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孙过庭在《书谱》中的书法学习思想

2018-03-07王红鑫

文化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正孙过庭书谱

王红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从唐至今,有无数的学者对《书谱》进行了学习与研究,莫不将其中思想奉为经典。作为书法史上的代表著作,《书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指导着后世书学者的书法。本文将着重探讨关于《书谱》中的书法学习思想与方法,以期为书学者提供学习思路和研究方向。

一、书法学习的根本

“人欲走先学立”,学习书法同样如此,掌握书法之本,方可有提笔之力。书法之优劣并非片面地指其笔法的技巧和点画的功力,更重要的在于写者的本质与心性。因此,张怀瓘在《文字论》中云:“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1]而书法本质在于修身务本和古质今妍两个方面。

(一)“君子立身,务修其本”

《论语》中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孔子认为,君子需要致力于树立其本,根本确立后,“道”自然产生。孙过庭也持同样看法,认为学习书法之时,其根本的树立极为重要,不同品行、不同风格之人,书法之中所流露的风韵自然不同。好比欧阳询之书法,其字圆正,气力纵横,《书段》中曾评价“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犹精”[3],而此书法风范的形成与其少年之时的惨痛经历密不可分;“诗仙”李白,其为人豪放不羁,随歌随舞,其书作自然字字豪壮且潇洒飘逸。书法乃写者意志的体现,会最大限度地表达其情感、思想和品质,因此俗语常云:“字如其人”。而书法根本的树立在于立身,“立身之基,在于其孝”。《说文解字》中有“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4]本,是指草木之根,木有本源,物有其基;而人之渊源自然为孝,《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提到“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5],而孝亦为书法之本也。

观“二王”之书法,张怀瓘曾云:“子为神骏,父得灵和”。[6]二人虽称不上并驾齐驱,但也各有特色。孙过庭却提出“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7]的观点。孙过庭并非单纯地对二者书法境界进行评价,而是指王献之为人之根本。谢安曾问王献之,他的书法同其父亲王羲之的书法相比较如何,王献之竟回答“故当胜”。古人以忠孝立身,《史记》中也有“里名胜母,而曾子不入”[8],而王献之竟违此德孝,因一时的自尊心而自称胜过其父,这不仅是违背事实,更是违背孝道的。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9],孝之目标在于扬名后世,荣耀彰显父母,但王献之却忘其根本。孙过庭格外强调:“书法之上,在于修身,欲想修身,先重其孝,孝乃本源,体现于字。”

(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云:“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0]孔子认为朴实与文采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彰显君子之品德,而“文”与“质”的配合与掌握却极为困难。“文”之一字,在《说文解字》中为:“文,错画也。象交文。”[11]文本是花纹、纹理之义,《说文解字序》中也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的说法。孔子认为纹饰与文采一旦重于朴素与本质,就会显得虚浮;反之,质朴过重,又会产生粗野之感,只有二者配合才会呈现理想状态。孙过庭采取这一观点,认为书法之中,同样需要文、质配合。所谓“古质而今妍,质乃古之底蕴”,世代相以继承,但妍却为时代产物,因为时代转变而意义不同。文字初生之时,是用于记事并不为追求美观,只因来源于生活所需,《说文解字序》中也有文字乃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依类象形,形声相益”的说法。[12]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意义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继承与发展,这是既规律,也是必然。因此,质与妍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而不可泥古,需达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3],顺应天时,适应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文质彬彬。所以孙过庭在书法之中强调“古不乖时,今不同弊”[14],将古时之质与今时之妍恰到好处地相互结合,这是书法创作的根本。

学习书法之时,书法技巧、书法工具与书法临摹等并不是影响书法作品优劣的重要影响因素,书法的根本在于“立心”,孔子云:“绘事后素”。[15]人之善恶在于其本,书之优劣在于其人,白纸绘画方可显其珍贵,孝为根本方可写出佳作,树立正确的君子之本,以孝立身,以质立根,以妍立今,“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6]

二、书法学习的本源

完美的书法在于“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17]“执使转用之际而心手合一,从心所欲之时已是了然于心”,但若想达到此种境界,则极为困难。

(一)“窥其根源,析其枝派”

朱履贞云:“东晋以后,书学衰微,悯学者无师,茫然莫知领要,粗疏偏见,窒碍不通。”[18]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传承愈加困难,且书法之精髓,难以用言语所传授,使得学者在书法创作上更为迷茫。殊不知,书法之源,乃是承古传今,“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19]学习书法固然需要继承前人、临摹真迹,但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书法之理。所谓“心手合一,同源异派”,下笔之时讲求心手双畅,心动笔随,将思想情感寓于笔中,以笔为媒介,纸为载体,使得内心情绪有所表达,这就是孙过庭所说的心手同源。书法在心而运笔在手,所以不同之人所写之字必然不同。“执使转用”也是如此,虽方法与形式不同,但皆是由心而发,由笔而写,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所谓“情动形言”[20],心中有情,则下笔无滞。若是将书法僵化,一味地效仿古人而墨守成规,失去其自有的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这便是文字的退化。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1]盲目地追求前人准则,忽略今之风格,只知传承成说,而不创立新说,必然会走向灭亡。优胜劣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之中,才不会被历史所淹没。因此,孙过庭提出“举前人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析其枝派”[22],将书法渊源进行总结与归纳,不拘泥于时代背景和环境因素,反而深入探究书写之渊源,真正做到了继承与发展。

