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体位分娩对分娩效果及产妇舒适度的影响

2018-03-07

关键词:体位产程例数

许 娟

(张家港市澳洋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0)

在分娩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分娩体位,例如坐位、侧卧位以及仰卧位等[1],对分娩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为了研究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分娩效果及产妇舒适度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产妇,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n=50)。本次研究患者均无精神类疾病且均为足月妊娠[2]、头位、单胎的产妇。对照组50例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8.76±3.18)岁,孕周时间为38周~41周,平均孕周时间为(39.03±2.18)周。实验组50例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0~33岁,平均年龄为(28.71±3.22)岁,孕周时间为37周到40周,平均孕周时间为(39.22±2.28)周。

1.2 方法

对照组选取传统体位分娩,实验组患者进行自由体位分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宫缩情况选择体位,主要包括前倾体位以及坐位和侧卧体位等,助产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宫缩以及胎心因情况。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娩结果对比

经过对应的体位分娩后,对照组患者中,剖宫例数为28例,实验组患者中,剖宫例数为16例。可得,实验组患者的剖宫率总例数为16例(32.0%)显著少于对照组剖宫例数为28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第二产程的疼痛评分为(4.09±1.86),对照组患者第二产程的疼痛评分为(7.21±2.0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满意率例数为48例(96.0%)显著多于对照组满意例数为41例(8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娩结果比较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s)

组别 疼痛评分 舒适满意度(%)对照组 7.21±2.07 82.0实验组 4.09±1.86 96.0 P<0.05 <0.05

3 讨 论

分娩即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较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分娩结局和产妇以及胎儿安全[3]。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临床上对于产时体位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在分娩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分娩体位,例如坐位以及仰卧位等,对分娩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自由机体即以患者的个人意愿和实际宫缩情况进行选取体位的方式,可根据患者的舒适情况变换体位,降低患者的疼痛[4],加速分娩过程,帮助患者调整分娩需求,降低剖宫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选取传统体位分娩,实验组患者进行自由体位分娩。经过对应的体位分娩后,经过对应的体位分娩后,实验组患者的剖宫率总例数为16例(32.0%)显著少于对照组剖宫例数为28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第二产程的疼痛评分为(4.09±1.86),对照组患者第二产程的疼痛评分为(7.21±2.0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分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推广意义。

[1] 马银芬.地塞米松联合过氧化碳酰胺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1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909-911.

[2] 王 娴,徐世琴,冯善武,等.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56-858.

[3] 潘 敏,雪丽霜,陈 悦,等.体位干预及采用分娩辅助设施对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155-157.

猜你喜欢

体位产程例数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