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老人要“哄”

2018-03-06陈永江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刘女士闪光点婆婆

陈永江

一日,到老工友蔡姐家串门,她陪我唠嗑期间,婆婆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菜。席间,蔡姐由衷地说起婆婆操持家务的辛苦,烹饪技术也是远近闻名的;她还说起公公是露台种植高手,我们吃的蔬菜就是他种的,既新鲜又环保……“哄”得二位老人很开心,连夸儿媳妇孝顺,“像亲女儿一样”。

送我的路上,我和蔡姐聊起饭桌的一幕,感叹道:都说老人要“哄”,看来的确是有道理的。蔡姐说,是啊,对于小辈而言,“哄”老人,是陪伴,是欣赏,是尊重,是顺从,而对老人来讲,他们可以在被“哄”中,感受自己的价值,体味存在的意义,享受被赞美的愉悦。并且,老年人经子女“哄”来“哄”去,还能“变”得更优秀,继而让家庭和谐气氛更浓郁。

当然,“哄”老人是有技巧的,尽管老人也要“哄”,但不能像“哄孩子”那样去“哄”。因为老年人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方面,“哄”老人应该不撒谎,不欺骗。老年人见识广,有经历,用诸如“警察来了”的幼稚办法,肯定“哄”不出好结果。所以,要认真找寻老人问题的“切入点”,善于发现老人的“闪光点”。比如,小孙的老爸退休后爱“宅”,他便“哄”老爸去打球。几天过后,对老爸说:“您老越来越年轻了,您越老越有风采!”他还发动好朋友来一起“哄”,夸老爷子“您老人家的身板,敢和我们小伙子比!”经过这样一“哄”,果然奏效,老爸打球成了习惯,再也不想“宅”了。

另一方面,“哄”老人應该轻物质,重精神。如今,许多老年人“不差钱”,更多渴求的是精神慰藉。所以,“哄”老人不能像“哄孩子”给几个“糖块”那样简单,要研究老年人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比如,刘女士给七十多岁的老爸送去电脑,老爸乐不可支。可是学了一次没有弄明白,便打了“退堂鼓”。刘女士就一边手把手地教他,一边“哄”他增加自信,终于把老爸培养成为电脑达人。盲打、制表、网评跟帖、QQ聊天、听歌、下载、发邮件等等,全都不在话下。老爸还用电脑给媒体投稿,发表了不少文章。老爸学习电脑有一点进步,她就夸他“不减当年,真刻苦,进步快”,还让孙子给他送“小红花”,“哄”得老爸学习热情大涨,成了与时俱进的快乐老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女士闪光点婆婆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删完转账短信才知上当
房屋漏水拒交物业费业主卖房搬家保安却不放行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如此婆婆
宠物小鼠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