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请不要忽视课外阅读

2018-03-06殷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年级写作渗透

殷樱

摘 要:语文教学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高年级;课外阅读;渗透;写作

语文教学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它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阅读意识淡薄,长此以往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对文章没有鉴别和分析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相当匮乏。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学情相结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有效。

一、将课外阅读渗透到课堂学习中来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该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于课堂教学。在教授课文内容时,教师应该多留心课文内容的辐射性,帮助学生选择与课文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知识的补充。任何一篇课文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从作者资料、写作背景到内容、写法与之类似的其他文章,有很多值得课外延伸的知识可供学生去阅读。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来为课堂服务。

首先,利用课外阅读来辅助新课的预习。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前,我先发动学生去阅读《水浒传》,然后上课时请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这样通过课外阅读,既使学生对人物有了感性认识,又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再如,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先布置学生去阅读有关“安史之乱”的史料,使学生在学之前对作者及诗的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其次,利用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理解。高年级的课文有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如果让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下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那么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教完了《海伦·凯勒》一课,我就让学生再读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海伦·凯勒那种不同寻常的个人经历以及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教学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少年王冕》后让学生读一读少儿版的《史记》《儒林外史》,通过阅读书本中的丰富内容了解人物,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

最后,巧妙地利用课外阅读进行课堂练笔,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学完了《示儿》一诗,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身上那种浓郁的爱国情怀,我又出示了陆游的《诉衷情》、余光中的《乡愁》等诗歌,让学生抓住人物共同点与人物对话,形成练笔,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二、将课外阅读与提高写作能力有机结合

写作是很多学生颇感头疼的话题。学生面临的一个最大困惑就是“下笔”难。这就需要让学生多读些好书,书读得多了,积累的语言也多,自然底子就厚实,运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加强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在读中思,从读中悟,更要从阅读中体会和感悟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在这一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首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摘录好词好句,如: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片段、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及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都是摘录的重点。其次,要教给学生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如:作批注,学生在阅读时使用一定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用“~~”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优美词句等;列提纲,让学生将所读的内容概括出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根据所读内容理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写心得,读后感。要求学生根据所读文章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教师给出一个议论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读进行思考。

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才会产生相应的阅读效果,学生才会从简单阅读逐渐学会边读书边思考,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将课外阅读融入各项校园活动

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契机,并为他们营造出理想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即便是进入紧张的六年级,教师依然要带领学生一丝不苟地参加校园阅读节的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读好书,认真撰写读书心得参加评比,让学生由被动阅读变成广泛地“读”、大量地“读”、自愿地“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

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培养阅读兴趣,更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利用好中午休息时间开展读书活动;保证每星期的古诗文阅读时间,保证每周一诗;加强师生共读,每周抽出两堂课时间进行师生共读(师生共读推荐的名著美文),保证一学期至少完成两本,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心得,引导他们講述故事梗概,讨论人物特点,开展人物点评,分析写作技巧等,让学生在说说、议议中加深对所读书刊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整体效果。

读书是不分时间、地域的。我们要培养孩子勤于读、乐于读的习惯,就得把课外阅读渗透到学校及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爱语文的孩子往往就缺乏阅读,而当孩子真正学会了阅读,他们就会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坚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王丽颖.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J].赢未来,2017(2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高年级写作渗透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