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体与功夫
——王阳明致良知教的两种进路

2018-03-07徐亚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阳明王阳明良知

徐亚豪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王阳明一生的学问侧重经历了多次变化。龙场之后,以“诚意格物”的重新诠释奠定了向内用功的为学方向,将心与理融合为一,使客观性的天理外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力量,为纠正世风不竞的流弊,大倡知行合一之说,这一段时间的侧重点乃在于灭除人欲而存养天理;江右以后,在重大考验的催发之下,提出良知一语,此后专以致良知为宗旨,为学重点变为良知本体的推致和扩充;居越数年,功夫操持益愈熟化,此时的阳明已把前述两种为学进路综合、统筹而为一个,均纳入了致良知的范畴。

1 合着本体的是功夫

在阳明的义理系统中,虽然本体与功夫是不可分离的有机统一体,但本体的方向性的确显得更为重要。他时时强调功夫一定要在本体的统领之下才有意义,否则便会导致支离鹜外而不知其所止归的危险,这与他针对流弊而发的立言宗旨密切相关,也与孟子、象山的“先立乎其大”一脉相承,大本大原的辨识在王阳明那里永远是第一位的问题。

王阳明在后期讲学中多有直提本体之意,此时的功夫已经内在的包含于本体之中,《传习录》所载语录便能反应出这一倾向。《传习录上》多为早期讲学语录,记录者是徐爱、薛侃,其中多是为善去恶、诚意格物的切实功夫,而《传习录下》多记载阳明居越之后的语录,此时的王阳明所操功夫已日益熟化,其间便充满了不少直抒胸臆式的表达。他曾明确说:“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1]。”可见,阳明此时已经给予了良知完全的信任,只要据此行去则自然合于天理,坚信良知的神妙之用方是圣人血脉。

王阳明时常教弟子寻未发之中,并指出有未发之中方能有已发之和,在未发状态中,心体是明盈透彻、廓然大公的,而没有私意杂念的掺入,此时的心体是不执著于善恶的“无”。即使在道德践履的为善去恶功夫中,也不能过分执着,他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1]。”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1]。”若有意念的干扰,即便是善念也会对心体造成障碍,只有使保持无善无恶的明莹无滞的状态,才可以廓然地因应万物。良知就如太虚之境一般,对所有的事物都应一过而化,不使存留,只有这样方可显现真实的本体。对于这种本体的这种不可执着的特性。在学问初始阶段的时候应着实去为善格物,如此才可练就诚意功夫,但心之本体本是无善无恶的,如若对善恶也过分执着,那边是不得其正了。这这里,阳明不是说要舍弃为善去恶的功夫,而是说如果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如果对于“善恶”过分区分,便是“动于气”,便是“从躯壳上起念”,这就遮蔽了良知的“不作好恶”之无有停滞的特性。

良知如太阳一般永远朗照在天,但时有阴霾风雷的出现使太阳遭到遮蔽,这是天本有的状态,就如心的七情一样也是人应当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人生活在现象世界中,情欲纷扰和念虑夹杂确为在所难免,但并不是要强行将思虑灭除,阳明所要强调的是顺意念之流行而不可有所执着、有所停留,如若过分执着便会导致良知的障蔽,失去本体应有的廓然大公的状态。只要不执著于现实层面的善恶之意,则心体的本然状态就会自然呈现出来。

心中天理流行而没有人欲的掺杂,是学者修养所想要达到的境界,但这种境界只有使心体保持“无善无恶”的状态才能实现。不执著于善恶,才能不让私欲侵扰,才能使廓然大公一般的心之本体顺任万物而无所停滞,这并非否定人性的至善原则,而正是为了使至善的天性更好的呈露。只有在“无”的功夫中才能更好地显发“有”的本体。无善无恶是心体的本然状态,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作为至善的性体才能呈露出来。“无”是功夫,“有”是本体,“无”是“有”的手段,“有”是“无”的目的,强调“无”正是为了显发“有”,人欲意念消退之时,则纯然至善的性体自然流行无碍,这便是王阳明所说的“无中生有”的功夫。

2 做得功夫的方识本体

所谓“无中生有”也包含两层意思,在积极的方面讲,即是将此善性变为实有诸己的自觉,使后天所起私意无处容身,从而在“无”欲中显发“有”之性体。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无中生有”即是将思虑杂念统统搜罗出来加以克制之功,在去“无”的功夫中本具之善性的“有”自然显发出来。所以王阳明又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1]。”因此,如若没有笃实的功夫而空想一个本体,只能堕入狂禅之说。

王阳明认为本体必须通过功夫的历程才能展开自身,空想一个本体则只会落得虚寂的弊病,因此他终生强调切实做功夫的重要性。王阳明曾作诗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1]。”其意不外于在具体事物上做道德实践功夫,通过格物穷理、诚意正心等切实的践履行为,使德性主体发生一种诚中形外的气质转变,进而能够在因应事物之时合于天理的要求,即当下的境遇而点化为一种超越的指向,达到对于本体的高度自觉和真实拥有,呈显出人的存在的本真意义。

致良知的功夫必有指向,通过具体事物的“格物”实践,良知才能无有亏缺。良知是一个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心体的明朗已经内在的包含了事物的客观显现,也只有在因应万物的过程中良知才能显现它本有的内涵,两者本为一体之两面。

