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西方目光下》的“罪与罚”

2018-03-07刘雨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莫夫柯尔尼科夫

刘雨溪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北京 100024)

康拉德的《在西方目光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均以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为创作背景,呈现主人公由“犯罪”,“隐瞒”到“认罪”再到得到“救赎”的过程。两者皆侧重人物内心活动描写,将主人公犯罪后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和孤独感表现出来。此外,社会环境、故事情节与其他人物的设定也颇有相似之处,有学者甚至将《在西方目光下》视为《罪与罚》的姐妹篇。《在西方目光下》问世晚于《罪与罚》不到五十年,两书作者也有共同的生存时期。那么,康拉德在创作《在西方目光下》的过程中是否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两作者生前是否有过交流,他们之间关系怎样?是否真的像批评家欧文·豪所说:“没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方目光下》的写作难以想象。”

虽然这两部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差异仍然明显,侧重点也不同。乔斯林·巴恩斯指出,《在西方目光下》是对《罪与罚》的反讽,“两部作品的目的、气氛和形式截然不同”。约翰·巴彻勒认为,“前者在宿命论的基调之下表达了一种对于国家政治暴力的控诉和对于个体生存的道德关怀,而后者则以一种基督教的救赎精神贯穿始终,在对人性美德的肯定之中彰显了一种执着的宗教信仰”。由此,从《在西方目光下》中固然能窥到《罪与罚》的影子,但并不能将其视为是对《罪与罚》的简单继承或是故事情节的机械套用。

1 《罪与罚》的影子

《罪与罚》与《在西方目光下》分别出版于1866年和1911年,后者以其高度类似的情节、人物、背景设置如同影子一般“尾随”着前者。

跟《罪与罚》的主人公罗吉昂·罗曼诺维奇·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在西方目光下》的主人公基洛·希多洛维奇·拉祖莫夫也是大学里的高材生。他因告发暗杀政府官员的同学霍尔丁导致其被处死而长期背负着不为人所知的罪恶感。最后他在霍尔丁妹妹的爱的感召下因不堪忍受内心的折磨而全盘说出了真相。

如果说索尼娅·谢苗诺夫娜是照亮并指引拉斯柯尔尼科夫自我救赎之路上的一盏明灯,那么娜塔莉亚·霍尔丁则是拉祖莫夫心灵上一道十字架。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原本心地善良的大学生,他们的“犯罪”悄无声息,事实的真相也逐渐被时间的灰尘掩埋。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因自己的罪行受到惩罚。但强烈的谴责和深刻的孤独感让他们在“真善美”面前愈加不安。“罪人”们最终选择直面真相,承担后果。

除主线情节和主人公的类似之外,《罪与罚》中的一些次要人物的也可在《在西方目光下》中找到相对应的位置。拉斯柯尔尼科夫有着自己牵挂的母亲和妹妹,她们愿意为拉斯柯尔尼科夫付出一切;《在西方目光下》中的革命者霍尔丁也有母亲和妹妹,拉祖莫夫被她们视为霍尔丁最亲密的朋友,将极大的信任交给他。两部作品中“母女”组的设置几乎一致,她们的爱与信任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罪犯”的罪恶感。

此外,《在西方目光下》中的沙俄内政部书记处,T将军、米库林参谋等设置也与《罪与罚》中的C警察分局、波尔费利·彼特罗维奇和案件侦查员相对应。

两作品诸多类似并非巧合。根据胡强教授在《拒绝与认同——论康拉德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一文中的分析,对法国文学非常了解的康拉德不可能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当时法国文坛的影响,在1907年康拉德写作《在西方目光下》之前,他应该已经读过《罪与罚》的法译本。由此可见,《罪与罚》对他写作《在西方目光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2 拉祖莫夫的“罪与罚”

拉祖莫夫从“犯罪”到“认罪”的心理活动跟拉斯柯尔尼科夫十分相像。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是因为他想活得不平凡,想“为民除害”;杀死老太婆无辜的妹妹是情急之下的杀人灭口。拉祖莫夫告密霍尔丁是为自保,却阴差阳错被认定为霍尔丁最亲密的好友,伟大的革命党人。真相唯有“罪犯”自己知道,他们都孤独地背负着内心罪恶的秘密。梅尼克在《<在西方目光下>与沉默》中谈到“《在西方目光下》中的俄罗斯生活形象展示和预告的最大恐惧就是,在模仿一切和掩盖一切的情况下,真相消失于沉默,现实被抹除和置换。”

但拉祖莫夫绝不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再现。

首先,拉祖莫夫罪恶感的起源与拉斯柯尔尼科夫不同。拉祖莫夫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安分守纪、循规蹈矩地过着大学生的生活。他无亲无故,想通过自己认真学习来获得社会认可和尊敬的身份地位。但是霍尔丁的突然出现打破了他原本应该平静的生活,他为了自保“揭发”了霍尔丁,导致霍尔丁被杀。而这个事实除开俄罗斯政府,无人知晓。在霍尔丁求助他之前,两人并没有什么私交,算不上朋友;另外,根据拉祖莫夫的写过的坦陈政治信仰的材料可知他没有任何支持革命党的思想。既然他既不是霍尔丁的朋友,也不是革命党人,他向警察局告密并不能算是背叛或是出卖的行为。他的“罪”起源于一场意外。他并不似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那样犯有直接杀人罪。

