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2018-03-07陆德彪尹军峰

中国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芽叶名优机采

陆德彪,尹军峰

1.浙江省农业厅,310020;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鲜叶采摘是茶叶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传统人工采茶,特别是名优绿茶采摘的人工消耗占整个茶园管理用工的60%以上,是茶叶生产中劳动力消耗最多、劳动强度最大、活化成本最高的农事作业。国外开展采茶机研究和使用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及前苏联,又以日本研究最为深入,并且已完全普及应用于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提高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机械化采摘已成为世界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机械化采茶研究与应用现状

1.机械化采茶发展历程

我国大宗茶的机械化采摘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并从1955年开始研究采茶机,这与日本和前苏联开始采茶机研究的时间几乎相同。1959年,采茶机的研究正式列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并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采茶机现场评比会,浙江、安徽等省的40多种采茶机参评。1965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电动采茶机组项目通过了国家一机部鉴定。

在农业部和浙江省农业厅等的组织下,20世纪80—90年代,浙江等茶区的大宗茶机采取得成功。至2014年底,全国采茶机和修剪机拥有量分别达到10.19万台和36.22万台,其中浙江省采茶机、修剪机拥有量分别为10321台、37558台,机采面积超过4万hm2。目前,茶树机械修剪已基本普及,珠茶、蒸青茶等出口大宗茶采摘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2.大宗绿茶机械化采摘的主要成效

近30年的实践表明,出口大宗茶机采优点突出,效益显著。

(1)提高功效,增收节支

经1988—1991年浙江省规模示范应用表明,机采绿茶比手采降低采摘成本53.6%,提高工效15.4倍,鲜叶质量提高1个等级,每亩收益增加178.9元。如果计入招聘采茶工所需的旅差费、误工补助费、后勤管理费等间接采茶成本,机采的节本效益更加显著。实践表明,机采已成为稳定出口大宗茶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

(2)适时采摘,保证品质

目前使用的采茶机均为切割式采茶机,虽然机采芽叶损伤多、不整齐、净度差,但能够适时采摘,保证鲜叶品质。采茶机不能对每一个被采的芽叶进行选择,但能使原料整体品质(即档次或等级)一致,这是机采能提高鲜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原因所在。浙江的机采试验显示,机采芽叶完整率为65%,手采为50%;机采单片叶占11%,手采占20%;机采老梗老叶占8%,手采占9%;机采鲜叶的新鲜度明显比手采高。机采鲜叶加工的出口成品茶可比手采提高1个等级。

(3)减少漏采,增加产量

手工采摘茶园因劳力缺乏等原因,萌发的新梢该采的没有采下或者根本没有劳力采摘,鲜叶老在树上,而造成漏采,严重影响了茶园的产量。研究结果表明,机器采摘能使树冠面上的新梢几乎全部被采下,漏采率仅为3.5%左右。因此机采能有效降低漏采率,增加芽叶采收量,从而提高鲜叶产量。同时,机采茶园新梢密度增长较快,如修剪得当,肥培水平跟上,可增加单位面积芽叶的采收量。此外,机械化采茶的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3.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示范推广工作取得进展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内不少绿茶产区已先后开展了名优绿茶的机采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厅联合组织完成了多个名优茶(优质茶)的机采研究课题,将茶叶机采机制列入浙江省种植业“五大”主推技术,建立了毛峰形、颗粒形、长炒青、扁形等机采名优绿茶示范样板,组织了一系列现场交流会等。目前名优绿茶机采技术示范应用日益扩大,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如丽水市遂昌县的香茶、绍兴市柯桥区的日铸茶等均已实现了机采技术的规模应用[1]。

二、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必然性

当前,我国名优绿茶已成为绿茶产区的主导产品,绿茶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和得益于名优茶。以浙江茶区为例,2016年全省茶叶总产量17.2万t,初级(农业)产值15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为7.7万t和125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44.5%和80.7%。随着采茶劳动力日趋紧缺,“采摘难”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生产企业对革新采摘方式的需求极为迫切。推行机械化采摘已成为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名优绿茶传统手工采摘已难以持续

(1)名优绿茶生产严重依赖于手工采摘

我国名优绿茶品质优异,风格各异,但都有严格的外观特征,对鲜叶质量的要求极高,采摘细嫩、芽叶均匀一致是大多数名优绿茶鲜叶的基本要求。鲜叶采摘质量的好坏已成为影响名优绿茶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因素。手工采摘具有很强的感官判断的敏感性、灵活性和选择性,能对各种茶类标准芽叶的大小、老嫩和采留比例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掌握。正确的手工采摘,能保证鲜叶质量,实现采养兼顾的目的,但存在劳动强度大、采摘功效低、活化成本高等问题。

(2)采摘劳动力缺口日益增大

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日趋紧缺。由于茶叶采摘的季节性很强,采摘作业时间短,尽管采茶的日工资并不一定低,但一个茶季的采工收入总量并不多,加上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因此采茶对外出打工者无多大吸引力,造成茶区普遍出现采茶劳力紧缺、鲜叶采摘质量不能保证的情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采茶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3)受“采茶难”影响,企业效益和产业发展均受到显著影响

企业为寻找并留住采茶工,纷纷提高采摘工资和采茶工待遇,采摘工资由前几年的每天100元左右提高到150元,甚至更高。即便如此,相当一部分茶场还是请不到足够的采茶工,在春茶生产洪峰来临时,时常会造成大批茶叶不能及时采摘,既影响了名优绿茶正常生产,又浪费了宝贵的鲜叶资源。

2.机械化采摘是中低档名优绿茶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茶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内大宗茶机采的成功实践看,机械化采摘是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当前推进中低档名优绿茶产业提档升级、节本增效和规模生产的现实途径。

