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花”意象探微
2018-03-07杨璐
杨 璐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40008)
一、研究背景
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这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从《诗经》开始,“鸟兽草木”这些自然物象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农业国,亲近自然是我们祖先的生活自发和情感自发,所以日月星辰、河流山川、鸟兽虫鱼、花草树木这些最为常见的物象呈现于笔端便不足为奇。这些物象从原始歌谣到《诗经》,再到汉乐府、唐诗,大多肩负着比兴、喻托之意,而不是随意出现。这些承载着某种比兴、喻托的具体物象我们就称为“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元素。诗人心中的主观情感不能或不愿或不敢借助正常逻辑语言来表述时,就会从身边环境中找到某种客观对应物(即物象)作为寄托,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意”与“象”这对主客观对应光系中,就包含着“情”与“景”的关系。因而,所谓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怀等用法,实际上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不同表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登上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是阐述了这种“意”与“象”的交融关系。当然,诗人为表“意”而取“象”绝不是随意而发的,尤其像唐诗这样高度发达的诗歌形态,“意”与“象”之间必定存在一个某种固定关系,这一固定关系能让人通过“象”大致能揣摩或感悟到诗人主观之“意”。因此,意象的生成一般有两个条件:其一,意象之间存在某种固定关系;其二,这种固定关系具有某种暗示性,这种暗示性能使人在众多信息中捕捉到意象之间的固定关系。所以,从意象出发学习古典诗词,不失为一种探索古典诗词艺术创作规律的有效方法。
“花”是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物象之一,它凝聚了祖先们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丰富的情感记忆。[2]随手翻阅《全唐诗》,发现以“花”为意象的诗句更是俯拾皆是,可大致将其概括为以下几大类。
二、以花烘托喜悦闲适的心情,对生活充满热爱和赞美之情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春发夏长秋黄冬谢,无不牵动着敏感的诗人神经,让诗人的情绪跟着它们的生长变化起伏交融。花,是蓬勃生命的体现,花的绚烂幽香让人赏心悦目。因此,很多唐诗人对花情有独钟,通过写花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珍爱,这些诗句或轻快或闲适或欢快,哪怕读者处于人生的低谷,仍能从中找到快乐,给予心灵慰藉。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爱国忧民的诗篇被誉为“诗圣”。他一生命运多舛,穷愁贫病,却始终忠君爱国、关心民瘼、热爱生命,充满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单从其几首写花的闲适小诗就能感悟到其对现实人生的执著和热爱,拳拳之心跃然。如“晓看红湿处,花簇锦官城”,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抒发了春雨润物的情感。“花”在这里滋润饱满,繁盛非常,使诗人暂时忘却漂零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心灵得到极大的抚慰。
与杜甫并称唐诗“双子星座”的李白,性格豪迈不羁,其诗如其人飘逸洒脱,多以描写飞瀑流水、高山湖海等这些雄奇阔大的意象见长,但以“花”为意象,寄托他闲适恬淡心情的诗歌也有不少。如《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此处桃花逐流水自开自落并无悲喜,是诗人悠闲自适的情绪写照。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四十六才中进士,前人评价“郊寒岛瘦”,其诗歌多苦思深虑寒气逼人,但仍有用“花”这充满欢喜色彩的意象形容进士登科后喜悦得意之情的诗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看尽长安花”形容此刻兴高采烈的心情,那春风已然不是春风,而是皇恩之喜,“花”也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繁花,也是诗人眼中锦绣前程得以实现的喻托。
白居易也善于赏花,是用“花”寄予闲适生活的大家,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几联诗句都极为工稳,构思巧妙,语言活泼风趣,用“花”代指春天,表达诗人寻春、爱春、惜春的喜悦心情。
三、以花喻美人、青春及美好时光
这类诗多表达美人迟暮、韶华即逝、世事无常的沧桑之感,充满惋惜、感伤情调。
初唐诗坛上,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情调感伤却不颓废,风格清丽婉转,曲尽其妙,被传为名篇。首句“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以“花”喻托大好春光和妙龄红颜,满城桃李花开,却笼罩青春只一瞬的凄凉之气。如果说这两句的桃李花只是一种暗示和寄托,那么诗中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便直接把“花”与“人”做了紧密的联系,表达诗人对青春红颜和美好时光的眷恋,是一曲青春的赞歌,生命的咏叹调。[3]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看似疑问,却是反诘,多少美好时光就是在夜里一场春梦中悄然滑过,淡淡的怜惜、惆怅和感伤拨动心弦,瞬间可达象外有意之化境。[4]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是一首充满民歌色彩的爱情诗,勾勒了一幅桃花绚烂、江水长流的画面,但抒情主人公却将桃花短暂的花期与爱恋的不持久联系在一起,用花红易衰情感易逝来衬托青春之短暂,真所谓“悲凉之雾,遍被华林”[5]。自古情痴是诗人,李商隐善于用“夕阳”“晚晴”“残花”这类意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诗人虽醉仍不忘对“残花”的追赏,其惜花、爱花的迷醉之态毕现。
四、寄托家国残破,山河变迁,繁华不再的沧桑之感
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人春天经过宜阳,被眼前荒凉冷清的景象所触动,曾经的满树芳华空自漂零,游人如织的胜地空余惆怅,安史之乱导致的破败山河和衰微国事令人叹惋,诗人忧国忧民的伤世情怀毕现。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来代表繁华茂盛,然而在家国破败的情景下,由于诗人给予了它感时伤世的普世情怀,故花亦有情,这是“花”与“人”情感交流,互为慰藉,感人肺腑。
五、渲染离别气氛,表达对亲友和故土的思念之情,进而抒发羁旅宦游之感伤
唐王朝的开放发达、文人士子的漫游之风、安史之乱等历史背景使得唐诗这类充满离情别绪的诗歌尤为丰富、真切、感人。将花草树木作为意象来抒发离别相思、故土情深、羁旅离情的诗句非常多,其中“花”因其花期之短暂与人们聚散匆匆的特点相似而被诗人广为应用。
高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且官职不断擢升,到处为官,离别更是家常便饭,如对友人充满安慰与鼓舞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此外,高适还善于用“花”抒发怀乡思亲之情,《人日寄杜二拾遗》是高适任蜀州刺史时寄怀杜甫的佳作,是他乡遇故知后安慰朋友和寄托羁旅思乡之情的含蓄表达。前面两联“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杜甫意气相投,交往密切,此处“梅花”满枝,热烈开放,却与“断肠”相应,反衬花艳人悲之感,颇有处境之悲,不遇之憾。以至于杜甫在十余年后重读此诗还“迸泪幽吟”“泪洒行间”。
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他送客人到湓浦口,与京城流落于此的歌女相识,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其中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就用“荻花”渲染送别的悲凉气氛,为下文表达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及自身的失意奠定了感情基础。
六、结语
“花”这一文学意象在唐诗里大放异彩外,在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中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红楼梦》就是一部以花为意象的抒情小说,《葬花吟》、海棠诗社、醉眠芍药茵、群芳夜宴等著名情节,无一不以花为喻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和抒发情感。总之,“花”这一具有多义性的文学意象,给人带来了多方面的审美感受,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
[1]思履.四书五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48.
[2]何小颜.花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
[3]赵慧文.中国历代咏花卉诗词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238.
[4]彭庆生,张仁健.唐诗精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6.
[5]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七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