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感”培养策略探析
2018-03-06张丽君
张丽君
摘 要:“数感”是对数及数的运算的一种感知、感觉及情感,良好的数感是小学生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条件。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是基础,也是教学难点。就数感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数感”培养
“数感”主要是包括“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方法”等内容,良好的“数感”是判断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对“数感”的培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从熟悉的数学体验活动中领悟数学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数感”教学效果。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多被忽视。现就此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一、立足学生生活,渗透“数与数量”的关系
认识数、分辨数量关系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前提。皮亚杰提出:“儿童数字概念的形成是渐进过程,需要长期地积累才能完成。”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数学的认识还存在模糊性,但却是“数感”培养的关键期。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数入手,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认识“量”的多少,感悟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形成最初的“数量关系”认知。如在学习“1~5”等数字时,我们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身边的数学现象。例如,“同学们,刚才在课间玩耍的时候,有学生玩滑梯、有学生看花草、有学生看小鸟,还有学生抓到一只虫子,你们能说一说,这些东西有多少吗?”我们可以结合挂图,分别将所看到的物体进行呈现,并设置不同的数量,让学生跟着一起数一数;然后,再让每个学生向同桌数一数,增加数字概念的理解。在学生进行数数之后,我们还可以记一记,刚才的滑梯有“1”个,草丛里的花朵有“3”朵,树上的小鸟有“4”只等等,通过记一记,让学生将所看到的东西,与其对应的数量进行关联。在“认识1~5”数字时,这些是一年级数学的基本内容,很多学生都认识,也会数。但在“数感”培养过程中,就需要从最基本的数数开始,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数数来形成“物体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不同的教法。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挂图,让学生从“找一找”中感受不同物体的数量;还可以从“画一画”中,让学生自己去表达不同的“数量”,以增强学生的“数感”意识。
二、注重学生体验教学,增强数学“估算”能力
在低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多种数学体验渠道,让学生从数学体验中获得“数感”。新课改将数学“估算”作为小学数学课程重要内容,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对“20以内数的大小”进行感知学習,让学生从数学“估算”中体验数量大小。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花生、黄豆等教具,让学生分别用手拿出一把黄豆、一把花生,然后猜测一下一把黄豆有多少粒,一把花生有多少粒。接着,让学生分别数一数各自有多少粒,与自己的“估算”结果相差多少。学生自己去抓,自己去数,自己来分辨数量大小,很显然,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对数数也很用心,实现了良好的数学体验。同时,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设置数学体验活动时,也要关注过程学习,让学生从自主体验中获得数学感知。结合学生的“抓一抓”“数一数”“猜一猜”等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数字产生直观的经验。可能在开始的时候,猜测的数量与实际结果有很大的距离,但通过多次的体验活动,学生对数的理解与感知越来越强烈,也在不断纠正猜测结果中更加接近真实数量。同样,在一位数相加计算题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估算”方法。先给出一个“一位数”,再给出另一个“一位数”,求两者相加为多少?在计算结果之前,教师挑选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让学生计算出结果来对比。当然,估算方法的运用具有阶段性,在一年级学生中,数字可以小一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三、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观
在一年级数学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学习,主要涉及加减法运算。通过题意阅读与分析,结合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很多一年级学生存在对“数量关系”存在认知不够的问题。一方面与文字表述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建立意识差有关。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分析题意,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但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需要变革教法,寻找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引入手势法。如对于“括号”的理解,可以用左手手势代表一部分,右手手势代表另一部分,两手合起来就是代表“总数”;引入画画法,可以结合题意,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示数量。如在站队问题上、间隔问题上,教师可以利用画画,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关系。还有,在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习“被减数”“减数”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互逆”学习。如有两辆大巴车,一辆有45个座,一辆有30个座,请问两辆车一共有多少座位?再如第二题,有一辆45座大巴车,上了30个人,还有多少空座?两个题目所反映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在该类题目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一共”与“剩余”的互逆关系,从而把握好用加法还是用减法的方法。
总之,“数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以贯之,教师要多分析,多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数学体验中获得“数感”。
参考文献:
[1]苏丹莹.小学数学基于数感培养的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8):17.
[2]巫梅芳.培养学生数感,提升数学素养之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9):66-68.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