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变迁与展望*
2018-03-07李佳霖
李佳霖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与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建设紧密相关,在国家未来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走过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决策到实施的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着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理念,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政策文件。在政策的推进与实施进程中,高等学校为国家输送出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但在辉煌的教学成就背后,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确实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之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鸿沟。高素质人才数量紧缺,大批本科生毕业等于失业等现象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议话题。因此,政策文本的繁荣并不能代表教学改革的巨大进步,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研究,深入剖析其演进逻辑,并对未来我国的教学改革提出展望,对于做好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调整与改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受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学政策的变迁大致可分为教育教学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振兴时期(1998-2007年)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时期(2007年至今)三个不同的阶段,整体呈现出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特点。这里将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围绕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模式等教学改革政策展开论述。
(一)高校教育教学政策的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8年)
恢复高考以后,为使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尽快正常运转,教育部于1978年10月出台了《关于讨论和实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条例》的试行使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迅速得到恢复与保障。
1.教学管理制度的初步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尽快恢复高校的教学秩序,国家相继出台与实施了一系列与教学相关的管理政策,对高校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1)学分制的试行与推广。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逐步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影响,国家急需培养大量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为此,实施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遂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走向。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试行学分制的序幕。1983年,教育部于武汉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指明了学分制试行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方向。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纪要》及其附件,标志着我国高校首次获得了一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教学计划过于僵化的局面。此后,学分制的试行在各大高校间逐步推进,相关资料显示,“至1996年,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实行了学分制”[1]。学分制的推广与实行加速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国际化与现代化进程。
(2)选课制的试行。我国高校的选课制作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学分制同步实行的。早在1985年,清华大学便制定了实行选修制的制度,并在相关制度中对选课制作了具体的规定:在校生任选课时应占到总学时的10%左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需遵循一定的选课原则等。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选课制在我国各大高校之间正式试行与推广。选课制的推行加速了我国高校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创新性发展进程。
(3)双学位制度的初步探索。1985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高校需与时俱进,针对时弊推进教学改革实验,如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向综合改革的方向发展。武汉大学是率先实行双学位制度的高校之一。在双学位制度的条件下,学生可根据兴趣发展所长,学校也能够不拘一格地因材施教。
(4)教学评估制度的设立。我国对高校的教学评估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11月颁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在部分高等工科院校进行试点评估。1990年,国家教委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文件对高等教育评估的性质、目的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该规定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部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政策法规。1994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的作用”[2]。同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研究分会成立。在各项政策以及制度机制的保障下,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逐步转入正规化与制度化轨道。
2.教材管理建设的萌芽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专业设置改革实验,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在原有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多次修订教学大纲,为加强高校教材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78年2月,国务院批准发布《关于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出版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及教育部报告,对高校各类教材编审工作的领域、分工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使新时期的高校教材建设有新的起点和较高的水平,1978年3月,教育部决定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内建立9个外国教材中心图书室。1979年2月,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外国教材引进工作的规定和暂行办法》,着重强调大量引进国外高质量教材。国外高质量教材的引进标志着我国高校在教学领域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同时也为我国本土教材的创新性建设提供了一定参照。1988年,国家教委出台《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励实行条例》,决定进行首次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奖工作,并形成“四年一评”的制度。制度的确立代表我国高校优秀教材的评审与奖励工作进入了正规化轨道。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间,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教材建设改革密不可分,教材管理建设的及时跟进,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运行。
3.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显
恢复高考以后,国家对高校的教学模式也作出了相关规定。鉴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尚未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意识到这一问题,1978年颁发的《关于讨论和实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就强调,“课堂讲授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课堂讲授的水平。其他各种教学环节,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认真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负责地教育学生和严格地要求学生,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注意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改进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等”[3]。政策中不但强调了讲授式教学模式,而且也提到了启发式教学以及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等,初步显露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势头。
(二)面向21世纪教学政策的振兴时期(1998-2007年)
在新世纪尚未到来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界便开始积极筹划各项措施以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与方向。此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
1.教学管理制度的推广完善
(1)学分制、选修制与双学位制度的普及。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年限,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等”[4]。在政策推动下,截至2007年,全国绝大数高校均已完成了对学分制的实施与落实。
(2)选修制与双学位制度的改革几乎与学分制的改革同步。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增强校际资源共享的需求,部分地区的院校利用各自的学科优势,建立了教学合作组以及联盟,彼此之间开展学分互认,进一步为学生跨校辅修、攻读双学位提供了便利。随着政策的大力推广以及教学工作者理念的转变,“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被各大高校普遍接受,双学位制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3)教学评估的规范化。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为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1998年5月,教育部相继出台的《关于成立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加快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以及法制化进程。2004年2月,教育部发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于当年确认实施。同年8月,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五年一轮”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确立以及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的成立,表明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正式被纳入专业化的发展轨道,为之后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5]。
