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引领课程 评价助推指导

2018-03-06胡婷婷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义工苏州市家校

胡婷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深知:“培养孩子成长,是家长、学校、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对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实施总体情况

學校作为太仓市“五星级家长学校”,一贯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改变以往碎片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利用项目引领、课程推进,用评价助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更加有效地开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校有幸成为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参与了“学校家庭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学校围绕建立相对完善的家庭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目标,探索了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的适切性评价,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和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评价,主要探索了家庭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如何克服不利因素,体现家庭教育课程特性,让课程效能在多元化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是我们在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探讨的内容。

二、在家庭教育项目引领下的学校家长教育指导工作

1.健全组织,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引领方向。家庭教育项目研究团队,具体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参与。学校尽可能地让更多的教师参加“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使专业的骨干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2.知识储备,为项目实施积淀养分

组织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研究成员学习《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课题总方案》《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化项目学校子课题简介》《家庭教育课程家长读本》。参加项目活动,学习兄弟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课程评价研究的先进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

3.专题研讨,完善课程教学评价细则

开展家庭教育项目专项研讨,研究年度目标的开展情况,落实研究任务,分析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完善实施细则。在项目活动中得到家庭教育专家和领导的指导,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方向。

4.利用评价体系助推学校家庭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1)家长学校授课,提高育儿水平

在家长学校授课中,组织家长、教师认真参与、认真记录,按照家庭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做好过程评价。学校举行灵活多样的家长学校集中授课,各班根据需要举行小型家长授课。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向家长传授育儿方法,安排教子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2)家长进校园,近距离家校合作

学校邀请家长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传统文化节”等活动。举行家长半日开放、亲子团体辅导、家长接待日、心理咨询服务等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参与教育管理,同时也邀请家长进课堂授课,开展“聆听窗外声音”活动。

(3)家校主题活动,丰富指导内容

用好苏州父母APP、《家庭教育读本》、苏州网上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家庭教育微课程,“修炼”家长涵养;利用悦读管理平台,有效推进亲子阅读;以“电子班牌”“家校帮”平台,使家校联系零距离、全方位沟通;学生家庭好习惯养成,让育人目标在家庭落地生根;“我们的节日”活动的开展和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探究活动,将学校的育人理念在家庭中传播。

(4)家长义工,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成立了家长义工组织。家长义工除了每天轮流护送学生上学外,还积极参与到了学校运动会、传统文化节等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学校举行家长义工座谈会、表彰活动,在校园醒目处布置家长义工宣传墙。

(5)专家引领项目合作,优化三结合教育

与太仓市巾帼心理协会合作,开展系列亲子心理团体辅导,邀请了太仓市心理协会会长王维英教授分别给学生和家长作团体心理辅导;与同力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项目,通过设置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对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6)家访,让家庭教育指导更有温度

精心组织,全体动员;专题培训,有效指导;分组行动,确保时效;注重反馈,及时总结。在活动中仔细了解受访学生情况,用心倾听家长的心声,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策略,征求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7)教师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多元指导平台

党员教师走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行动。特别就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作现场指导。学校多次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向居民赠送家庭教育杂志、书籍,热情地解答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困惑,受到了社区及居民的欢迎。

(8)探索家长评价,聚焦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

学校探索合适的家长“修炼”评价及内容,帮助家长由合格到优秀再到卓越的成长。探索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课程培训的评价办法,评选“教子有方”榜样家长。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和论证家庭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更好地对家庭教育指导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设计,进一步丰富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内涵,提高学校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义工苏州市家校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我要当义工
爱心“义工”
完美义工进万家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市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