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意义和路径研究
2018-03-07代天喜
代天喜
(武夷学院 宣传部,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近年来,各地先后制定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对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整理与培育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传播工具和平台,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研究。
一、利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和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 P·Gol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和使用的,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扩展至全世界。当在传统媒体前加上“数字”时,它们就成为了“新媒体”,例如: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数字杂志等。
新媒体是近年来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媒介传播方式,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的媒体形式。新媒体以微信、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媒体形态,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区别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1]作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拥有大量的活跃用户,实时发布资讯、话题、互动活动等内容。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由于近几年我国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实时、便捷、互动、个性等优势,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VR(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展示,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信息呈现形态。[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呈现碎片化倾向,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信息推送等模式上具有创新性,可以随时随地地满足人们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亿,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近13亿人,微信活跃用户近10亿人,新媒体及其衍生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红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需要我们对中华民族璀璨的古代文明有深入的了解,给传统文化以充分的尊重,也需要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深入的了解,给予充分的尊重。红色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跨越时空的文化精神。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3]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织部分,是对革命历史和年代物质、精神、制度及行为的集中体现。包括红色遗址、红色精神等。红色遗址包括物化型的革命事件遗址、活动遗址、伟人故居纪念馆、陵园、墓祠、标语等资源,又包括当时革命留下的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文化的主要精神在于体现其中的永恒的“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就是红色精神得以传承的体现。[4]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对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红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红色文化有利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有利于提高政治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有利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二、利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实现路径
新媒体是当代人们学习的新载体、生活的新空间。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数字化、移动化、融合化、全天候、全覆盖等特征。随着新媒体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资料查询、电子通讯、生活娱乐、信息沟通、读书阅报等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一)依托新媒体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通过新媒体将经典著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文献资料上传网络,把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直观新颖的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用现代手段开辟网络虚拟空间的党建新领域,不断拓展红色文化宣传推介平台和渠道,进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设立红色文化宣传专栏,切实增强党史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以革命历史纪念活动为契机,在新媒体上开辟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征文大赛等形式,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与展示,激励人们学习红色历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目前,全国有60余个关于红色文化主题的微信、微博公众号,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故事、研究动态、活动开展等进行展示,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践行、创新与弘扬相结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二)有效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红色文化是无价之宝,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红色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技术的应用将革命遗址遗迹、革命纪念馆、红色经典歌曲、红色影像、党史纪念日、革命烈士事迹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声光电效果、模拟画面等形式,让大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耳濡目染的接受红色文化体验。把红色文化资源上传到新媒体终端,方便阅读和检索,获取海量信息,使之成为人们红色文化的学习平台,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在新媒体上的“喉舌”作用。[5]把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让人们了解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团结爱国和创新发展的意识。
(三)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活动
把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作为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宜游,红绿结合”的旅游发展规划,推出重走红军路、红色研学、红军食品等体验型红色业态产品,通过体验之旅、素质拓展、影视动漫作品制作等活动,让人们穿上红军服,吃红军饭,走红军路,在参与中了解历史,体会当时的艰苦生活,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让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把参与者撰写的心得体会、活动精彩瞬间等上传到新媒体终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海量和多元、传播的便捷与互动、凝聚社会的力量等传播特点,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6]
(四)组建一支专技有力的红色文化网络宣传队伍
新媒体主要受益者是青年人,掌握青年人的思想脉搏、文化动态,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尺度。这就需要组建一支红色文化新媒体宣传队伍,搜集许多革命年代的趣闻轶事和珍贵历史资料;采风创作反映革命老区的美术作品;梳理革命老区红色影像记忆文献;党史专题片、红色革命系列动漫连环画、口述史的采访实录等红色文艺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定期组织网络红色文化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网络红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如在高校组建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整合学术和教育资源,将精心挑选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并在理论指导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和课件,让学生通过“两微一端”开展学习。
(五)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就需要我们要精心修订、出版和使用一批反映红色历史、宣传长征英雄人物事迹、弘扬红色精神的网络文学读物。要重点建设一批学习、研究和阐释红色文化精神的网络精品课程。组织人们结合工作岗位和思想实际,开展网络学习讨论和专题研讨。动员演职人员编排展演一批以革命先驱为原型的舞台剧,创作推广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歌舞音乐,制作传播一批以感悟红色文化为内涵的文艺作品,不断丰富和充实红色文艺作品资源库。如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创办的红色文化网,以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宗旨,开设理论园地、红色影像、革命地标、时代脊梁、学者文集等板块,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诠释。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