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史文化内涵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关系研究

2018-03-07李潇曼袁唯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校史学子大学

李潇曼,袁唯人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1 校史文化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要明确校史文化在有关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作用,就要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联。校史文化承载着一所高校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信仰,在建校以来的多年治学生涯里,每个时代都会在当时的校园里涌现出一些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社会文化、校园潮流文化,但这些快餐文化往往是昙花一现,终将归属沉淀在校史文化的底蕴中并逐渐形成每所高校所特有的文化概念,这种文化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师生整体为依托,形成独具高校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治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学生在长期的校园熏陶中无形地会产生一种对母校特有的文化的自信和骄傲,因此要建设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着眼于对本校校史文化建设的地位,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地将本校校史文化底蕴融入学生生活中。

1.1 校史文化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在一定思维感官的基础上做出的认知、判断、理解和抉择,是认定事物和辨别是非的一种价值取向,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着眼于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下,大学文化工作者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融入到大学文化、校园环境中去,大学生更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中。从近代高校史来看,一所高校的兴旺起伏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密切相关,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历代人文素养的积淀,因而对大学生在校的精神指引作用毫无疑问是不可忽视的。西油诞生于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中,面对“中国贫油论”和石油大会战的急需,首任校长马载率领一批师生扎根于荒野中,秉承“把祖国石油落后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的精神建立了中国第二所本科石油院校,建校近六十年以来弘扬“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涌现了一批杰出校友,西油的建校史始终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相关,西油的校史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高校工作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所统一的高度爱国情结,为下一代的师生提供正确的精神导向,即将个人得失置于国家利益之后,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的富强复兴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这与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统一和一致性。

1.2 校史文化具有其特殊的教育意义

在西油建校之时,地域优势缺乏人才引进困难,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西油师生白手起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大会战的背景下以坚定的信念、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种种技术困难和生活困难,献身到摆脱“贫油论”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是贯穿西油校史最鲜活的特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西油学子,将个人使命与国家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理想目标与民族的繁荣富强联系在一起,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就是校史内涵所彰显出来的教育意义,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子未来的人生方向时刻与祖国的命运相连。

1.3 校史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源头

“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正如校史承载着一所高校的灵魂,记载着它的兴旺、振兴之史,也必将是未来创造新大学文化的理论依据。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遗产,它存在的意义超过了普通的文化物质遗产,作为一种可流动、可传承的精神财富,它存在于人类永恒的历史记载中,校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社会进步过程中,伴随着青年的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进程,前人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记载到校史中,形成新的校史文化,后继的学子在这种新的文化氛围中熏陶,一代又一代学子在传承这种文化的同时又会对校史产生新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体现在对校史的深层解析中,而是对整个大学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文化熏陶有立体的、多层次的带有本校特色的解读,这种带有流动性的、可传承的认知最终也会作为校史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其他带有时代性的创新改革的产物一齐沉淀在大学文化深厚的海洋里,大学文化就在这种吸收新的文化元素的潮流中被下一代学子传承、创新。

2 文化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途径研究

2.1 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的创新概念

文化自信具体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信赖。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作为国家的个体,我们应对本民族的先进文化报以充分的肯定,在情感上对本国的文化产生依托感和自豪感,当面对与他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时,反对对于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感和从众心理,坚定对本国文化的信赖感和高度认可,但学生个人的文化自信不应该通过生硬地将这些理念反复强调和一味地重复而建立,也不应该直接将这些观念强硬地灌输给广大学生,而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建立。

2.2 新视角下校史文化建设的途径

2.2.1将校史文化全面融入课堂

课堂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将校史文化与课堂相结合无疑是提高有关校史文化问题在学生心中地位最直接的方式,是传达办学理念、育人精神、培养自信最有效直观的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完善校史的编纂,整理出相关视频资料、图片资料作为学习资料和依据,同时应由专业的西油校史讲解员或老师能将校史所涵盖的精神完整地向学生传达,还可以定期邀请杰出校友来为同学们宣讲母校的成长历程,见证母校的发展,发挥校史的最大育人功能。

2.2.2鼓励学生参与校史宣讲

理论结合实践时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老师完成相关素质文化的课程讲解后,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下一次的宣讲过程,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校史文化课程的制作中去,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老师真正想传播的精神,同时结合自己在课堂的感受弥补老师讲课的不足,帮助老师把握讲课时的状态和课程重点。

2.2.3让学生真正“摸得着”校史

所谓让学生真正看得见校史,就是不止让学生停留在历史事迹的学习上,还可以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参与校史馆档案的归类,参与历史文物的收集活动、走访杰出校友的工作、探访优秀教师的活动中去,真正将校史文化精髓融入自己的自信中去。

2.2.4修缮校史文化的载体

重视加强“看得见”的校史,可以扩大校史馆的规模,完善校史馆的管理体制,在校园里树立杰出校友的雕像或用专业里的杰出学者命名教学楼、街道或其他景物。

猜你喜欢

校史学子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校史故事演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大学求学的遗憾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杏林组曲·学子赋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