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现状与引导策略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

2018-03-07段浩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媒介价值素养

段浩伟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智能手机是具有传播图、文、声、像、视等多维功能的综合媒体,已深度嵌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其丰富的信息素材供给、便捷的生活模式链接、高效的问题方法解决、自由的娱乐交往空间、立体的自我成长展示等,为大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多态资源、新鲜的拟态平台,促进了大学生全息体验式成长。在人机互动中形成的手机媒介素养,即大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的,科学使用和有效利用手机媒体,理性开发媒介资源,为其自身发展和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媒介素养体现在手机媒介的运用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评判与反馈、生产与传播等行为范式。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受其发展水平、媒体经验、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等诸因素影响,而其中价值观作为人们辨识事物、厘清是非、规范行为的标尺,或明或暗地影响着个体媒介行为,是决定其媒介实践的精神内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既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需,又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之要。

一、当前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于主客体的信息化互动过程。在笔者主持省规划课题(2018GB209)有关“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主题调研中,选择武汉地区三所高校(本科、独立学院和高职)各200人,通过专业的问卷调查,剔除少数不完整不规范回答(18份),有效答卷582份(实效率97%),涉及每校各5-6个专业班级,文理专业男女各半。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不容乐观,多处于自发自生的实践状态[1],体现在媒介认知、媒介参与和媒介使用等过程环节。

(一)在手机媒介的信息获取与整合方面

1.受多态媒体的传播影响,大学生信息获取被动碎片化

手机媒介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色兼具的多态特征,是信息来源多样化的功能平台。大学生经验和价值能力相对不足,“乱花渐入迷人眼”,不知何所选,不知为何选,而在大学这特殊的人生阶段,大学生的个性追求和主体意识觉醒,反映在其逆反主流媒体信息,乐于接受生动活泼的知识形态,时间和精力被趣味娱乐、励志鸡汤文、社交手游等占据,看似随时随地地接收信息和学习,实际上在这种媒介信息的选择方式上是被动的、形式上是碎片化的、内容上是扁平化的。据课题组调查数据,7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手机了解各种信息(每天至少“抠机”4个小时以上),其中超过60%认为网上信息既丰富也很复杂;7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很多资讯是被动了解,很多信息是随机携带、扑面而来;面对冗杂的手机媒介“信息爆炸”(新闻、娱乐、科技和广告等),高达60%的大学生表示看得越多,越觉得空虚和无聊。因为碎片化信息和快餐式文化,迁就了暂时的感官体验,而遮蔽和撕碎了事物本质及联系,形成了“无观大局,沉溺小确幸,或俨然佛系”的格局。

2.受微时代传播生态影响,大学生信息整合零散“茧房化”

移动信息时代无处不微、无时不微、无人不微,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等手机软件,构成了微传播的主要生态链。大学生使用微信来建构好友圈、关注兴趣公众号,用QQ来传接资源和自我展示,用微博来了解名人动态和新闻事件,用微课来专业学习、师生互动,而微视频的使用不仅在于趣味观赏、休闲娱乐,也方便自我录制和即时生活分享。但由于大学生媒介认知不足、知识体系不全、情感自律能力不强,大量微媒信息涌入,一方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信息辨厘尚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关联整合更加困难。而单质化的信息往往是以个体兴趣导向,或是群体从众诱导,久之,他们习惯性将自己的媒介认知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2],疏远了与其他思想交流碰撞,形成盲目自信、固执偏见等不良心理,阻碍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在课题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使用微信或QQ社交软件,其中每天关注刷新至少三次的占到70%,80%的大学生表示有自己的兴趣对象、经常关注和使用的软件平台及网站空间,65%的大学生反映自己的文化知识(体系)更多来源(建立)于中学阶段,在搜索求证相关信息时,只有不到40%大学生表示会主动了解其背景及谱系。

(二)在手机媒介的信息评判和反馈方面

1.受移动智能化方式影响,大学生信息评价感性浅层化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社会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网络的智能便捷和互动模仿性诱导,促成了大学生享受信息快餐时也弱化了知识咀嚼能力。在移动智能方式的作用下,知识获取的廉价和海量,泛在娱乐和泛实用主义取向,往往促成大学生信息判断的感性化、情绪化和浅表化,体现为部分大学生缺乏系统学习的耐力和韧性,缺乏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缺少知识自组织加工的动力,他们知道的东西看似很多,能动的智慧素养却相对不足。据课题调查结果显示,80%大学生经常在使用微信、微博、QQ和抖音等社交媒体中参与互动,如点赞、投票、评论、互粉等。但是其中,仅有不到1/3大学生会认真对待和深度思考各种信息,即使是面对与专业和职业相关的有价值资讯,只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收藏和转发“有用信息”;社交媒体在其他信息媒介,如凤凰等门户网站、蓝墨云班等学习平台,参与互动留言经历的大学生不足35%(自愿行为),而评论的内容多跟帖附议或情感性评价较多,此外,大约65%大学生会对阅读评论区网友评论感兴趣,并在其中寻找自己评论的灵感。