2.教材管理建设的特色发展
新世纪伊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教材建设主要围绕“质量”二字稳步推进。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教材质量的重要性,指出高校教材质量与本科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各高校要紧跟学科与专业的调整步伐,加快教材的更新迭代等。200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要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6]。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文件强调“启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7]。与此同时,鉴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编写富有特色、高质量的教材也成为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特色教材以及校本化教材的建设为不同文化与地区的高校教学工作提供了知识性与制度性的保障。
3.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力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情,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2001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需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等。《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指出,要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类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以便为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上的保障。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等”[6]。此次改革为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时期(2007年至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校的规模也日渐庞大,但在目标定位、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许多高校和发达国家院校相比的确还有一定的差距。引导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目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这一阶段我国教学改革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此时期,我国高校的教学政策改革取得了如下进展。
1.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式发展
(1)学分制、选修制与双学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007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决定“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高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8]。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与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等。在学分制管理上,我国紧跟世界潮流,开通在线学分认证,在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正如2016年7月教育部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所强调的,“高校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等”[9]。
(2)教学评估制度的规范化。2007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相继出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引领高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并将教学评估结果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逐步确立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7]。2007年以后,许多专家学者针对“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高校”的问题,围绕“分类评估”的原则,对高校教学评估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等教育方针政策,2013年4月,教育部评估中心首先在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和五邑大学四所高校开展评估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的审核评估正式启动。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在全面总结以往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出台《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已完成对200余所高校的合格评估”,“已有28个省份开展本科专业评估试点工作”[10]。
2.教材建设的特色优化
面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我国的教材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世界高水平教材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在高校专业政策改革的基础之上,教育部强调高校教材建设的重心需放在突出高校特色教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十一五”期间,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我国许多高校的教材管理建设逐渐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的教材体系,全面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的现代化进程。2011年4月,教育部颁发《“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加强教材分类指导、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为着力点,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参加教材建设,编写特色教材等”[11]。“十三五”时期,为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水平,政策鼓励要使教材建设真正走向课堂,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十余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教材管理建设以专业改革为支点,以特色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引领着我国的教材建设体系向世界顶尖水平迈进。
3.教学模式的更新迭代
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学模式的革新成为加快我国从一个教育大国向一个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对高校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政策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再次确立了启发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地位。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要“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等”[12]。2016年7月,教育部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指明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混合式教学等。为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教育部于2016年6月出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到2020年建设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的良好教学局面”[13]。在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中,我国有条件的高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校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发展也是实现我国教育教学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支撑与动力。
二、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变迁逻辑
对于教育政策的分析研究有许多不同的范式和方法,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四种不同取向的分析模式,即发生学取向分析模式、过程取向分析模式、目的取向分析模式和政策话语分析模式。为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变迁逻辑,本文将综合运用这四种不同取向的分析模式对教学政策进行分析,以期为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政策提供一种思路与参考。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自主权逐步加大的形成机制
每一项政策的形成与制定都会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博弈,在高等教育教学政策中,则主要表现为高校自主权的变化上,高校自主权的加大也体现了我国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需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把教学改革自主权真正的还给高校、还给师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力。
1.教学改革初期(1978年至21世纪初)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为改变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集权过重等弊端,国家在高等教育教学政策中初步释放出有关教学制度的制定权向高校下放的信息。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强调“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编写和选用教材的权限下放给各高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只制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订一般只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供各高校参考等”[14]。在一定程度上,高校自主权的加大扭转了过去教学计划过于僵化的局面,为我国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制度性保障。
2.教学振兴与质量提升时期(21世纪初至今)
为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国家明确提出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以及简政放权的要求。如2015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重点强调要“坚持放管结合”,“全面落实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格局”[15]。由此我国逐步形成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现阶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方利益主体共存的运行机制。
