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
2018-03-07金叶
金叶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1 高校思政教育的概念
高校思政教育,顾名思义,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指的是高校用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对高校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使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他们形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所相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只是把学生看作是这项工作开展所教育的对象。因此,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会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高校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与理念上缺乏创新性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最主要的形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进行的,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上,其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老套与单一,缺乏创新性,基本上都是采用课堂说教的形式或者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主要形式,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3 我国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思想是一个人做出相应行为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高校都要进行的基础学科教学任务,从大学生到博士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必修课程,这就体现出我国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现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那么的令人满意。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很低,不符合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思想政治水平。
3.1 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关系到学生在高校能否快乐学习。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可以进一步的为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坚定的人生目标的新一代大学生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思政教学是大学生对自己行为判别对错的理论基础,高素质与高能力相结合的优秀大学生是国家与人民殷切希望得到的。思政教学改革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群体在工作和学习当中秉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艰苦奋斗精神。而他们也要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心智和能力的成长。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改革,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还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人生理想境界,有利地保证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成长。
3.2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境界
大学生是个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大群体,他们大部分的人当中,人生理想在接受思想政治洗礼前都很肤浅—仅仅就是为了能够在以后找个好点的、体面点的工作养家糊口。这种只顾小家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会对学生将来发展的一种思想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更多的大学生真心实意的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做出最大的努力。而经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可以提高大学生政治教育境界,让更多的大学生以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生目标,在有限之年对祖国的进步做出无限的努力。
3.3 完善大学生人生品质
高校的教育方式与过去相比,现在谈到更多的是素质教育,素质影响着个人发展的潜力,一个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素质,那么这个人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就会越大。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基础,他们人生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祖国整体的形象。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可以为完善大学生人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利手段。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改革,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思政教育方式,让学生对思政教育真正的重视起来。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整个的人生发展的比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具重要性。
4 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策略
进行思政教育改革,不单单是喊一句口号那么简单。改革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如果没有事先进行改革计划的策划,改革之路就会更加的艰难。思政教育改革是高校对国家素质教育的积极响应,是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明智之举。与一般学科的教育改革方式不同,思政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是需要很长时间来验证。一代人有一代人素质的体现,我们不可能让思政教育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的体现出来,所以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就更得慎之又慎。本文从以下几点对思政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4.1 改革思政教育教材
教材是学生上课的辅助工具,优秀的教材是学生能够更高效获取思政知识。虽然以前的教材也很好,但是里面欠缺着国家对新一代大学生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旧的思政教材是不完整的。始终沿袭过去老一代的教材不符合思政教育改革的初衷。而教材对于学生听课的效果影响又很大,所以进行思政教育改革之前,首先要对思政教育的教材进行改革。当然,对教材进行改革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思政教育改革的前提,而不是对旧教材的否定。
4.2 改革课堂和教师
我们都知道,思政教育课与专业课相比,课堂氛围很轻松。同时,这种没有压力的课堂氛围也使得很多学生不那么重视,课堂的听课效果较差,学生获得思政知识很有效。因此,必须通过对教师改革思政课堂的学习氛围,要让学改革生们知道虽然思政教育现在带来的影响不像专业课那么明显,但是它对学生整个人生发展的意义巨大。思政育课堂不是学生放松身心的一门睡觉课,而且一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人格品质,思想政治觉悟的必修课。思政教育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广大的大学生群体,因此要想让思政教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改革思政教育课堂学习氛围就显得极其重要。
4.3 改革考核方式
思政教育节课考试的方式一般都很简单,比如一篇结课论文、一次开卷考试等等。这种考核的方式就纵容了学生听课效率低的心态。这些考核方式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但是字体没有那么漂亮的学生来说,显得那么的不公平。这种考核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判断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是一种教学弊端。因此,必须对现有的这种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严格而公正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领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养。
5 结语
一言以蔽之,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有利于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境界,有利于完善大学生人生品质。由此得知,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其重要的价值意义。因此,高校应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完善其思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伍洁,朱君.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3):72-74.
[2]蔡振京.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0):188-189.
[3]李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