(二)“五十知命,七十从心”

《论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3]少年之时树立目标,而后致力于其中,随着时间的增长,见识增加,心态也随之改变,从摇摆犹疑到顺天知命,而后明辨是非可随心所欲。知识的沉淀和生活的经历会使人成长、蜕变,学习书法也同人生一般,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深化的过程。学习书法大致有三个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24]第一阶段,仿若人生由少到老一般,最初学书,热情有余而规矩不足,因此不能讲求个性,而需要注重基础。书写之时的笔画规范,结构分布务必中正,如若基础不牢,分布不明,点画不正,则书法不正,背道而驰。第二阶段,规矩谙于心中,在其之上,追求风格特性,不被框架所束缚,寻找自己的书法之道。书法需要灵动和创新,避免不活过滞。第三阶段,书法再次归于平正,却并非最初的“平正”。此时书写者技巧与情感已达纯熟,书法之中也带有自己的风格面貌和特色,再次回归“平正”,是为了寻找书法之中最初的本质,使其不至于过狂而俗。如孔子所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5],虽然看似洒脱不羁,不在规矩之中,但其本质却未出方圆之外,贯通法则。

三、书法学习的要点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6]真正的书法需要长久地练习,一笔一划之间都尽显写者之功力,因此从未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之人。

(一)“傍窥尺牍,俯习寸阴”

《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7]书法之绝,需要长久的熏陶与揣摩,如璞玉一般,只有精心打磨后,才能更加完美无瑕。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8],孙过庭也同样如此,年少之时,便注重书法方面的学习,继承前人之法规,思考书法之精髓,经过二十多年的钻研,仍为之而不懈努力。书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钻研和学习。《周易》亦云:“履霜,坚冰至。”[29]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书法更是如此,长久的练习,自然会达到“心不厌精,手不忘熟”[30]的结果。细致地研究与观察,将书法的点画之别、波撇之间、衄挫俯仰融于自然、融于笔下,使得一画也有鸟兽之姿,一点也含自然之奇。唐太宗《论书》云:“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31]学习之道,学而不得者,未之有也,只有心中懈怠,而不能专精之人,这一观点为学者所推崇。

(二)“择善而从,多见而识”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32]学习书法之时需要有所选择,古人作书,常有“托古”之法,使得书法作品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因此,在选择之时,要格外慎重。王羲之在书法之中将古质与今妍相结合,将情感与技法相贯通,这正是孙过庭所追求的异质而同妍,心悟而手从的境界,也因此,其书法为历代学者称赞和学习,更是将其视为奋斗的目标。此外,在择善而学后,还需要不耻下问。学习书法之时,最忌不知而假知,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3],承认自身的不足,坦诚地面对学习,才会使人进步。可惜能做到此点之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谈论书法之时莫不是纸上谈兵,徒有外表,而迷其内理,就算有所评价,也不过是人云亦云,由此使得大部分书法佳作被束之以高阁,而后消失于世。反之,那些乖舛湮讹之作却南北流传。不懂则问,虚心求教,以此而学,方为正途,正如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4]。

《书谱》作为孙过庭书法理论的总结,为书法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中学习书法的方法和思想,更是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方向。书法之本要先修其身,立人立本,古今会通,书法才能浩然正气而不倒;书法之源,心手相通,循序渐进,书法才能尽情达意而不僵;书法之要,内重理论,外重勤奋,才能学有所成。将其根本与其关键掌握手中,自然可有佳作,此乃《书谱》中论述书法思想的意义所在。

[1][3][6][7][14][17][19][20][22][24][30][31]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209.191.151.124.124.125.126.128.128.129.129.120.

[2][10][15][16][21][23][25][28][32][33][34]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57.2479.2466.2458.2481.2461.2461.2461.2483.2462.2532.

[4][11][1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114.182.316.

[5][9]阮元.十三经注疏·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45.2545.

[8]司马迁.史记·邹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2478.

[13][29]阮元.十三经注疏·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18.

[18]朱剑心.孙过庭书谱笺证[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27.

[26]荀子.荀子·劝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

[27]阮元.十三经注疏·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0.321.

猜你喜欢

平正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七)
摘《书谱》孙过庭句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孙过庭《书谱》
学习书法“分布”三阶段
走进孙过庭书法三段论的世界
赵孟頫平正书风浅析
孙过庭今译三
遵义县委离退局到平正乡开展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