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耗损研究对三语保持的启示

2018-03-07李爱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三语第二语言二语

李爱凌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000)

语言耗损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语言流利性缺失(Gardner,Lalonde,MacPherson,1985)。 语言能力逐渐减弱是语言耗损的主要特点。目前的语言耗损研究主要包括一语耗损、二语耗损。一语耗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移民。二语耗损分为第二语言耗损(L2 attrition)和外语耗损 (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 Schmid和Mehotcheva(2012)认为第二语言耗损指的是自然习得语言的耗损,而外语耗损指的是学校或大学学习的语言的耗损。随着多语现象的普遍,第三语言现象逐渐增多,但是三语耗损的研究还屈指可数。

耗损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如何保持语言能力,防止语言能力进一步衰退。由于第三语言耗损的研究甚少,并且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习得有很多相似之处,该文希望通过分析二语耗损了解保持第三语言的方法。

1 目前的二语言耗损研究结果

目前的二语耗损研究涵盖欧洲、美洲、亚洲地区,非洲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无论是在母语国家由于缺乏使用第二语言而产生的耗损,还是年迈的移民在移民国家产生的语言耗损。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二语耗损顺序和习得顺序相反。

(2)不同的语言学内容(如语法、词汇、句法、语音)的耗损程度是否相同。

(3)年龄与语言耗损的关系。

(4)语言耗损随时间延长耗损比例增加的问题。

(5)防止语言耗损的策略研究。

Ribot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退化理论(the Regression Hypothesis,RH)认为语言耗损的遗忘顺序与语言习得顺序相反,也就是说,最后习得的内容最先遗忘,最先习得的内容保持得最长久。这促使人们认为高频词最先学习,使用频率也最高,也最后被遗忘。Hansen(1999)和 Hayashi(2011)的研究支持了退化假设。他们调查了日本占领密克罗尼西亚期间岛上的以日语为第二语言的成年传教士和上日语学校的儿童。他们发现语言耗损顺序确实和习得顺序相反。

对于各语言学内容的耗损程度研究,目前已发现产出性词汇最容易产生耗损,形态句法其次,语音和接受性词汇不太容易受语言耗损的影响(Tomiyama,1999)。

至于年龄与语言耗损的关系,Berman和Olshtain(1983)对5~8岁说希伯来语的小孩与年纪更大一些的小孩做了对比研究。他们发现在终止接触目标语同样长的时间后,5~8岁的小孩更容易产生语言耗损。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年龄和词汇耗损呈负相关,更大的孩子词汇保持能力更好。

对于第二语言随着接触减少而产生不同比例耗损的问题,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研究发现停止使用第二语言(法语)的第一年并没有耗损产生,但是第二年产生了15%的语言耗损。而有的研究又认为第一年没有使用第二语言(德语)时,词汇有15%的耗损,之后并没有产生更多的耗损量。Alharthi和Al-Hassan(2016)对沙特阿拉伯大学生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耗损现象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表明语言耗损刚开始发生的很快,在停止接触该语言四年后耗损速度逐渐减缓。

基于很多二语耗损研究,人们也开始关注防止语言耗损的策略问题。语言的习得和发展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使用和接触的缺乏是导致语言耗损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回到日本的双语者的研究发现,即便是每星期进行五次一小时的语言课程也无法有效地保持第二语言(Taura,2008)。周末参加语言学习班更加无法补偿语言耗损的速度(Yoshitomi,1999)。这似乎意味着每天接触目标语才能有效减缓耗损速度。如何能有效预防耗损补偿耗损量吸引了一些研究。Alharthi和Fraidan(2016)的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有利于产出性词汇的保持。Harley(1993)研究了加拿大学习法语的研究生后发现,练习听说可以成功保持第二语言。Hayashi(2011)对六篇关于日本归国学生的语言耗损研究的文章分析后做出以下结论:(1)回到母语国家后,课堂指导和课外的第二语言练习能够帮助第二语言技能持续发展;(2)如果第二语言学习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也能有效防止语言耗损的产生;(3)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能降低耗损量。

目前的二语耗损研究虽然在量上比一语耗损少,但是研究成果丰富,很有启发性。我国现在已有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现象,无论是第二语言抑或是第三语言,如何保持语言能力不受语言耗损的影响都是语言学习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二语耗损研究无疑对第三语言保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 二语耗损研究对三语保持的启示

总结了二语耗损研究的主要成果,不禁会问“这些研究对三语研究有何启示呢”?我国的三语教育主要有两个类别:一种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另一门外语作为第三语言的三语教育;另一种类别是把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第二语言,而英语作为第三语言的三语教育。这两种三语教育有其共同点,即它们的第三语言都是依托第二语言构建了第三语言的语言结构。它们也有不同点,即前者所依托的第二语言属印欧语系的英语,而后者依托的第二语言多为汉藏语系的语言,如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语、傈僳语、哈尼语、纳西语、拉祜语。

无论第三语言属于哪一个语系或语族,三语耗损研究都能从二语耗损研究中获得启发。第一,词汇在各项语言学内容中耗损比例最大,产出性词汇的耗损尤为突出。词汇是句法的重要构成成分,在语言表达中起着关键作用。词汇的耗损必然会严重影响交流。词汇的保持不仅包括接受性的背诵和记忆单词,还需要通过产出或者表达激活词汇,降低词汇的激活阈限,便于下一次的提取。

第二,产出性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既往研究已发现产出性技能比接受性技能耗损更快。一个阅读水平很高的学习者未必能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这是因为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分属于两个通道的缘故。接受性技能可通过记忆、阅读进行训练,而产出性技能需要的训练方式是表达和使用。产出性技能的训练可以包括记日记、写作、口语交流等。依据已有研究的发现,记忆过的语言内容提取困难并不是因为遗忘,而是这些内容处于休眠状态,需要不断地提取和激活才能得到保持。由此可见,应用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

第三,增加目标语的接触频率和接触内容的多样化有助于保持语言。研究发现,语言接触的减少或者不接触是语言产生耗损的主要原因,而每星期接触语言两小时甚至每星期五天每天进行一小时的语言学习都无法抵挡语言耗损的发生。降低语言耗损量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至少每天进行一小时的语言应用才能有效防止语言耗损的发生。

目前学习语言的媒介已经相当丰富。互联网上的英文网站、英文报刊、手机英文软件、英文电视电影等都可用于英语学习和保持。这些语言媒介足以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微语言环境,学习纯正的语言。

3 结语

语言耗损研究还在不断发展,随着多语现象愈加普遍,对三语或多语的研究将逐渐增加。三语或者多语耗损的研究在三语教育领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语或多语如何保持的研究对三语教育也将起到推动作用。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结合必将为三语或多语研究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加科学的解答。

猜你喜欢

三语第二语言二语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三语习得研究评述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国内外三语教育研究对西藏三语教育研究的启示
哈萨克斯坦“三语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浅议蒙汉杂居地区的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