2.受朋辈和“网络大V”影响,大学生信息反馈从众符号化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舆情热点的快转换,大学生信息反馈意识不强,思想深度和经验能力不足。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95后”大学生,其群体个性在网络交往中愈加鲜明,如追求自我、思想多元、行为功利、偶像崇拜、敏于新技术发展等特质[3],更容易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同辈交往共同体;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后喻文化向现代同喻文化过渡,“网红”和“大V”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影响更大,对于“敏于新知、善于学习、乐于体验”的大学生而言,这些无疑成为其内在模仿学习的对象,不利于养成独立的人格品质,形成媒介表达的从众心理,甚至造成一定的“信息流瀑”现象。随着网络社群的快速发展,符合青年大学生语感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着特定指称和语符意义的“符号化”词汇,俨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时尚话语和群体身份象征。在前述课题调查中,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反馈信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如微博留言、微信朋友圈、QQ空间写说说等,有近50%大学生表示会在一些学习软件如蓝墨云班、云课堂等留言互动,仅有35%学生会在各类新闻网站、融媒体APP下参与评论,其中高达75%大学生表示会先浏览别人评论内容,60%大学生回忆评论的内容较为主流和网络化。

(三)在手机媒介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面

1.受社会风尚舆论热点影响,大学生信息生产复制娱乐化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说,电视及网络媒介具有隐喻性和认识论特点,新闻信息以图文声视等多态生动的娱乐化方式呈现,是以美学的情感性和心理学的趣味性来阐释世界,在满足人们日益多样性的感官和情感需求的同时,弱化了人们思考质疑、生产信息的动力和能力。受这种情势影响,当代大学生信息生产更加便捷,有智能终端和大数据平台提供匹配的信息内容(关注热点和价值取向),体现出趣味性和娱乐性;手机媒介有自媒体和融媒体功能,在形式上可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直播展示和趣味表达,体现出镜像成长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在表现力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随意,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体现出大学生独特个性和自我价值感。课题组调研显示,70%大学生经常关注社会热点和时政新闻,尤其是关涉本专业和本地区的热点事件;60%大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容易受到社会风尚影响;在回答“如何参与网上互动”,有接近90%大学生表示自己喜欢用网络用语、晒图或者表情包等生动方式来表达;对于知识信息获取形式,有85%大学生认为微视频、微电影、动漫贴图等活泼的方式较好;对于媒介信息生产,80%的大学生选择复制适合表情包、微动漫等娱乐化方式,既能趣味自我表达,又能赢得同辈认可与共鸣。

2.受转型时期成长环境影响,大学生信息传播自我随意化

马克思说:“人们不是在他们自己所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一个群体最鲜明的行为特点,要在他们成长时代背景中把握。作为当下大学校园主体的“95后”,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成长在改革开放加速深化、现代不断转型背景下,信息科技跨越发展,市场经济催生着平等自主、自我多样的社会心态,人们主体意识得到提升,权利本位观念增强,而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规则诚信之治却未适时跟上,人们的社会义务属性被淡化;在微观方面,成长在“非常6+1”家庭模式的独生子女,缺少兄妹等亲近同辈的陪伴,同学朋友就成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群。他们具有内视自我、敢于表现的特点,较少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信息传播更多体现出自我个性、自我情感和自我认知,尤其在社交媒介的信息表达上。在上述课题调研中,70%大学生乐于在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状态、抒发喜怒哀乐,其中有近60%的人坚持随性自然的原则;75%大学生自认为对关注的事情爱憎分明;在微传播和微评论中,有65%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主见,不会随风起舞,但也承认有时选择困难,容易参考借鉴别人的意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

人们认可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是其行动最深沉的力量,而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融汇沉淀为主体内在的能力与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继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熔铸了党在近代以来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凝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汇聚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公约数,构成以“三个倡导”为主体的开放价值发展体系,涵括核心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行为三个层面,用以观照和引领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发展,既能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突出问题,改善不良的发展倾向,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促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以核心价值目标为指引,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媒介选择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指向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价值目标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内核的价值开放系统,本质是追求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现代化,而这种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现代人格要有积极适度的工具理性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大学生手机媒介信息的选择与整合上。