(二)以制度与经费为抓手的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政策实施保障主要指的是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政策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与实施,主要归功于建立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
1.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体系
任何政策的发展与完善都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高等教育教学政策也不例外,良好的制度体制不仅保障了高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也为解决教学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参照方案。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实施进程中,无论是学分制的试行与推广抑或是教材建设的改革等均基于以点带面、逐步深化的工作体系。教育部会同其他部门成立的各领导小组以及学校、地方和中央三级立项建设的体系等有力地支撑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政策的顺利运行。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为政策制定提供的意见与建议也成为确保政策体系持续推进的重要指标。
2.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经费保障体制
经济是建设的基础,合理而有力的经费保障在任何政策实施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备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与运行中同样不可或缺。如为保障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订《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专项财务检查或中期评估等”[16]。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推进,高等学校的内部经费分配也开始向教学倾斜。在政策引领下,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教学经费保障方面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三)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目标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才市场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教学思想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新方向。
1.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价值取向(1978至21世纪初)
在高校教学改革初期,为改变我国原有的统一性、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对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如在专业口径拓宽的基础上,政策鼓励逐步扩大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推广学分制以及选修制的实行,逐步淘汰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此外,国外高等教材的引进以及校本化教材的建设亦为我国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知识保障。
2.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价值取向(21世纪初至今)
鉴于我国过去“重学轻术”的历史倾向,长期以来,知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校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鉴于人才培养与教学活动的不可拆分性,许多高校在教育教学的理念中也发生了由“重知”到“知行合一”的转变。如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实施研究性、学术沙龙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提倡高校教材建设的创新性与应用型导向等”。
(四)以公共管理政策话语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政策文化规则
政策话语视角的教育政策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教育政策文本所使用的语言、词汇和逻辑修辞等,来揭示政策所蕴含的文化规则以及其中存在的权力背景等[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话语体现了以公共管理政策话语为主导并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以上三个阶段的政策演进中可知,高校教育教学政策中使用的政策话语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教育主体的行为以及如何推动教学管理科学化等进行了规范。如“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按照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等,类似的话语表述中均呈现出公共管理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的普及,我国对高校的教学改革也愈发重视,高校教学政策的话语也日渐趋于多样化,呈现出公共管理政策话语、伦理政策话语、经济学话语以及社会学话语等并行的文化规则。如“统一规划,分年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管理,绩效考评”“到2020年建设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等各类表述形式。
基于以上四种教育政策分析,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教学政策发展的渐进性与社会制约性,也体现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育教学政策在演变中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三、高等教育教学政策的未来展望
高校教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可以说是发生在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师生等多方之间的权力博弈,谁最终成为“博弈”的优胜者则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为先导。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来看,未来我国高校教学政策改革在理念上将呈现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将从刚性到弹性、从控制到自由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再到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等众多教学改革实践,均表明我国高校的教学制度改革正在向更富弹性与自由的轨道稳步前进。从理论上看,它是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体现;从实践中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首先,自古以来,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人们就十分重视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为此,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制度的控制与自由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性与开放性等将是教学管理制度未来的探索方向。其次,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自主权也不容忽视,若能够让广大学生学其所好,学其所愿,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宏伟目标的达成将指日可待。再次,我国的教学评估制度将“回归高校教学本真、进行人性评估”。在我国未来的教学评估中,各利益相关者应更加重视实际的教学过程,改善当前单以文字或图片等呈现出的教学结果进行评估的弊端,使教学评估与教育实质相融合,真正实现“使人成为人”的目的。为此,未来我国的高校教学评估应更加注重“目中有人,以人为本,人性评估”[18]。
(二)教材建设改革将走向量身定制与开放创新
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不仅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也是高校破解教与学这一主要矛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应遵循师生兼顾、编荐结合、质量至上等原则,摒弃僵化的编写流程,抵制生搬硬套的形式,力求彰显自身的独创性与创新性,逐步提升高校教材建设管理理念等。一本好的教材亦当有它的灵魂,不仅能够传授知识,亦可启人智慧。科学的、特色的教材建设不仅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知识的保障,也为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因此,高校教材建设应首先进一步鼓励编写与发展原创教材,根据我国实际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中适当设置实践模块,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教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力求达到推陈出新的宏大目标。其次,所引进的国外创新型教材,应以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主,尽量满足“量身定制”;所翻译的国外教材也应尽量符合我国学生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体系,加强引进教材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总之,未来我国的高校教材建设唯有与现实相结合,紧跟世界创新性步伐,才能在保障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充分实现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内在需求。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将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知识观和师生观,而每个时代的知识观则取决于其当时的知识范式,两者相依相存,不可拆分而论。故想要课堂模式得以转变,应首当着手于思想理念的转变。首先,在未来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应力求将创新性学习模式与启发式教学理念相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其次,高校教师要以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支点,以探索自主性、研究性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多样化、创新性教学模式。总体而言,我国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走过了自内而外,由理论到实践,再从重知到重育的发展历程,在诸多高校间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虽因各种客观与主观原因,许多地方院校仍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但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许多专家学者对地方院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加大了重视力度。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革新换代也将给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曙光与机遇。如许多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通了MOOC,大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需要随时、随地学习各种知识、锻炼自身能力。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我国的教学模式终将从教学观念、信息技术运用以及师生角色等方面实现彻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