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8-03-07杨世杰
杨世杰
(包头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病情严重,有着很高的死亡几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对于此病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介入治疗措施由于其疗效佳,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直接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不断升高。但是,和再灌注有关的心律失常仍然时有发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成为临床上的重点研究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介入治疗前先为患者静脉输入胺碘酮,能够显著降低治疗后各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实施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资料,并且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实验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为54.3岁,梗死部位主要为:广泛前壁梗死或其它;对照组男l2例,女13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为53.5岁,梗死部位与实验组一样。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常规为患者静脉输入胺碘酮,时间至少在24小时,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介入治疗前不输入胺碘酮,只是常规口服药物。在进行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口服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主要用药措施为:胺碘酮静脉首剂负荷量为3~5 mg/kg,药物充分稀释后10 min内为患者静注,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l5~30 min之后或者是以后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重复加用1.5~3 mg/kg;静脉维持量在注入负荷量之后就可以开始,开始剂量为1.0~1.5 mg/分;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减量应用。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24小时之后,再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自介入治疗开始至术后24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各型心律失常;接18导连记录术后4 h、8 h、24 h内心律失常发生率;要严密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介入治疗后24小时内(4 h、8 h、12 h、24 h)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ICU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通常病情危急,并且具有多年的循环系统疾病史,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其中绝大多数为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率较高。有关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特别是伴有不稳定血流动力学表现的患者或者是有发展为室颤倾向的室速,病情凶险,可在短时间内致患者死亡。目前介入治疗措施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死亡发生率,大大降低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是心肌缺血再灌注初期的灌注性损伤也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经过研究表明,在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前为患者应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以提升疗效,预防发生心律失常。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介入后24小时内出现心律失常情况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实施介入治疗前为患者输入胺碘酮,能够减少各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吕 蒙.预防性应用胺碘酮防治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8):481-482.
[2] 饶国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