1.倡导主动积极,适度有效的使用手机媒介

以社会核心价值目标为指引,引导大学生要有科学的手机媒介认知理念,培养大学生积极适度使用手机媒介,是其科学发展的第一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通识课程教育,从纵向了解现代媒介发展历史,到横向把握手机媒介的结构体系和运转过程,认识到手机媒体的工具属性和介体价值,其实质上是现代科技对人的某些能力延伸和加强,但根本无法取代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手机媒介只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工具和媒介。一方面,人们要积极主动地掌握它,理性地运用它来提升社会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要合理开发、适度使用手机媒体,充分发挥手机媒介的学习交流、交往通信、娱乐休闲等人文功能。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科学发挥其作用,就需要适度整合使用,避免泛娱乐化的浅学习、深沉溺。同时,要将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新闻传播知识和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进行整合学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另外,要引导大学生保持系统和谐的手机媒介使用心态,这种和谐既包括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使命感,即对国家民族、学校社会、自身家庭的责任担当,尤其是不忘自己上大学的初心和愿景,明确手机媒介的正能量价值,自觉避免消极沉迷,也包括系统把握手机媒介使用,包括时间分配、内容选择、学习与娱乐、实践与社交、功利性消费与精神人文性需求等平衡与和谐。责任感、自觉意识和理性精神既是大学生成熟标志,也是其媒介素养科学发展的首要品质。

2.倡导虚实结合,开放包容地看待手机媒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内在蕴含着开放的实践理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主体观和实践观之统一。网络虚拟空间本质是现实生活的映照和延伸,并非虚设的世外桃源。手机媒介微传播因为即时便捷、生动接地气,既可以微自展示,也可以微言大义,深受大学生喜爱。然而常态化的微生活、微传播,易于形成冗碎“茧房化”的信息生存方式。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为引领,建构手机微传播与校园正能量、微生活成长与社会广实践、微自主学习与课堂主渠道教育相结合的“虚实一体”共同参与体系,引导大学生在合理使用手机媒介同时,更加主动地参与现实社会活动,自觉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高校要开辟符合“95后”大学生特点的实践园地,规避部分大学生过于生存宅迷、信息沉溺、思维固化的不良媒介生活方式,培育开放发展的手机媒介使用观,不唯网媒,不唯“机”智,只惟实践,重在体验,关注现实,勇于创新。在主体充实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健康理性、开放包容的手机媒介素养。通过建立手机媒介与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微媒交互的立体传播平台,鼓励大学生更多参与线上线下交流,围绕其生活交往、学习与社会化的现实需求,找准问题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困惑,实现即时沟通、现实解决。特别要重视强化虚拟世界的情感教育与人际交往指导,对于沉醉在手机网络中的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理性认识到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与在虚拟世界中隐匿交流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动营造便捷而有情感温度、充实而有发展力度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以核心价值规范为引领,培养大学生理性的信息评判品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指向于社会层面价值标准和实践原则,价值规范是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核心的价值开放体系,本质是以价值目标为导向的实践理性与主客互动的行为边界,手机媒介信息的评判和反馈能力,既需要有价值规范引领的技术方法,也需要符合价值规范的独立之思。

1.注重深度学习,学会规范的媒介使用方法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对于智能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而言,信息资讯再丰富,手机智能再强大,也不能代替大学生批判能力的成长,只有在核心价值规范的引领下,通过系统深度的学习,包括专业知识、社会常识、媒介见识、人文智识等经验积累,掌握规范的媒介使用方法,包括媒介组织、生产过程、价值判断等知识和技能,才能沉淀内化为理性的媒介评判品质。深度学习的路径,包括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从根本上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帮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反馈、取舍和质疑的能力,学会解读媒体信息,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假。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将手机媒介教育纳入思想理论课教学体系,向大学生系统讲授媒介传播理论和信息消费的法律常识,教育大学生树立“合理适度、理性规范”的使用理念。在具体的手机媒介通识课程教育中,可以采用接触媒体的体验式教学、厘辨信息文本的分析式教学以及面向传播热点的模块化参与式教学等方式展开。要注重课程与各学科合作,加强对大学生手机媒介的融合教育,培养大学生节制使用的工具理性;要开设引导大学生树立规范运用手机媒介的大讲堂,聘请校内外对手机媒介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或者新媒体的工作人员,讲授不同背景的媒介文化、媒介方法、媒介法规、媒介道德等,使大学生掌握相关的手机媒介信息生产规范,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形成“善假于物而不役于物”的理性品格。

