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构建植树问题模型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06陈爱兰
陈爱兰
摘 要:“植树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新增的一块内容,因为相对独立,经常被教师选作教研课的内容,也有多位名师曾展示过这节课,研究众多。怎么样让教师的思考转变成学生的思考和体验,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怎样“全景式”构建植树问题的模型?以三次实践为线索展开,呈现所作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植树问题;全景式;问题模型
“植树问题”本质上是关于点数、间隔距离、间隔数三者关系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但不同“植树方法”的模型有细微差别,因而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原来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学习时,教材按直线上种树、封闭线上种树两大类,“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端”和“方阵问题”四小类分课时教学。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后,“植树问题”调整到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删除了“方阵问题”,代之以“封闭种树”,基本还是按两大类、四小类一步一小类“分镜头”式教学。教材这样编排,学生理解起来是容易多了,知识的联系却不紧密,学习的实践性、探究性不强,体验不足,要记忆的东西却不少,因而遗忘也很快。
有没有可能,通过素材重组,改变教材的呈现顺序和分类方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和空间里,使植树问题的所有模型得以简洁建构?适逢机遇,笔者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植树问题”教学尝试及带来的思考
【实践与探索】2017年10月13日,互助共同体上课在自己学校和兄弟学校进行了多次磨课。下面是第三次上课的课堂表述:
(一)课堂描述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呈现三个情境:从中间剪断纸条;大桥柱子与铁链;圆形水池栏杆。引导画图表示。
归结并揭题:总距离÷间隔距离=间隔数
板书:植树问题
2.问题探究,建立模型
(1)呈现第一层次探究问题:学校要美化校园,需在20 m长的线上每隔5 m植一棵树,可以怎样植树?想一想后用简洁的方法画一画…
尝试后展示几个典型信息,引导思考:同样是4个间隔,有什么不同?
用纸条直观演示化封闭为开放,引导学生初步分成三种基本情况。
(2)呈现第二层次探究问题:如果是在25 m、30 m、35 m…的线上,每隔5 m植一棵呢?还是先画一画,再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借助数据计算验证,得出三个基本模型。
3.初步运用,体会关键
师:解决植树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
4.反思学习,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二)教学反思
第一层次为初步研究,由于受到引入环节暗示,探究方向更为明确,表示探究成果抽象度更高了,利用实物画图的只占班级学生,至少能画出一种植树方法的占。第二个层次为深入研究,经过第一次研究后的分类和思考,的学生有选择地很顺利完成了画图、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材料重组,只用了两个关联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就得到了植树问题所有信息,打破了教材3课时的编排方式,避免了同一层次学习过程短时间内过多地简单重复。而且教材例题被改编成练习,更高凸显了“审题方法”“植树情况与相应文字描述转换”的感悟。探究已经比较得法,为什么模型的提炼和理解还是让部分学生迟迟作不出反应?假如数据大了怎么办?如何“全景式”构建?
(三)改进对策
1.关注植树问题包含的数学思想
本次实践中,模型建立产生短暂卡壳现象,在于有时根据表象建模,激烈易产生偏差,这里“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导致的理解歧义。所以教学要由凭借表象和数据计算建立模型,过渡到依据内在思想理解、归纳规律。这个内在规律就是“一一对应”思想。
2.素材组织利用还需改进和深挖潜在价值
实践中,应该说几个素材在承载知识、驱动探究、运用巩固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还是比较适切的。好的素材,如果没有一条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也不过是散乱的“珍珠”。串联植树问题相关材料是问题的数学本质,而非“种树”。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提供素材,怎么为学生建构模型、体验方法、感悟思想做好服务,怎么更好地现实“全景整合”。
【几次教学实践触发的思考】“植树问题”需要怎么“创新地教”。
(1)抓住知识前情,关注学生起点。改版前和改版后的人教版教材,都是直接用“校园植树”情境引入的,贴近现实,可离学生的经验并非是最靠近的,而且也不具突破难点的作用。第二次课堂实践的引入情境贴近學情,但是还没有最切合植树问题的知识情境及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引入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起点“间隔排列”和知识前情“一一对应”做起。
(2)重组材料,精简模型。仅靠教材的三个例题是有局限性的,模型的外延应该再扩展一些才能丰富模型的内涵。这样就需要重组材料,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合作探究,形成不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交流,形成植树问题知识的“全景”,从整体出发,建立精简的模型。上面的实践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但还不够,还要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
(3)渗透思想方法,沟通模型。通过两次教学实践,植树问题的几个模型虽然有些变化,通过引导得当,学生完全可以把它们沟通起来,从而使学习产生质的飞跃。很遗憾,两次实践都没有突破。如果再次教学,就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和经历过程,感悟和理解模型包含的共性东西,以它为统领沟通全部模型,使三个模型再升华为一个数学思想,这就是“一一对应”思想。
二、“全景整合式”构建植树问题模型的构想
基于以上思考,把教学目标设定个为:(1)知识技能上,能感悟并归纳说明三种不同情况的植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过程方法上,能凭借数形结合的手段,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特点归类等方法,研究发现三种植树问题的模型,感受对应思想;(3)情感体验上,在尝试、思考、交互学习中体验成功感,增强学习自信。
学习总策略设想为:以教材整合重组为手段,通过探究生成资源,改变教材一个课题一个知识点的“小镜头”编排形式,从知识整体出发,把植树问题的几个模型组合在一起,创建一个大背景,形成大思维空间;以实际运用和对应思想为纽带,沟通模型,感悟植树问题的本质。两方面的综合,就是本文所讲的“全景整合式”构建。
“全景式”构建植树问题模型,包含的意思可用下面结构图表示。
三、“全景整合式”构建植树问题模型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次实践与探索】2017年10月28日,互助共同体数学赛课活动。
(一)课堂描述
1.材料引入,明确任务
呈现三个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1)□△□△□△□△…□△□△如果□有68个,则△有( )个。
师追问:一个□、一个△间隔循环排列,还可以理解成□和△怎样对应?
