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网络个性化服务的方法及其意义
2018-03-07刘莉莉
刘莉莉
(范县水利局,河南范县 457500)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的一大业务特色,历经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革,图书馆不再仅局限于图书提供,而是逐渐发展为一种特有的“图书馆学问”。首先这门特殊学问是作为一个系统管理概念出现的,其中囊括了书籍管理、编制编录等一系列工程,需要系统化管理。其次,图书馆管理理念还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紧密结合,所以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应该涵盖科学、人性、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要能够给人以开放性、全方位服务,也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历史变迁,在个性化服务中彰显人性化服务。所以网络发展背景之下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具有历史性作用。
1 实现个性化服务策略分析
要进一步推进图书馆管理现实“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第一步应该明确的工作就是了解图书馆服务个性化的概念究竟为何。
图书馆服务个性化是图书馆管理者以飞速发展的网路科技和数据信息为主要依托,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阅读偏好和阅读行为,利用相关的科技技术、信息处理软件等进行整合、分析,综合探究迎合阅读大众阅读需求的新型服务模式。而推进图书馆服务实现信息化、个性化的主要动力大致分为智能型推荐、智能型搜索以及信息化服务网站三大板块,管理者需要从这三方面着手进行整改、革新,才能够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图书馆”。
1.1 智能型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型推荐需要广泛借助科技信息,并需要投入十分冗杂的内容,因为图书馆所面临的客户都是不一致的,对不同类型的书目需求条件千差万别。首先可就用户以“设置模型”的手段进行模型分类,然后将分好类的用户模型与具体的书目模型进行配对,用计算机计算出各个用户的配备系数,在广阔的信息内容中找寻到最合适的“配对组”,最后当所有的信息、客户一一配对完成就进行入档“记忆”,向需求方提供信息推荐。这在我们平时接触的一些大型图书馆中有所体现,例如搜索系统会根据客户输入的书名或者相关的作者名,自动给用户推荐其他类似作品,以供选择,比如用户搜索的是“恐怖”类型的书,那么系统就会自动推荐该书库具有的“恐怖”类的书目。
1.2 智能型搜索系统设置
传统图书馆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都是感觉图书很多,不知都看什么或者找不到自己想看的书目,但是个性化服务之下的图书馆,却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难点。管理者或者设置者将图书馆的书进行一一分类、划区域管理,并对分好类的书进行编码、排录,形成“分类别、分区域”管理。同时,对于已经分区分类好的图书,进行电子编排,即在电脑上将图书分类设置完毕之后,将图书类别、区域、相应的编码一一纳入电子记录,进行“一致化、统一化”管理。然后管理者将之设立成为该图书馆特有的搜索网站,只要客户凭证有效证件进行账号录入就可以登陆[1]。
客户只要在电脑是键入书名或者作者名就可以直接查询到本书库具有的该书的名称、类别、编码以及具体位置等基本信息,节省阅读者大量时间。同时客户还可依据个人喜好,建立自我阅读网站,只要进行个性化密码验证,就可以享用私人阅读空间。
1.3 信息化网站合作、服务
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状态越来越明显,科技与人类生活已经紧密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导致许多人因为时空限制无法亲自到达图书馆进行阅读享受,如果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只停留在馆内,很难实现预期目标,享受大众数量并不会提升。但是如果能够将阅读带入大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大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这也是图书馆服务个性化的一大借鉴经验[2]。
综观当下大众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图书馆可以将自身的图书服务网站与其他网站进行合作,以网站的形式建立一个“云平台”,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够登陆网站享受云书带来的快乐。同时还可以与许多大型社交平台进行合作,例如微信、手机QQ、微博广受欢迎的社交平台,只要客户点进相关的网站,就可以享受读、写、听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可以设置“评论”系统,收集用户评论,积极进行改正。而设立对象可以是高校图书馆,也可以是大型城市公共书城等,并且这些不同的图书馆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关系,增进联合与学习,形成“强强联合”式庞大的图书馆服务系统[3]。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养,为管理图书馆工作提供保障,并要积极做好图书馆消防、防盗等工作,安装相应的警报器和监视器,避免贵重物品和图书被盗。加强监督,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2 实施个性化服务的意义分析
实现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个性化,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性意义,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不仅有益于推进国家教育事业,促进全民学习,对于促进科技可持续发展、全民素质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推进图书馆服务个性化,有益于促进国家教育内容、形式的丰富化,通过图书阅读的形式,提升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与书本知识融合的趣味性。这不仅突破了传统学校单一课堂化教育方式,对于学习效益也有促进作用。并且图书馆品类丰富的图书也为阅读者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知识,只要用户键入搜索内容就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就会享受到所需的服务,这也极大提升了用户的“阅读质效”。
其次,以人为本的概念在图书馆的服务革新中得以体现,以科技化的服务手段、融合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让科技融入人性,让人性透过服务展现出来,使得更多的阅读者感受到来自科技的“尊重”,推动更多阅读者成为阅读活动的“粉丝”,这不仅益于全民教育的提升、素养的提升,更是“平等学习、平等享受精神福利”的体现[4]。
同时,科技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也使得图书馆在发展中得以提升,更是出现了大量的虚拟化图书馆,大大提升阅读的便捷性和亲民性。网络科技的运用使得阅读者之间的关系越加亲密,通过阅读交友、通过阅读更是拉近了广大阅读者之间的感情联络,这又是科技运用的“人性化”体现,而图书馆运用则是意义较大的一个实践。这也更加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发展理念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情势之下,图书馆如果一味按照常规性服务理念继续经营,其发展态势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借助网络科技之力,充分挖掘可用网络资源为图书馆服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丰富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现代性的、为大众所接受的新型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综合提升其服务质效。这样不仅有益于促进图书馆管理模式更新、推动图书馆发展趋于现代科技网络的发展,构建现代型图书服务体系;同时丰富多样、趣味十足的服务形式也极大提升阅读者阅读兴趣,便捷式、新型化服务,提升客源,也与“全民阅读”目标相适应。
参考文献
[1]何胜,冯新翎,武群辉,等.基于用户行为建模和大数掘挖掘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1):40-46.
[2]曾子明,陈贝贝.融合情境的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2):57-63.
[3]何波,章宏远,裴剑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7(10):59-61.
[4]刁羽.慕课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对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