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保障机制思考

2018-03-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院校

贾 虹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广大青年: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这个关键,有思考、有探索、有建树。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成长必备品格以及能够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目前,关于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培育的指标体系等方面,而关于培育保障机制方面的相对较少,培育途径的实践探索比较零散,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实施之中,反映在课前与课后、校内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所有活动之中,蕴含在学校显性和隐性的文化氛围之中,其培育过程和效果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保障机制的不同层面,研究各层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其中,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标准完善、教师能力培训、学习环境优化等等方面尤为关键。

1 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

1.1 思想教育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想教育与课程建设要共同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工作。辅导员所承担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其他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具有同等地位和性质。要致力于改变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与课程教学工作各行其事的状况,实现二者的有机联系又相互促进,使高职生核心素养培育既始终贯穿思想教育过程,又时时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及技能训练,真正使高职院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的新时代职业教育。

1.2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曾尖锐的指出一些地方和学校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要求进一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应用动力”。在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变革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创建新型教学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的题中之义。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客户端的高速发展,以QQ、微信推送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新形式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聚焦线上线下两条主线,做到视角有高度,内容有深度,主题有热度,开展高质量的网络教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核心素养培育载体。

1.3 课堂资源与实践资源有机结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紧密,这不仅是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特点,更是其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机制优势所在。我们要积极发掘和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核心素养培育的外延做大、内涵做深,走出一条更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之路。比如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组成的核心素养培育驱动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学院、产学园区等形式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再比如以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激发学生投身“学中做、做中创,创中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依托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业技能,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识别和把握机会能力、学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掌握与运用领导力等,为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提供素质保障,使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抓手。

2 评价标准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

2.1 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学生评价标准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与准则,教育的意义便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亦是如此。应当一改传统的以“成绩”为衡量的唯一尺度,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个性差异,充分考虑评价准则是否与行业、企业实际生产所需的技术、能力、素养相匹配,是否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2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不应仅仅是教师一方,而应该是企业、教师、学生、家庭多方。学校的评价可以从个人、小组、班级三个维度,实行周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等量化的积分管理;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个角度入手考虑;通过建立家校联系体系,帮助家长构建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2.3 评价内容要多元化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既要强调其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其关键能力的培养。综合系统的课程内容,既需要对学生案例掌握、遵规守纪、敬业爱岗、安全生产意识等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

3 教师素质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

3.1 自身素质要“厚”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这其中,扎实的知识功底是首位的,所谓自身素质要“厚”,首先是文化知识的厚度,其次是文化素养的厚度,还要有知识体系的广度。要求我们在平时既要积累广博而深厚的综合基础知识,又要掌握系统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既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把握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学原理。

3.2 专业发展要“高”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想要实现质的发展,必须要善于专业研究,只有将个人经验层面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者”的蜕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怀揣一份坚定的教育信仰,悉心钻研,善于思考,争做一名有理想的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3.3 教育手段要“新”

新时代不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更是对作为教育者的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更高要求。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面对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受教育者,教师如果停留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方式上,就无法承担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重任。因此,教育手段的不断创新,是今后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4 环境优化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条件

4.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习环境

在当代,理想的学习环境就是对课程和网络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真实生动地营造情境,快速灵活地获取信息,丰富多样地交流互动,拓展学习环境的广度、延伸学习环境的宽度、发掘学习环境的深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地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综合素养。

4.2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平台建设,学校与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企业的人才素质需求,校企共建创新创业项目和基地,创新学生第二课堂形式,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条件支持和技术指导。

4.3 充分利用文化氛围,拓展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积极营造和善于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元素,不仅是对学习环境的拓展,而且能起到润物无声、桃李不言的教育效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必须通力合作,建立有效的培育保障机制,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院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