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意识探析民办高职商贸服务专业群双语教学

2018-03-07沈建东王焕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民办双语跨文化

沈建东,王焕科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苏州 215163)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高职学生来源不同,学生综合素质、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而这其中对口升学的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尤其薄弱,从高中考上来的学生情况稍好,但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多年、多轮的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跨文化意识,在高职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对口升学的中职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普通高职的学生提高专业意识,增强专业技能。但是,如何在民办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双语教学,是我们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任务。下面就相关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1 民办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现状

1.1 跨文化教育发展现状

“跨文化教育”早在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提出,但在中国,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跨文化教育起步较晚。而中国高校的教育纲要中对跨文化教育也没有提出明确清晰的要求,尤其是民办高职的跨文化教育更处于混沌无序的状态。民办高职的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仅针对外国语言类、国际商务类等部分涉外专业的学生开设,不过,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该类课程仍偏重语言知识本身,缺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

1.2 教学主体现状

接受民办职业教育的学生一部分录取的是高考中最后一个批次学生,另一部分来自中职,而且近年来后者比例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两类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普遍偏低,并且英语基础也很薄弱。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后,前期会因课堂学习体制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好奇或兴趣,但一旦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就会呈现出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的情况,加之自信心不足,明显产生懈怠情绪。从教学主体的角度看,过早推行双语教学的难度偏大,往往造成双语课堂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1.3 双语教材发展现状

民办高职学生目前的基本现状是:对本专业的双语教学英文部分听不懂,双语教材中的英文部分不理解。这是导致双语教学质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目前普遍流行的双语教材以本科及以上层次为主,满足民办高职院校学情的双语教材非常少。民办专科层次的学生使用双语教材的普遍习惯就是只看中文部分,英文部分则视而不见。为此,民办高职开展双语教学,需要开发或挖掘符合民办高职的双语教材以符合民办高职特色,同时也要符合双语语言规范和文化习惯,满足高职教育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需求。

2 跨文化意识对民办高职双语教学的作用

2.1 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对双语教学思想

民办高职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教师语言表达技巧和学生语言能力外,在深层次存在着对跨文化理解问题。民办高职教师开展双语教学,首先要在情感上接受并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方法上要掌握并运用跨文化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能力。其次,教师要意识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除了外在的生活风俗习惯差异之外,也要认识到跨文化背景下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的不同,以及更加深层次地理解跨文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树立双语教学思想、丰富双语教学方法。

2.2 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接受双语课堂学习

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民办高职学生双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对文化差异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生动鲜明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它们的共性和异性。例如在商务沟通课堂中,讲述美国文化时,要强调其文化共存性;讲述中国文化时,则强调其文化包容性。通过生动的讲解与分析,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知识点和职场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刻意要求学生颠覆已有的思维模式,而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并接受新的认知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获得双语课堂中的知识。

3 民办高职有效开展双语教学的路径选择

3.1 优化课程设置,科学选择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引导、课程理念先进、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标准准确、课程设计科学、课程实施有效、课程质量过硬”应该作为实施教学的目标。当前,在现代商贸服务专业群中引入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创新点之一。然而,作为民办高职,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需要深入思考。对于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为学生开设双语课程教学一般在二年级,最好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这样既能确保在双语教学之前学生可以通过一年多的英语基础课的学习提高语言能力,又能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前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当学生具备了语言的基础和专业的知识储备之后再开展双语教学,极有益于学生在双语课堂上理解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一般情况下,现代商贸服务专业群之二年级下学期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双语课程的选择需要高职教师群策群力,共同探讨,选择相对容易理解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另一方面,过于深奥的理论知识或者只涉及国内法律法规的政策性课程也不适合开展双语教学。课题组建议优先选择全球形势下有较强的趋同性以及国内外理论知识无明显差异或联系紧密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等。

3.2 多渠道培养双语教师,壮大师资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或者具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的英语教师都比较奇缺。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现代商务服务专业群的专业课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也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但是这类教师跨文化意识、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水平达不到双语教学要求;而英语教师虽然基本拥有专业八级证书,经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训练,且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但缺乏系统的非英语专业学科知识,因此不经过培训难以把专业知识讲解透彻。因此,高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既要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过硬的英语水平,又要有充分的专业知识水平。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按需引进具有海外留学或从业背景的人员,另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对现有的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进行校内、校外培训。如果有条件的话,应鼓励并支持去国外进修或参加培训,这样既可以学习到国际前沿的跨文化教育与双语教学理念,又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水平。

3.3 综合运用双语课程教学方法

关于高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应占主导地位,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这样会在本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课堂相比,双语课堂的任课教师要进一步减少传授知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实训、情景模拟,提高学习的参与度。考虑到双语教学在高职课堂的非主流性,突然就接触双语教学,不少学生一般是很难适应的。高职学生面对双语教学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用英语授课时相关知识点的含义,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完全听不懂。所以学生在接受双语课堂学习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双语教师还要有合理分配用中英文语言讲解的比例。教师在授课时务必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

3.4 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充分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高职双语教材的建设要兼顾高等性和职业性特点,一方面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引线,反映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应配合高职课程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发项目化双语教材。要挖掘适合高职高专的部分专业课程双语教材,应以英汉对照教材为首选。如有条件,教学团队可以根据学生学情自编双语教材。考虑到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授课教师单靠一本双语教科书远远不够,需要学生花费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内外自主学习,因此要充分开发辅助教学资源,如与教材相配套的参考用书、CAI课件、习题集、光盘、实训手册、网络学习资源等,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双语教材体系,并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这些教学资源。

3.5 改革考核方法,创新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特点和双语教学性质,双语教学的考试方式必须多样化、多元化。成绩评定上,有必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尤其应将学生出勤、发言数量和质量、平时小组实训的表现纳入最终的成绩评定中,加大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权重,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平时的小组学习中,应根据每个小组的成员角色,通过小组内成员自评、小组间成员互评、教师参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项目化实训中,还可以引入企业和行业的评估机制,评估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效果,评价学生个体执行具体任务环节时的综合表现。另外,在期末考核方式上也应不拘一格,比如,可以采用中英文混合试卷进行开卷考试,也可以灵活运用口试、学期论文等形式。

4 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够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这一点需要始终贯彻在双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出开展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为基础的高职课程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商贸服务领域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费斯威.高职双语教学的核心内涵及教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08-111.

[2]张劲博,邵丹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双语教学师资困境与突破——基于跨文化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7(11):11-15.

[3]杨晓旻.论高职院校法学专业有效实施双语教学的方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98-99.

猜你喜欢

民办双语跨文化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