境——兼论美学与美育的关系》,《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96~100页。教师依照教材体系,把美育视为艺术哲学教育,遵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模式,主要传授一般的美学理论知识,并没有主动追踪新兴美学的发展动态,对生态美育、环境美育、科技美育等美育分支学科了解不够,美育教育的建设性、实效性低下。在理论教育的模式下,学生更多的是记忆和背诵美学理论知识,并不能真正从中体会到审美教育的精髓。由于停留在应付考试和考取高分的功利主义目标上,学生不能真正学到美学理论知识,缺乏必要的美学素养,在审美实践中逐渐迷失方向,对美丑、善恶、真假等不能正确分辨,难以把美育融入个体生活和学习当中。此外,当前广东高校美育难以反映新的审美现象和解决青年学生的审美问题,其解释力、引导力、影响力与现实的审美需求格格不入。
(三)以工具理性为导向
在诸如拜金主义的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僭越、个人主义的泛滥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广东高校美育的无功利性功能逐渐退化和萎缩,主要表现在美育对于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想象力、创造身心和谐的功能价值的缺失。也就是说,美育的工具理性功能突出,而价值理性功能退却。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美育呈现出唯商品化、唯技术化、唯娱乐化的趋势。它不是以鉴赏、体认、创造艺术之美为目的,而是形成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最为显著的现象是,学生在审美意识上混淆了美丑概念,模糊了高雅与平庸的区别,以丑为美。学生往往从感性欲望的角度审视美与丑的界限,割裂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紧密关系,审美的价值标准被扭曲、审美判断水平低下。结果是,美与丑的矛盾关系被颠倒,真、善、美得不到呼唤,假、恶、丑得不到鞭挞。因此,美育的美学意蕴、人文内蕴等精神价值被消解。
美育教育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带给学生的是技术主义、工具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致使学生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形成分裂,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逐渐萎缩,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极为不利。因此,学生艺术思维的开发、思想素质的塑造被遮蔽,丧失美育所必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事实证明,工具理性导向的美育只会造成学生审美能力的弱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理解力、鉴别力等能力尤为迫切。
总之,新时代广东高校虽然在美育教育上存在上述问题,但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方面取得重要的成绩,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坚持和巩固了“立德树人”这个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
三、广东高校美育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方法策略
广东高校美育的方法策略问题,应以民族性非常突出的中华美学精神作为思想指南,重视从中华美学传统中汲取丰富思想资源,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和风格的高校美育教育策略体系。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内核
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激发中华美学的现代生命力,实现高校美育与中华美学精神的有机衔接。
1.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中华美学精神关涉人的审美素质、价值取向、精神旨趣等根本性问题。在追求个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过程中,中华美学精神促进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培养和心灵教养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孔子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奠基人。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阳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准确阐述了审美活动对于人格涵养的重要意义。在孔子看来,诗教、乐教等美育途径是个体德性内化的必由之路。孟子则从心性之学的角度论述美与善的关系,彰显美在个体修养中的意义。《孟子·公孙丑》中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养气的目的在于“充实”个体,“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在孟子看来,生气融入人的个体,道义充实于内,美就自然焕发。孟子的养气说侧重美的心性涵养工夫。*杜卫、冯学勤:《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现代传统与发展展望》,《中国文学批评》2016年第4期,第5~17页。老子是道家美学的开创者,阐发了有无、虚实、气象等系列概念和“道法自然”的命题,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意境、深度、广度等产生深远影响。庄子继承老子美学精神,通过解构美丑、贵贱、残全等概念,开创了超功利的美学境界,为个体的自由、生命的活泼、思想的解放指出一条非凡之路。总体而言,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美学精神推崇人格理想、人格境界,弘扬人的主体性,表现出高度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力。
2.倡导技道统一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 阳货》)指出审美是技巧与道德的合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质彬彬才能铸造美好人格。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开创了以艺道统一、人艺统一为核心的审美取向。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把道提升到非常高的地位,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源和化育万物的母体。庄子则将道与人的生活、人生体验、人生境界联系起来,通过主体的对象化与对象的主体化打通艺与道的关系,艺成为体道、证道的绝佳方式。*陈士部:《论中国古典艺术的艺道互生场域》,《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50~53页。艺与道统一、天与人合一,成为中华民族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领域的审美认知和实践的理论根源、发展规律,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当前,高校美育普遍存在重“技”轻“道”的现象,甚至“技”超越“道”,审美教育日益沦为技巧的教育。“技”与“道”的分离,忽视了支撑技艺的审美精神的培育,过分追求技艺所带来的功利,丢弃了艺术理想和中华美学精神。审美教育不仅是艺术技艺和技巧的教育,还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渊源,传播着优秀的艺术文化。高校美育应大力弘扬艺道统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倡导“艺以载道”,通过艺术鉴赏、艺术创作、艺术传播等活动传递真、善、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审美判断力和完善艺德教养。
(二)改革高校美育的方式方法
美育的方式方法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美育全过程,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需要抓好美育的教学课堂、实践课堂、社会课堂等工作,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校美育方法体系。
1.美育课程的重构
目前,在美育课程设置方面,教学内容偏重知识性、技能性,缺乏中华美学元素的嵌入,而且大众艺术类的课程比例偏高,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课程较少。故此,需要充分利用岭南美育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岭南特色的美育课程,联合学校、民间和社会等力量共同提升美育课程教学的文化底蕴。对此,可以开设颇具岭南文化特色的艺术课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课程,增列为广东高校的选修课或者艺术专业院校的必修课,课程应该囊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艺术门类。
2.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的同构
