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孟子》引《诗》看孔孟政治理想变迁
2018-03-07周子靖
周子靖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诗经》在先秦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大至外交场合官员赋诗言志,小至君子修身,都与它息息相关。诸子中儒家学派对《诗》推崇备至并大力继承。孔子以《诗》作为讲学的教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1]孟子对《诗》亦是熟练精通。赵岐《孟子题辞》:“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2]《论语》和《孟子》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引《诗》条目,被用来阐发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即使同宗儒学,孔孟的政治追求亦不完全相同。本文以两书涉及政治作用的引《诗》条目为切入点,梳理二人的政治理想,对比差异并找出原因,以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两位儒学宗师构建的政治蓝图。
一、从《论语》《孟子》引《诗》看孔孟的政治理想
关于《论语》的引《诗》情况,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为底本,整理归纳如下:全书共计十七次涉及《诗》。其中,《风》诗六次、《雅》《颂》三次、逸诗两次、《诗》整体六次。除《泰伯》篇第三条、《述而》篇第十八条外,其余引《诗》条目皆直接源于孔子本人。孔子引《诗》涵盖内容广泛:以《诗》启发教育弟子、对《诗》具体内容评解、引《诗》评人、引《诗》作比喻、谈《诗》的功能作用。其中,对于《诗》功能作用的讨论占据了大多数,孔子的政治理想也蕴藏于此。他认为:对个人,《诗》可以提升道德修养,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助于顺利出仕;对社会,《诗》能够维护礼乐制度,巩固社会各阶级稳定有序。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昔日辉煌的周礼日渐式微,但余风犹存。孔子受此影响十分认同“崇德尚礼”的周文化,因此主张“克己复礼”,把“德”发展成“仁”,创立了“仁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仁”是“礼”的根基。“仁”与“礼”可以使君臣、父子、夫妇关系和谐,使国家政治稳定运转。《论语·八佾》篇记载:子夏问孔子:“礼后乎?”[3](礼产生在仁之后吗?)孔子对此给予肯定。当孔子满怀信心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思想的时候,各诸侯国君却对此冷漠回应。当时周室衰微、群雄并起,各国急需谋士、将士和武器,而非仁爱与礼义。孔子只得改变策略,把与“礼乐”制度联系紧密的《诗》作为教材之一,设坛讲学培育人才。孔子认为《诗》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远离邪恶奸佞,并在《为政》篇以“思无邪”[4]三个字肯定了《诗》的纯净思想和教化作用。孔子用《诗》启发学生仁、义、礼、智、信之心,不仅提高个人修养,《泰伯》篇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使弟子增强语言交际能力,发展了政治觉悟与敏感度。《子路》篇孔子认为学《诗》应达到“授之以政”能妥善完成、“出使四方”可酬酢自如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日后弟子们成了各诸侯国的栋梁之才,能够将《诗》所含蕴的仁爱和礼义渗透至国家政治政策中,实现重扬周礼于天下的终极政治理想。
《孟子》的引《诗》概况,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为底本,整理归纳如下:全书总计三十九处涉及到《诗》。其中,《风》诗六次、《大雅》二十一次、《小雅》六次、《颂》三次、《诗》整体三次。除《梁惠王章句上》中一句《诗》为齐宣王所引、《万章章句上》中一则为万章引《诗》向孟子发问外,其余引《诗》都与孟子本人直接相关。《孟子》的引《诗》数量超过《论语》二倍有余,并大量引用《雅》《颂》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政教色彩。《孟子》引《诗》的内容包括:引《诗》论政、说理、评人、解诗几个方面。引用方式以断章取义为主、引用本义为辅。对直接源于孟子本人的三十七次引《诗》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得出他的政治理想。