板书:间隔一一对应
(2)□△□△□△□△…□△□如果□有78个,则△有( )个。
(3)如果□有88个,则△有( )个。
师:谁能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少1个?
师:和前面的排列形式不同,还是一一对应的吗?
过渡,揭示课题。
2.引导研究,建立模型
(1)第一层次问题研究:某校组织各班植树绿化校园,在植树中他们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在20 m长的线上植树,每隔5 m植一棵,植得有形些,可以怎么植?需要多少树苗?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画图,教师巡视并收集信息。
反馈学生信息,引导评价。
导思:同样是4个间隔,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总距离÷间隔距离=间隔数。
学生归纳“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只种一段,种成圆形”4种情况。
师追问:种成圆形就是首尾相连封闭种树,要是展开来,你觉得和之前哪种最有联系?
学生猜测后,把直线植树、封闭植树的四种情形合并分类为三种基本类型。
师追问:封闭种,只能种成圆形吗?
(2)第二层次问题研究:如果是在25 m、30 m、35 m…的线上,每隔5 m植一棵,可以怎么植?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选择一种栽法操作,教师巡视收集信息,反馈整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抓住时机,指个别同学上黑板用彩色箭头表示“一一对应”。
师追问:如果距离再长一些,还有这样的规律吗?
3.初步运用,感悟关键
呈现编自例题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练习:(1)同学们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从头到尾每隔5 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大象馆和猴山之间相距60 m。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距离是3 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 m的小路,要在路的一旁每隔5 m栽树,起点不栽,终点要栽。一共要栽树多少棵?
引导感悟:想一想,解决植树问题,需要先求出什么?关键要弄清什么?
4.实践运用,体会本质
呈现练习:边默读边思考,这里什么是“间隔”?什么是“树”?问题怎么解决?
(1)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全长12 km,相邻两站之间路程都是1 km。共设有几个车站?
(2)马拉松比赛全程约42 km。平均每3 km设置一处饮水服务点(起点不设,终点要设),全程一共有多少处这样的服务点?
5.反思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我们是怎么研究的?
(二)教学反思
首先,这次实践不再用情境引入,而是选择数学特征更强的素材,即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有序排列。有直线排列,也有封闭排列,有刚好对应的,也有不完全对应的。与第二次实践比,优越之处在于:既隐含有“植树”的不同方式,又蕴含着“对应思想”。这样就做到了知识前情、学习起点和方法指导兼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受到暗示,有所感悟,为即将展开的探究作了铺垫。
其次,延续了第二次实践中利用大问题分层推进探究的做法,但在讨论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一一对应”角度建立模型,有效消除了“两端都种”要“+2”“两端都不种”就“-2”的尴尬。也避免了通过数据计算验证模型的局限性,对模型本质的揭示更清晰。通过追问,想象“更长距离植树”具有同样规律,扩大了概念的外延,思维的空间更大了,模型构建更科学。通过操作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自然地呈现了植树问题模型“家族的全体成员”,知识整体性更强。
再次,全课从感受思想方法开始,到经历对应思想建构模型的过程,然后感悟运用关键,接着增加了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拓展体验,整个过程形成“植树问题”学习的“全貌”。通过学习学生不但知道了植树问题是与“种树”有关的问题,而且感悟到了生活中“非种树”的问题,只要是与间隔距离、间隔数和点数有关,它也是“植树问题”。这就由一个问题的学习上升为一类问题的学习,所以,植樹问题模型的建立是“全景整合式”的,比前几次实践更完整、更合理。
(三)改进对策
1.从新旧知识联系的角度出发,借助“平均分”融会贯通总距离、间隔距离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每隔x”植一棵,和经验中的“平均分”联系最紧密,植树问题和平均分都有“不重复、不遗漏”的相同含义在里面。
2.从构建大问题、增强思考性角度看,可以和实践中那样还是放在探究环节
关键是,当组织反馈后,挖掘学生信息时,教师不要越位,尽量减少“教”和“给”的痕迹,把握契机,利用适时追问,引导学生就素材进行再思考,解决机制的感悟问题。
总之,无论是关注过程还是材料重组,无论是学法指导还是放手探究,无论是感悟关键还是体验思想方法,前提都是站在知识的整体角度去把握教材,研究学习资源的内在线索,在精简高效思想指导下串小问题为“全景式”。关键还是要针对合适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材料的多重价值和相互联系,从而让系列素材暴露出学习内容的数学本质。
事实上有许多课的教学都存在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情况,怎么继承和创新尤为重要。比如:“乘法口诀”教学、“大数的认识”教学、“三角形特征”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方程与解决问题”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分数加减法”教学、“分数乘法”教学等。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勇于实践,就有可能实现某块知识的“全景式”教学,就有可能做出少许的自我超越。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