人是一种情态性的存在,儒家学说即是通过情态的发用流行来实现人的真实,而并非对于客观知识的探求。《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本体的具体展开不能离却功夫,而功夫的实践过程必须表现为情感的发露,可以说,在因应事物的过程中去寻找至上的本体,是宋明儒者所坚持的一贯原则。所谓“理一分殊”即是要强调在“分殊”上才能求得“理一”。王阳明更加重视在“已发之和”中去寻求“未发之中”,离了已发更没有未发。因此他强调:“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要[1]。”千事万为都是主体参与其中的结果,内心纯乎天理时方可顺任事物之性,而非有一毫人欲掺杂其间,则万事万物皆是合理的存在,七情之用自然是中节之和,在这个意义上,人与万物达成了一种感通性的和谐。

3 本体与功夫的统合

关于本体与功夫的张力,《传习录》有明确的记载:“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1]。”

这一事件是王门中著名的事件“天泉证道”,对于四句教的不同理解成为王学分化的起点。钱德洪与王龙溪皆为追随阳明甚久的门中高第,他们争论的问题涉及到了阳明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四句教是阳明晚年对于自己平生学术的总结性话头,需要在整体上加以理解才能不失偏颇,因此阳明着重强调两人应相资为用,若各守一边,便于道体的整全性有未尽处。但龙溪属高明爽朗一派,着重于“四无”,德洪属沉潜笃实一派,着重于“四有”。问题的关键在于,王阳明虽强调要将两者统合,却又对二人的主张都加以肯定,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确有两种不同的为学侧重,因利根人和下根人的资质区别也有不同的应接方法。但王门弟子缺乏阳明笃定的践履功夫和综合的统筹能力,不免会因己之所好而偏持一端。

关于本体与功夫的“有无”关系,在天泉证道之后又有严滩问答的讨论,王阳明利用佛教思想来论证和充实了儒家的思想:“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想之说。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先生然其言。洪于是时尚未了达,数年用功,始信本体工夫合一。但先生是时因问偶谈,若吾儒指点人处,不必借此立言耳[1]!”

这一段话正是四句教中王阳明强调的二者 “相资为用”的进一步阐发。阳明赞同王龙溪的解释,即“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从本体的角度说本体,“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从功夫的角度说本体。在这里,“实”和“幻”表示的是肯定和否定之义。前一句是说,良知本体是一切功夫的前提,所有的为学实践都必须依照本心的良知去做,如果没有良知的监察作用,那么一切功夫都不具备意义。后一句是说,世间无现成的良知,必须用致良知的功夫方能实现良知本体,如果没有功夫而只是空想一个本体,那只能使本体流入虚幻。这里表达的仍旧是本体、功夫不可偏执一端的意思。

钱德洪与王龙溪产生分歧的地方在本体与功夫的不同进路,但二人的主张在王阳明的思想中皆有所据,因此阳明主张打并为一,将两者进行调停。阳明的这一论学宗旨本分为正负两个方面,正面的功夫是针对利根人的,因利根人气质清通,受私欲的遮蔽较轻,对良知的体认较为透彻,所以功夫重在保任、推扩良知本体;负面的功夫是为其次立法的,因此种人气质混沌,受杂念思虑的遮蔽较重,对于良知的体认较为迟钝,所以功夫重在克除私欲。但是,不论是哪种人的功夫都可统彻于致良知之中,利根人依凭本有良知之至善推致于事事物物,钝根人则在格物功夫中着实为善去恶,两者不可分割。换言之,向外格物穷理即是向内明心见性,向内明心见性即逻辑的包含了向外格物穷理。

统观阳明所论,他已经预示到仅仅空想本体的危险,如果不加致良知的为善去恶的切实功夫,变容易养成虚寂的弊病。王阳明的良知思想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这其中已经包含了他之前为学的全部精髓,良知的内容已经是道德意志、道德理性、知识理性的综合体了,因此他晚年的致良知思想是彻上彻下、左右融通的,是本体与功夫的合体。每一次的致良知的道德实践功夫,都在良知本体的带动下进行,而每一次的功夫所得蕴含在良知本体中,使得本体不断地精察明朗。所以说,在王阳明的义理系统中,本体与功夫是双向促进的回环系统,两者不可偏废、融通为一。他曾说:“合着本体的,是功夫;做得功夫的,方识本体[1]。”只有经过笃实的道德践履中才能达到对超越性本体的真实拥有,也只有在具体的为学实践中,本体方能展开它自身。

4 结语

这两种为学进路的融通构成了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本体与功夫的统合,前者所重在于现实层面笃定的道德践履,通过功夫的展开以开显本体,人欲尽去而天理自现,它是一条由功夫实现本体的路径;后者所重在于对先天本体的真实拥有和扩充,通过良知的归导而因应具体事务,所谓“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1]。”它是一条由本体带动功夫的路径。前者是“诚意格物”中的不正确念头的改正,后者是“致良知”下至善本体的引导和推扩,这两者的最终目的为一,而进路有异,两者本是相互融贯的统一体,本体只有在功夫中才能显现自身,而功夫的展开也必须以本体作为前提,他们组成为一个双向的有机回环。

猜你喜欢

阳明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良知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