美育含有知性和感性双重性,它既是一个拓展学生审美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判断力、感知力、鉴赏力的过程。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要聚焦学生审美知识能力的培养,阐释古代艺术理论(比如,文论、画论、乐论等)、艺术作品、艺术遗址等所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引导学生发现美、阐释美、提炼美、倡扬美。学生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在审美活动中(包括鉴赏美、分析美、创造美等)陶冶情操、洗涤灵魂,不断增强对中华美学的认同感,祛除低俗恶俗庸俗审美文化的侵蚀和同化。此外,美育教育应遵循一般的审美规律,把教学重点放在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层面上。*李国华:《寻找“失落”的美学课堂——谈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美学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现代教育论丛》2013年第4期,第29~33页。美育理论认为,人的审美活动离不开感官和知觉,与审美的感性对象和人自身的感性体验密不可分。高校大学生处于身体和知识的成长期,感性意识较为强烈、感性体验较为丰富。因此,高校美育应重点关注中华美学的“现象界”和“经验界”,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去关注和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华美的现象,去观察、记录与传统审美文化息息相关的生活,以此强化学生的审美实践体验。
3.推行艺术实践活动
高校美的教育和美学教育不同。美属于经验界,具有感官性;美学属于超验界,具有抽象性。美学教育着重理论灌输,主要是形而上的美学理论教育,美的教育则强调实践性和学生的体验性。因此,需对两者进行适当的区别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大力推行中华传统美的实践,倡导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感,在中华审美文化实践中,不仅让学生理解和把握中华美学知识,而且亲自感知、体验中华审美文化的生动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自觉践行。与此同时,为了提升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这对于提高美育教育的感染力与活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一些教师受到审美理论水平和审美经验的局限,不仅罔顾学生的身心实际,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传授干瘪晦涩的理论知识,其自身的审美体验亦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生对美和艺术失却好奇心和探究的冲动,从而影响到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审美素养决定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三)培育美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高校美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浓郁的人文氛围和高尚的校园文化精神对涵养学生美育意义非凡。把中华美学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弘扬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结构,构建起学生的精神家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文化根基。
1.精心打造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培育美的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囊括地理方位、校园建筑、文化景观、教学场所、休闲空间等方面,不仅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历史和风貌,而且折射出国家的、民族的、区域的精神理念。为了让学生浸淫在中华美学风格的环境里,享受传统审美带来的精神愉悦,学校应创建富含中华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丰富校园物质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开设主题艺术长廊、艺术作品展厅、民俗文化博物馆或展览馆等。在校园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上,融入“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中华美学精神,营造自然、厚重、古朴的物质文化环境,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场所,保障美学精神享受所需的基本设施建设。
2.精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美的校园文化的灵魂,寄寓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风格、精神追求、价值理念等。由于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广东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呈现出商业性、功利主义等倾向,对中华美学文化中的生命意识、人文精神、道德主义等进行某种程度的消解,不利于学生思想灵魂的净化和升华。为了减弱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协同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广东高校应引导校园精神文化回归到中华美学的层面上,发挥中华美学思想对铸造大学生思想人格的重要作用。为此,高校需要大力弘扬以儒家美学精神为代表的中华美学精神。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培育和提升师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为校园精神文化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确立“以和为贵”的精神格局。“以和为贵”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范畴。“以和为贵”不仅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布局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而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和谐与统一。高校应大力营造井然有序、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文化环境,熔铸中和、崇高、诚挚等美学精神,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境界和文化软实力。三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单向度的,而是立体的,需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企业、文化公司、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优势,开展以传播中华美学精神为主旨的文化体验活动,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开展“高雅岭南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岭南地区传统艺术的理解和热爱,而且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岭南传统艺术的精髓与魅力。另一方面,高校鼓励学生将优秀岭南美学文化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主动承担起传播岭南优秀美学文化的历史重任,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中华美学精神的领悟和认同。
3.挖掘和利用岭南文化资源
岭南文化资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分布较为广泛,散见于历史遗址、古村落、古建筑、风景名胜等地方。岭南艺术的门类丰富多样,包含粤剧、潮剧、雷剧等戏曲种类,以及潮州木雕、瑶族刺绣、东莞八角灯等民间传统工艺。岭南文化资源展现了岭南人民艺术创造的智慧和精神,体现了岭南人民审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利于学生对岭南文化产生新的认识。对此,建设开放性的校园文化平台,倡导岭南文化资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优秀的岭南文化资源既具有相对稳定的审美形式,也具有超越、持久的审美意蕴,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重视并参与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岭南艺术文化的熏陶,确立起审美文化意识,唤起审美感、道德感,从而激发起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认同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