(1)符合茶叶生产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作业的名优绿茶向机械化、规模化、清洁化生产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要保持名优绿茶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机采已是必然选择。

(2)能有效解决劳动力不足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业已证明,出口大宗茶机械采摘有显著的提高工效、节本增效的效果,能有效解决采工不足的问题。同时,机械采摘可有效安排采制劳动与时间,充分把握最佳采摘期,保证鲜叶新鲜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并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和茶园管理,有效减少“漏采”和“失采”损失。

(3)可推动名优绿茶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化水平

机械化采摘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除了节本增效效应外,还将推动企业改进加工工艺、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提高茶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实现路径

机械化采茶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协调推进。

1.种植要满足机采作业需求,做到农机农艺融合

目前选择性智能采茶机暂时无法实现突破,要实现机械化采摘与传统加工技术体系的有机衔接,只有走“机艺配套”和技术系统集成的路径[2]。

(1)建设标准化机采茶园

机采茶园宜选择平地、15°以下缓坡或等高梯地,长势良好的条栽茶园,推荐株距30cm、行距150cm。茶树品种以发芽整齐、生长势强的无性系良种为宜。机采茶园树高应维持在60~80cm,行间留有15~20cm的操作道,每隔50m左右设一人行通道。同时,茶园要加强肥培管理。

(2)培养标准化机采树冠

机械采茶对茶树树冠有特定的要求,机采的效率、机采鲜叶的质量,乃至能否进行机采均与树冠状况密切相关。机械化采茶要求茶树的采摘面平整划一,树冠有特定的、规格化的形状,新梢生长整齐、旺盛。因此,对树冠要进行精细修剪,培养高标准的树冠。树体改造包括增强茶树长势和塑造树冠两个方面,对树龄较大或长势较差的茶树,要通过重修剪等方法更新树冠、增强树势后才能改为机采。

(3)提高机采作业技术

目前,在出口大宗茶生产中以落合、川崎采茶机械为代表,它们是根据出口大宗茶要求设计的。与出口大宗茶相比,名优绿茶加工对鲜叶原料有许多特殊的较高要求,如鲜叶较细嫩、较匀整等。因此,简单地将现有采茶机及使用技术套用到名优绿茶的采摘上,是不合适的。从长远来说,要改进现有采茶机械性能,研制适合名优绿茶机采的新机型。但从当前来看,重点应是根据机采目标产品对鲜叶的不同要求,研究提出最佳机采适期、机采方式和机型,并加强机手培训,提高使用技术水平。

2.精制机械要满足生产需求,实现机采产品初精制结合

鲜叶大小、老嫩和长短不一,是机采鲜叶最显著的特点。在改进加工工艺,优化杀青、干燥等技术参数的同时,重点是研发和推广鲜叶处理(分级)、在制品处理和毛茶处理(分筛、风选、拣梗、色选等)机械设备。通过采后设备处理,达到既满足机采鲜叶的加工要求,又符合名优绿茶品质特征的目的。

3.产品标准要对接机采特点,创新名优绿茶品质评价体系

(1)科学定位名优绿茶及其质量

名优绿茶机采既有技术问题,更有认识问题。什么是名优绿茶?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和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但是,名优绿茶不等于越细嫩越好。对于名优绿茶原料的选择标准,各种茶有不同的要求。某些名优绿茶要求原料细嫩,并不意味着所有名优绿茶均要采用细嫩原料制作,也不意味着细嫩茶就是名优绿茶。笔者认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应重视和把握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片面注重芽叶形态的细嫩,转到“淡化”细嫩,侧重芽叶的天然内质;二是从片面注重产品外形,转到注重茶叶内质和产品风味特色上来;三是从片面注重产品个性和小众化,转到注重产品标准化和大众化上来[3]。

(2)修改完善采摘和评审标准

茶树鲜叶中的有效成分不是芽叶越细嫩越丰富(如单芽),而是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为优。如把名优绿茶鲜叶标准确定为产量占多数的一芽二三叶展,就能为机采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留下空间,这部分鲜叶发育比较成熟,内含有效成分丰富,具有加工高品质茶叶的条件。同样,名优绿茶评审标准也应按照“轻外形、重内质”的要求作相应调整,如降低外形评分权重。在鲜叶嫩度相同的条件下,以内质好的为优;在内质相同的条件下,应以鲜叶嫩度低的为优,因它性价比更高。

(3)积极引导绿茶品饮“茶水分离”

创新绿茶冲泡与品饮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应用“茶水分离”方法,有利于名优绿茶向更重内质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机采名优绿茶的发展,也是当前绿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各地应积极探索。

4.促进种植加工专业分工,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机械化采茶是规模生产,必须与茶园种植、茶叶加工的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在当前我国茶区特别是名优绿茶主产区茶园经营集中度较低,名优绿茶加工机械“小(微)型化”的情况下,要有效推行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必须对茶叶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引导茶园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的专业化分工,为机械化采摘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基础。

[1]陆德彪,潘建义,马军辉,等.优质绿茶机采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以丽水香茶为例[J].中国茶叶加工,2015(2):36-40.

[2]陆德彪,应博凡,马军辉.浙江省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茶叶加工,2016(1):11-16.

[3]毛祖法,陆德彪.论名优茶的机械化采摘[J].中国茶叶,2006,28(3):4-5.

猜你喜欢

芽叶名优机采
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应对茶园春季霜冻害的减灾新途径
——霜冻芽叶产品研发思路与实践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长沙市三种名优虾类池塘养殖研究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衰老茶树如何重修剪
群体种茶树紫色芽叶的信阳红茶适制性研究
富一方百姓,造一片蓝天,创名优品牌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