孟子对《诗》的引用,主要发生在与诸侯国君的交谈中。孟子以《诗》为媒介,将“仁政”“王道”的观念传播给各国君主们,希望能够给当时那些挣扎于连年不断争霸战争中的百姓以福祉。通过分析《孟子》中的引《诗》条目,我们可以在孟子“仁政”“王道”的总体政治理想中窥见丰富的外延。其一,与民同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时引用《大雅·灵台》借文王修筑灵台的史实,向梁惠王传递“与民偕乐”[5]则王矣的观点。孟子看来,能够与民同乐说明君王体察民情,与百姓同甘共苦,是施行仁政的第一步。其二,施民恩泽:要求君王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首先给妻子兄弟及采邑内百姓做出表率,方可“保四海”。施民恩惠先要顾及“鳏寡孤独”弱势群体。《梁惠王章句下》中孟子引《小雅·正月》:“苛矣富人,哀此茕独。”[6]就是用文王怜悯弱势百姓的史实提醒齐宣王施行仁政应先惠及的对象。其三,敬天法祖:施行仁政包含敬天与法祖两个关键点。敬天者得天佑,《梁惠王章句下》记载孟子论述大国和小国的生存之道时认为,“以小事大”的“畏天”者能够保全自己的国家。正可谓“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孟子的敬天思想强调君王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君主自觉效法前代贤王实行仁政,效仿的贤王包括古公亶父、周文王等。他引记述二王史实的《诗》来说服君主行仁政。“法贤王”也是敬天的一种表现形式,敬天与法祖二者互为表里。
二、由孔子到孟子政治理想的变迁及原因
基于对《论语》《孟子》引《诗》的逐条梳理,得出孔孟的总体政治理想:孔子力主“仁”与“礼”,旨在克己复礼,重建宗周礼乐文明。孟子提倡“仁政”“王道”,希望各诸侯国君效法贤王、爱护人民。虽然同属儒家学派,思想观念一脉相承,二者的政治理想却呈现动态变化。
首先,孔子重礼、孟子爱民。《论语》引《诗》多国风,孔子重视《诗》的礼用价值。他认为“礼”能够协调人际关系进而规范社会等级秩序。如果一切依照“礼”运转,统治者治理国家将得心应手,显然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孟子》引《诗》多《雅》《颂》部分,重视其中蕴藏的史实价值,并通过这些史实劝谏国君法贤王、行仁政。君王若实行仁政百姓将直接受益,孟子厚生爱民、心系百姓的政治理想可见一斑。
其次,孔子温和稳健、孟子激烈务实。孔子通过温柔敦厚的诗教熏陶弟子,培养他们的从政能力,又围绕《诗》提出改良社会的构想。他的政治理想更侧重于伦理教化的一面,利用《诗》真善美的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与社会,宛如春风化雨,尽显温和稳健的师者、长者之风范。相对地,孟子和诸侯王谈话时习惯引《诗》证史,为自己“法贤王”“行仁政”的论点增加论据,达到了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言语义不容辞的效果,具有务实的特点。当时诸子百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孟子为维护儒学地位不得不言辞激烈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令人感受到汪洋恣肆,磅礴而出的浩然之势。《滕文公章句下》记载孟子感于“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邪说暴行又作”所以力图用雄放的论辩之辞清除异端邪说,引导君主实行仁政,并非“好辩”而是“不得已也”。
最后,孔子求大同、孟子盼小康。孔子欲恢复的宗周礼乐文明本质上是一种更加完善甚至高于礼乐制度本身的理想境界。即在“礼”的规范下达到个人与国家自觉稳定运行的类似于大同社会的完美政治效果。孟子期盼的则是君明臣贤、同爱百姓的仁爱政治氛围。国君实行仁政惠泽人民,百姓各司其职爱戴君主,君民同乐、和谐富足。这便是一种近似于小康的政治模式。
从《论语》到《孟子》、从孔子到孟子,二者政治理想的变迁与各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王室日渐衰败,但由于去古未远,西周礼乐文明余风犹在。孔子受其影响比孟子更加深厚,政治理想中自然存留对礼乐制度的向往。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礼崩乐坏、群雄争霸,社会激荡变革。孟子政治理想遂带有更强的实用性,也更为激烈。再者,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使得孔子重研究、孟子重应用。这一点通过《论语》《孟子》引《诗》的特点便可以得出。孔子时代《诗》礼结合,“赋诗言志”仍然盛行,而孟子时代《诗》的地位大大下降,诗乐分离,取而代之,引《诗》说理之风方兴未艾。这种社会学术思潮的变迁使得从孔子以《诗》与礼论政治修养发展到孟子围绕《诗》谲谏君王的不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