拉祖莫夫想独善其身并没有错,他的不安和自责是源自他的告密无异于将霍尔丁直接送上绞刑架,他觉得自己杀了人。而之后霍尔丁的家人、革命党对他的认可和信任则一次次鞭笞着他的灵魂。

其次,拉祖莫夫受到的惩罚也与拉斯柯尔尼科夫相异。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既是犯错也是犯法,他除开受到良心的折磨还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他服苦役看似是被迫其实也是主动赎罪的过程。而拉祖莫夫的告发行为是政府支持的,与犯法无关。他所受到的惩罚却是被殴打致聋,最终在俄国偏远地区的乡村被一个女仆照顾着度过余生。既不是法律的制裁,也不是被真正的“革命党人”报复,而是在混乱的社会斗争中遭受“私刑”。

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赎罪之后重新做人尚有机会与索尼娅结为连理,但拉祖莫夫却与心爱之人隔着“弑兄”的仇恨,他们要在一起无疑难上加难。拉祖莫夫是俄国专制制度压迫和组织无序的革命党斗争中的牺牲品,他的悲惨结局更显悲凉。

3 变形的“罪与罚”

相较于《罪与罚》,《在西方目光下》体现了更多政治元素,抨击了俄国的专制制度,传达了对微弱革命力量的悲悯,表现了无政府主义者在专制与民主斗争夹缝中生存的不易。而《罪与罚》更侧重人性的善恶转化,犯罪后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刻画,渗透了浓厚的宗教意识,相信上帝能够普度众生,人可以通过赎罪来达到自我解脱。既然康拉德在写作之前读过《罪与罚》,那为何要创作一部表面与之高度相近而重心又与之完全不同的小说呢?

许志强在《拉祖莫夫的告密》一文中提出:“写一部俄国题材的政治小说,研究这个斯拉夫民族的‘心理状态’及道德意识,表达他身为波兰裔英国作家的见解和预感,这是《在西方的注视下》的创作动机。”康拉德四岁的时候就随着父母被沙皇政府流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俄国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厌恶与仇恨。他在小说中一直以英国语言教师的身份讲述着这个看似与他无关的故事,他反复强调“西方人的眼光”,其实是想将俄国的专制、革命的混乱状态与自己分离开来。他憎恶专制制度,却未必认同革命党的态度。霍尔丁草率地将自己的生命交付于一个立场不明的大学同学手中,还设置一位关键时刻醉酒的汉子作为安排霍尔丁出逃的人。这些都反映了革命党组织的无序状态和革命成功的渺茫性,所以康拉德通过拉祖莫夫之口表达了他对革命者的看法——“狂热的白痴”。

康拉德写一部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小说其过程是极其痛苦的,他一方面不得不进入到自己童年在俄国那段灰色的回忆中,一方面又极力将自己与“斯拉夫派”作家区别开来。许志强说:“康拉德素来反感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厌恶;他憎恶后者身上的‘俄国性’,那种‘野蛮、无法无天和东方化’精神”。如果说康拉德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一种要将所有的东西都倾泻而出,直到精疲力竭的写作习惯”,那他则十分肯定屠格涅夫“形式上的微妙与节制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弗雷德里克·卡尔注意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中“不断地进出于人物的内心”,而康拉德则始终保持了“一种置身于事外的旁观态度”。而梅尼克说,“尽管他很反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他仍然模仿了这个作家的作品,将《在西方目光下》的内容建立在一部忏悔性日记之上。”康拉德绝没有刻意去模仿《罪与罚》,但由于对俄国文学和作家的特别关注,“斯拉夫派”作家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因为他的排斥而发生着变形,《在西方目光下》就是这种变形的产物。

4 结论

《在西方目光下》确有被《罪与罚》影响的痕迹。康拉德在很多地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相似的思想观念,但出于对俄国政府和俄国性的排斥和阴影,他不能接受别人把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康拉德想借这部作品表明自己的立场,既讽刺俄国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社会,又将所谓的革命党视为滑稽和徒劳的一群小丑。作者想置身事外,完全以旁观者的姿态(西方目光)审视这一切,改变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常出入人物内心的状态,努力压制陀式自由热情的情感喷张,他改变了叙述口吻和写作的侧重点,甚至以“罪”产生的本质不同将《在西方目光下》与《罪与罚》区别开来,但他仍然无法抹除后者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他对好友高尔斯华绥承认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像海一样的深”。他主观上拒绝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但客观写作中又有认同他的地方。康拉德深入地了解俄国文学,关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政治、伦理和道德语境,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追求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和注重内心矛盾的生动呈现。可以说,《在西方目光下》是在《罪与罚》影响、变形下的产物。

猜你喜欢

莫夫柯尔尼科夫
它就是曼提柯尔
俄著名导演涉嫌欺诈被拘
争先
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
运用柯尔效应协助中学女生合理避经
对一个人的认识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被疑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