2.注重独立思考,学会辩证地评判媒介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对必然王国的把握与遵循,是其迈向自由王国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以核心价值规范为引领,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批判的媒介思维能力,学会辩证理性评判媒介内容。籍此,可以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理性表达的文化氛围,创造“学术探究表现无禁区、话语表达规范有理性”的校园文化环境,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可以依托共青团、学生会、兴趣社团等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手机媒介活动;可以将媒介信息消费理念蕴含于文艺会演、演讲比赛、专题讲座、校园讨论、大专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营造一个积极独立、健康理性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可在学校内开展“网评标兵”评选活动——大学生生活在同辈群体之中,而那些长期坚持独立、理性、合理表达的大学生,对其他大学生能起到影响和示范作用,从而形成“规范的正能量,我从众我自觉”的正面效应;可以通过历史纪念日、传统节日、校史教育等人文体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自觉摒弃和反对网络上的各种错误历史观,促进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要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是强化引导的规范体系,通过制度实施来夯实手机媒介的行为规范保障。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把规范理性、自由活泼的媒介评价和表达,体现在“三全育人”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细节,贯穿于校园文化、依法治校、网络生活等各个领域,完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旗帜鲜明地把倡导和反对、自由和纪律、效率和公正相结合,在制定相应政策、规范和制度时,要做到价值观内在精神引领和外在行为硬性规制之有机统一。

(三)以核心价值行为为示范,培养大学生致善的媒介技能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行为,指向个体层面的言行标准和动力倾向,价值行为是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本核的价值开放体系,本质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最优序化,落脚点是促进公民个人文明素养、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的不断提升。大学生手机媒介行为素养寓于日常的信息使用和生产传播之中,体现为媒介实践的质量和效益,以核心价值行为引领示范,充实其精神生活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致善尽美的媒介行为素养。

1.充实精神生活,推进融合参与式媒介实践

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展现的,精神生活的内涵体现为人的主体价值、人格尊严、民生获得感和幸福理想追求等,手机媒介一方面极大丰富了人们的信息使用方式,另一方面挤压了现实生活的参与质感,形成了网络世界原子化孤独的个体存在。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现实发展的价值动力,一个内在缺乏精神和谐与人文气质的人,自然也不能生成积极致善的手机媒介素养。精神生活源自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在核心价值行为的示范引领下,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激励大学生参与建设性的手机媒介行动,如由大学生制作并在手机微媒广泛传播的“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暖心的宿管阿姨”“双十一可以这样过”等生活中的大事小节都引起共鸣,促进大学生手机媒介的技术能力提升。推行“主微融合”的教育模式以夯实责任情感体验,推动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相协调的正能量传递,以实现其自我价值。把握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切入点,锻造核心价值行为示范引领下的人文素养,使其产生求真向善尽美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形成理性、和谐与发展的手机媒介行为。高校手机媒介教育要激起大学生思想兴趣,激发其情感共鸣,充分利用手机微媒体的自身资源,利用校园媒体搭建媒介素养教育平台[4],通过趣味形象的讲解、生动鲜实的案例展示、优秀典范的故事讲述、媒体生活场景的直播、媒体生产的情境体验等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我行我秀”“我拍校园正能量”“我评什么行”等个人主体广泛参与的手机微传播活动,从教育的平台集成(云课堂等)到线上线下学习的端口(评价机制模式)对接融合,增强高校手机微媒教育引导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在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促成他们自我完善的充实感和服务奉献社会的价值感相统一,促进大学生手机媒介实践沉淀为内生的媒介素养。

2.促进全面发展,引导媒介素质规范的社会化

青年的本质是发展,德才兼备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德性修养和才干本领都形成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实践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行为的示范和引领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凝聚成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也要激发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把握其社会化的规范之律。大学生既有追求理想、渴望进步的一面,又有信念迷茫、价值选择错位的一面;既有希望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一面,又有容易被社会浮躁气息、不良思潮所迷惑的一面,在媒介行为取向上表现出矛盾性和多元性。高校必须从解决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精神困惑着眼,树立个体全面发展的理想信念,积极引导大学生逐步提升手机媒介素养和个人思想品位,才能享受手机媒介生活的精神乐趣。手机媒介行为规范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媒介规范不仅是信息社会有效运转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的集体归属感、认同感的需要,以核心价值行为为指引,通过手机媒介的社会规范性教育[5],明确媒介社会规范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在提升大学生对媒介规范的认知度、认可度和践行度的同时,能有效地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因行为失范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意识,同时推进媒介规范的行为认同内化,有效促进手机媒介素养的实践养成。高校手机媒介教育应以“三贴近”原则为径,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新媒体教育基地,让大学生更深刻、更真切地体会一线媒体人的行为素养,学习优秀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奉献情怀;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对手机媒介使用的调查,直面其中的沉溺非理性现状,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问题及原因,让大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媒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了解真实的媒介信息制作过程,以及各种非法的不实信息传播途径、防治和管理办法,见证不实信息传播的社会后果,自觉提高手机媒介的传播技能与规范,让自己成长为崇德向善的手机媒介使用者。

猜你喜欢

媒介价值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