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2018-03-06王伟静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反思课堂

王伟静

摘 要: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特别是在三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课中,反复尝试改革课堂教学,获得以下认识:课堂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堂”;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时间上、空间上、思想上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课堂变成学堂;课堂效率;反思

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教师普遍存在的难题,只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笔者以《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为例,进行“一课三研”,通过“三次反思”的体会,谈谈如何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学案“导学”

根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写学案.首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是什么?然后,研究课本,理清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确定主要内容,进行顺序编排,按照顺序为:呼吸系统——气体交换——呼吸运动,由浅入深,后两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堂实战:一课“三研”

1.第一堂课:试教

(1)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老师和学生比赛吹气球:老师用打气筒(模拟吸入的气体),学生用嘴巴吹(模拟呼出的气体)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聚焦课堂,激发兴趣.

(2)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呼吸系统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听故事《一个氧分子的经历》小组讨论并完成学案上的第一部分的基础内容.

第二部分:在教室里喷洒香水,以谁先闻到香水的味道引出气体运动的原理, 通过提问气体在肺泡中是怎样交换的,介绍由于呼吸作用使得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同从而实现气体的交换.

第三部分:呼吸运动.首先,让学生感受吸气和呼气肋骨和胸腔如何变化,然后,用自制的教具模拟呼吸时横膈膜和膈肌是怎样运动的(没有讲完,下课铃声响了……).

学生表现: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提问学生:气体在肺泡中如何交换的,学生回答不上来,课堂一度陷入尴尬的场面.让学生通过吸气、呼气感受胸腔是如何变化时,尽管学生用手去体验,但还是无从判断胸腔到底如何变化,所以,对于后面出现的相关题目,学生觉得很难,无法下手,积极性显著下降.

(3)课后评议

总结出:时间分布不合理,题目的设计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案的设计过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第一次反思

认真考虑了学科教师的点评,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①没有充分备教材

没有仔细的去研究学习目标,题目的设计没有规划好,出题意图不明确,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理解(比如:气体的扩散);自己对有些概念不是很清楚,比如肋间肌,膈肌的运动是怎样的,同时语言表述不是很清楚.

②没有充分的备学生

课件中设计的故事或实验并没有为教学服务,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如《氧分子的经历》,喷洒香水的教学活动.直观的视频解说或动画flash比看书和听故事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对于呼吸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器官的变化,直接测量的数据更加具有说服力.

2.第二堂课:实战

(1)“兴奋点”的布设

在第二节的课堂实录中,笔者把原先的听故事换成一个声图并茂的解说人体呼吸系统的视频,学生听完之后讨论填写表格,然后解疑(小组解惑).关于气体的交换,用一个flash的动画来展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如何在肺泡中进行交换的,然后设疑,从而引出呼吸作用是导致气体浓度高低的主要原因.在呼吸运动中,设计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明确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如表1).

①让每组的成员动手用皮尺去测胸围差,便于他们了解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胸廓究竟是怎样变化的.

②用自制的教具模拟呼吸时横膈膜和膈肌是怎样运动的,比较形象,很好的解决了横膈膜和膈肌如何运动的难点.

③关于肋间肌的运动也是一个难点,笔者是以手掌的上翘为例,说明手心紧绷(收缩),手掌上翘,手背的肌肉是放松的,两者同时紧绷是无法完成这一动作的,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最后,以游戏“砸金蛋”的形式对本节课的教学成果进行检测,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表现:本节课学生表现的比较积极,学生在观看呼吸系统视频的时候非常的认真,不时的点头,回答问题的同学显得很自信.但是,在学习气体交换的原理的时候还是有些同学显出了困惑的表情,在观看了动画之后表情才略显轻松.用皮尺测胸廓和用自制教具模拟横膈膜和膈肌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显得很兴奋,开展激烈的讨论,看出他们很开心的在学习.

(2)课后评议

整节课下来很流畅,观课的老师又给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①概念的区别没有解决(生活中的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

②氣体交换的原理没有讲清楚,

③学生展示的不够,没有及时进行反馈(本节课容量有点大).

(3)第二次反思

认真听取组内老师的建议,笔者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主要问题是:把自己认为是重难点的知识眉毛胡子一把抓,难以取舍.因此,不妨在课前先找习题进行摸底,针对学生集中出现问题的知识点进行研究,筛选内容,再重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鉴于以上所想,笔者分别对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设计出相应的题目,开始了第三次的教学.

3.第三堂课:提升

(1)再登“讲台”

通过自学、读图、观察、合作交流、推理思维等能力的训练,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加透彻理解了呼吸运动问题.对比观察,学生逐渐提升了在实验探究中设计表格的能力,在巩固练习中给学生构建了“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及“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思想.精选的三大问题,在充足时间的保证下,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展开.endprint

学生表现:从刚开始的游戏(课堂充满笑声)——完成呼吸运动的表格(学生激烈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的砸金蛋抢答(下课铃已经响了,学生还是要求把最后一个金蛋砸开),整堂课的氛围非常的轻松,同学也很开心.

(2)课后评议

教师课后评价:课堂思路非常的清晰,层层递进,通过导学案的运用能较好地把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但这节课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更应该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学生平时的反馈信息,以学生暴露的问题为轴心,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真正把课堂的视角锁定学生的“学”上.

(3)第三次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宽泛而实在的过程,目的却只有一個,就是在现有的课堂组织下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知识,掌握方法,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每个教师只有不断的反思:如何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的学堂”,做到“课堂的高效性”,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感悟: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通过这段时间的尝试,笔者认为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的学堂”,做到“课堂的高效性”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从时间上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在这三堂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分别是:27分钟,23分钟,16分钟.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看,自己解疑就可以了.再比如:呼吸运动(吸、呼气:肋间肌、横膈膜和膈肌如何运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前两节都在不停的解说,很抽象,又枯燥,效果不是很好,第三节笔者提前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体验,动手,小组合作,短短的10分钟,却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呼吸运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摒弃什么事情都“包办”的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从时间上把课堂还给学生.

2.从空间上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长时间的坐在同一个地方,他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能力都会下降.在新课导入,采取了请同学到讲台上和老师玩游戏的方法,既快速让学生聚焦课堂,又给他们带来了欢乐,效果很好.当讲到呼气,吸气时肋骨怎么变化(课堂进行20分钟)时,采用让学生站立起来互相测胸围的方法,让他们由原来的静坐到站立,再到走动互助,让原本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转变成有趣的体力劳动,瞬间提升学生的精气神,大家表现的很踊跃,整个课堂呈现出轻松,快乐的场面.接下来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由此可见,一堂高效的课,不应该拘泥于把学生框在座位上,适当的改变学生的肢体方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可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让后续的教学更加高效.

3.从思想上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课堂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但大部分的课堂实际上是教师自编自导的舞台,久而久之,学生只学会了“接受”,却丧失“发现”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怎么会高效呢?当讲气体扩散的时候,刚开始用的是香水,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一分钟才闻到气味),这时有个同学说老师我在家用空气清新剂气味传播的速度很快,后来采用这个方法,效果很好.一堂高效的课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到学生灵动的思想火花,并给与一定的碰撞,鼓励学生质疑,从思想上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不断的完善自我,同事间相互学习,只有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左藤学.教师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反思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