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3-06杨仲好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构建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杨仲好

摘 要:从新课标的出现以及教育人员对新课标的不断学习和深度掌握可以得知,这不单单对讲授语文课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希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为起点,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即:自己学习的本事。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对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以前的旧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课堂内容老师一遍一遍地机械地去重复,学生都忙于低着头,不停地记笔记,哪有思考的时间,最后使得学生的懒惰,不愿意主动思考。而思维导图,顾名思义,用图画来帮助引导思维,并且可以让书写变得更加有效率、更加简单。让学生不再忙于“疯狂书写”,释放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时间,让学生有精力按照老师的指导。由一个树干作為基础点,以树枝的方向做放射性思考,使各位学生都能被激发出灵感,于是,联想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就诞生了。这里就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以下阐释,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参考和策略。

一、思维导图,让文本解读“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无论在生活积累还是在知识积累上都基本处于最浅层,有时候面对文章中的抽象描述,小学生除了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研究,无法自己鉴别,只能全部接受。这样会导致很多没有用的信息摄入,降低了阅读效率,并且很难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与其这样,不如用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图片、短语、词组来解释,事半功倍。其实,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篇文章如果画成思维导图,那这个图就是该文章的精华。如:执教人教版高年级课文《梅花魂》的情况下,指引学生可以以内容为起点展开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阅读。于是课上收到了两名同学分别用“梅花魂”以及“外公三哭”为核心画出的思维导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点并不一样,不过最后都一样表现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思维导图的绘画,学生展现出了自己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章,创造出了风格各异的导图,阅读同样的文章就有各自不同的收获。

二、思维导图,让复习整理有图可索

大量并且零碎的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很可能会产生混乱和不正确的认识。然而导图可以用来“整理和打包”。也就是说,从中心辐射出来的各种知识通过节点连接在一起,关键点的合并,或者分支的整合,又能帮助梳理重难点。把知识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串联。例如:在人教版高年级《桥》这节课来复习时,学生可以用文本的三个重要点:桥、水、人(老汉)。以字到句,以句子到段落,以段落到全篇,全部加以提出和融合。整理合并重点词,多条分支合二为一。在此之上,把自身的领悟也加之其中,形成了全面的链条和网络。画图记忆方法变成了学生最爱的“大法”。用不断整合分支,把文章形象的转变为图形,重点难点中心之间的关联显而易见,以后再提取也会比正常的方法节省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不再为记忆、背诵发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思维导图,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由新课标可知,目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主和创新,其实这同样是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图中的五颜六色、有意思的标识符、形象的图形等,会刺激左半脑的逻辑中枢,同时激发右脑管理创造的神经区域,大脑两半球一起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潜在的真正能力。例如:讲授人教版高年级作品《桥》中,在讲到最后两节,文章十分精巧奇妙的安排使文章的欣赏者,惊叹不停:其实老人与年轻人是爸爸和儿子的关系。这使得文章的悲的色彩更加加重了一层(为了救村民,父子已经被洪水冲走)。学生彻底地陷入了对老汉的敬佩和感动的情绪中,文章到此结束。但老师觉得这个文章还可以有继续的可能。现在学生的感情和思维都在文章中穿梭,老师用母亲给这对父子祭奠为契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当危机已经度过了,此刻出走的村民们已回来。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想象一下这个时间人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于是老师拿到了在讲授《桥》后做的图。老师从图中发现学生有了新的创造,学生认为人们会来到这座桥,叫村长将三个时代的代表分开来选:老年人、年轻人和儿童,并且把这位母亲独自摆出来,这表明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老头子、儿子,你们走得光荣,走得值得。乡亲们永远记得你们!”此刻,我们感受到了不仅仅是不偏袒私情、帮助别人再帮助自己的老汉,还看到母亲的高尚品德。在如此的有意义的情景中,学生做到了由画图预习、理解文章的阶中级时期创新产生新图画飞跃时期。进而将知识的积累和技巧的运用得到了更好的锻炼。锻炼了学生的连贯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超越了文字,超越了学生本身。

思维导图是一种刚刚兴起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它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对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我们需要直观、具体化帮助学生引发自己的潜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是今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策略之一,有了它,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会变得更加容易,甚至会充满乐趣和快乐。

参考文献:

[1]陈建霞.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5):148-149.

[2]俞渊.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6):123-124.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构建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