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还乡》张谷若的译本论译者主体性

2018-03-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哈代选材方言

严 璟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1 引言

《还乡》是英国伟大文学家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属于其“性格与环境”类型小说中的一部。作品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埃格敦荒原为背景,描写了五个青年男女不同的悲剧命运。它是哈代的小说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哈代的重要作品之一。

张谷若,是中国伟大的文学翻译家之一,翻译了很多世界经典名著,特别是在翻译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方面颇有建树,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完美的再现了原著的审美价值,为哈代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西方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

张谷若在翻译哈代的作品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于当时社会主流推崇的“硬译”,无论是从翻译选材、翻译策略还是翻译态度,都体现了张谷若先生的译者主体性。因此,本文将透过《还乡》张谷若的译本,结合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2 译者主体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翻译研究派,其代表人物勒弗维尔提出翻译操纵观,即译者在处理原文本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根据个人所需,有权对文本进行改写。[1]P45这一观点的提出,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译者的地位与作用,也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亦称译者主观能动性,贯穿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即翻译选材)、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和翻译态度等方面。[2]P60译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原作的审美主体,也是译文的创作主体,其理解与表达具有创作性品质,决定着译作的面貌,左右译作在译语文化中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译者主体性主要从翻译选材、翻译策略和翻译态度等多个方面体现。本文主要分析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

3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选材的影响

译者在开始翻译前,一定是先进行翻译选材,他们往往会喜欢选择那些与其自身的性格、审美、文化取向等方面相符合的作品来翻译。比如我们都知道朱生豪热衷于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郭沫若热衷于雪莱作品的翻译;闻一多热衷于勃朗宁的十四行诗的翻译等等。在翻译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各位翻译大家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选材方面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就是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选材产生的影响。张谷若先生也是一样,在选择翻译文本时,也会考虑到谁的作品与自己比较契合。

张谷若选择翻译哈代的作品,有个原因是因为两人有类似的生活经历。首先两人的家庭出身和故乡背景很相像。哈代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一个没落贵族,使他有机会了解工业革命当时农民和工人的真实生活;张谷若出生在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小渔村里,与穷苦百姓一起生活。此外,两人对待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的态度也很相像。哈代因为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以他的作品极具现实主义,主要是抨击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同时又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张谷若求学时正逢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让他有了立志报国的决心,鼓舞着他大量阅读外国书籍,学习有用的知识,报效祖国。在阅读过程中,他对哈代的乡土文学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情有独钟,开始着手翻译哈代的作品。

由此,我们可以从译者进行翻译选材的过程中,看出译者主体性的作用。

4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3]P35这表明了译者有的时候不得不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必须能够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做出取舍。所以,针对这一难题,各译者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做到既使译文没有脱离源语文化,又能很好地融入译入语文化当中。但要做到这一点,真的非常不容易!在这一努力实现两全的过程中,译者会不经意间进行“再创造”,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正如张谷若在翻译哈代的作品时,提出自己的地道翻译观,并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努力译出最令人满意的译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加注释

在阅读《还乡》张谷若译本时,会发现书中加了许多注释,整本书的注释多达452条,这是张先生的翻译的一大特点,也是他采取的翻译策略。之所以他在翻译哈代作品时大量加注,是因为原作者哈代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大量引用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中的神话和典故,还有英国民间的各种谚语、民谣,《还乡》这部作品堪称“一部英语文化的百科全书”。但原文本的这一特点,可能会造成我们中国的读者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张谷若采取了加注释这一翻译策略,他本人也非常看重注释这一工作,他曾说过:“我认为注释是翻译的必要工作,未作翻译而先要作注释。我所谓的注释,当然不是字典和词典的搬家,那是人人都会做的。我所谓的注释是针对所译的地方,解决疑难问题。”[4]P20

4.2 用四字格词语

张谷若在翻译哈代作品时,经常使用四字格词语,特别是在翻译《还乡》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格词语。他采用了这一翻译策略,特别符合我们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因为这些四字格词语在结构上短小精悍,使译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利于译者表达感情,更利于读者体会原文中想传递的感情,使中国读者更易接受与理解原文深刻意义。张谷若在翻译《还乡》的目录时,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格词语,举几个例子来体现张先生采用这一翻译策略的绝妙之处。

例1.原文:Through the Moonlight[5]P116

张译:月下赴会

例2.原文:An Hour of Bliss and Many Hours of Sadness[5]P175

张译:一响至乐半日深愁

例3.原文:A Desperate Attempt at Persuasion[5]P77

张译:山穷水尽惟余苦口

除此以外,在张谷若的译文中,还可以看到“满头蓬松”、“眉目流盼”、“鼻准端正”、“樱唇巧笑”、“含嗔凝怨”、“湛湛秋波”这些四字格的词语,非常具有汉语的语言特色。可能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些词语过于文绉绉的,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学氛围,还有读者的审美层次,结合所有主客观因素,会觉得张谷若翻译的是不错的,从这一翻译策略的运用,也可看出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4.3 使用地方方言对译

张谷若在《还乡》译文中,大量使用方言对译这一翻译策略。主要原因是《还乡》一书的创作是以哈代的故乡——多塞特郡为背景。书中的人物对话大多使用的是多塞特方言,这一情况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张谷若在翻译时,认真细致地比较了他自己的故乡胶东方言与标准普通话发音的异同,又比较了多塞特方言与英国伦敦音发音的异同,最后创造性地采用自己家乡胶东方言对译多塞特方言。[6]这一策略的使用,虽然翻译界对此争议很大,但我个人觉得译者在此处很好地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为译入语读者再现了原作中人物的语言特点,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5 结语

本文通过《还乡》张谷若译本,具体分析译者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体现的译者主体性。这一过程再次表明了翻译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不可能脱离原作、原作者、译作、译者和读者等等因素。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译者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作最终呈现给读者的一个面貌与状态,它是保证译文高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张谷若先生咋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与影响,也能够感受到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译者,是一个多么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翻译专业功底,严谨认真的翻译态度,在翻译过程中,能很好地发挥译者主体性。

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目的,让大家意识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译者主体性的受认可程度。

猜你喜欢

哈代选材方言
方严的方言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方言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浅谈依据中心怎样选材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