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2018-03-06凯塞尔江·都力坤

青年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凯塞尔江·都力坤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创新性的问题,其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特点,其次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教学形式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态特点

(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思想动态不稳定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享受到了物质上更为丰富的条件,相应地,他们的生活也更为多样,这给目前“95后”“00后”大学生带来的一大影响就是,他们通常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快速接受和适应新鲜事物。比如,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平台上,活跃着许多大学生的身影;网络直播上,有许多大学生是人气主播。对于新事物,他们表现出了很强的好奇心,也比父辈更加敢于尝试,他们对新鲜事物往往有很强的兴趣,希望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思想上不够稳定,每当社会中出现一种新声音、新思想时,他们往往容易被感染,甚至被影响,尤其当代当大学生通常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的叛逆心比较重,如果长辈强烈禁止他们做某事,他们往往会感到厌烦。这种既能接受新事物,又容易被新事物所影响的思想状态是当代大学生中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

(二)思想受网络影响大,行为较为冲动

“95后”“00后”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影响下长大的一代,而且触网年龄呈现了低龄化现象。网路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学生完成课业任务、社交娱乐等都需要网络,而且出现了从利用电脑上网到手机上网,在网吧上网到在学校家庭上网等诸多变化。一方面,网络便利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可以快速获得多方位的信息。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上的信息也更为复杂,其中不乏一些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比如,一些鼓吹西方自由思想的人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渗透,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容易地受到网络影响。此外,长期沉迷于网络导致大学生情绪容易波动。由于缺乏与生活中人群的交流和社交,大学生容易被网络言论所诱导,遇到一些突发新闻或热点事件时,他们常常选择接受和相信网络上的言论,而没有对信息进行判别,进而容易产生一些冲动行为。

(三)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

与父辈人重视集体和较强的集体意识不同,当代大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较强。所谓主体意识就是指每个个体的自我意识,这是一种对自我需求的一种关注,它来自于人对于自己所处地位、能力和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现在的大学生通常有着较强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人际沟通交往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更高的追求。相反,他们的集体意识相对较低。在学习生活中,他们往往认为个人奋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主要方式,而忽视了个人价值在社会价值的中体现及集体精神和义务等。作为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的个人意识比其他年代的大学生更强,这对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影响就是,教师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意到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内容的针对性有待提升

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内容陈旧。一些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将教案和课程与当下社会前沿问题、最新的社会变化发展相结合,一些教师使用的课件多年未更新,讲稿也是许多年前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师没能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中的新特点及时反映,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没有将思想教育理论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联系,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大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马维振曾对西安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学生觉得教材内容空洞乏味,两成学生认为课程教材与实际脱节。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当代大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不能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种种特点展开教学,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方法形式的灵活性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缺乏创新,授课方式较为死板,缺乏一定的灵活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地讲述人类的历史演进过程,它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让大学生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最新方针理论,它对大学生日后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缺乏活力,那么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当代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他们对各类新事物的接触也更为频繁,如果课程形式缺乏创新,教学方式没有一定的灵活性,他们在学习上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在课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課堂过程缺乏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加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完全是由教师主导的,主要是通过教师授课来完成的,学生的作用没能发挥出来。对于一些教师而言,他们只把完成教课任务作为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听课反馈。这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就是,他们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思政课与专业课无关,进而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被动,不能调动起自己学习的主动性。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的路径分析

(一)在教学内容上创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课程内容陈旧的现状,要从授课内容上加以创新。对于教师来讲,不能满足于一次备课、多次教学的模式,而应当不断结合社会现状和社会前沿问题,不断更新教案和教学课件。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比如,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较为波动、容易受到影响,以及更为注重个人主体意识的特点,高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通过一些视频、优秀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进而树立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再比如,针对目前的“双创”背景,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对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培养当代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品质,锻炼和塑造他们的品格。

(二)创新教学形式,扩展课堂形式与教学手段

目前,互联网处于快速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进程是无法逆转的,也是任何人无法阻止的。对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需要正视这一现象,并尽可能地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将互联网的便利性应用到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利用互联网进行一些社会前沿的讲座,引导大学生理性地分析和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再比如,互联网使思想政治课堂得到了扩展,教师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形式,而是应借助微博、微信等开展线上师生互动。同时,可以将课上学习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三)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是为了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反馈意见。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要拓展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安排一定时间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过程性的工作,除了课堂教学,高校也应当不断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2]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48-51.

[3]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56-59.

[4]马维振.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J].2006,(3):23-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