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魏玩窥探宋代上层女性的婚姻一隅

2018-03-06万婉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词作夫人思念

万婉青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魏玩,字玉如,邓城(现襄阳县)人。出身书香门第,其弟弟是有名的诗论家魏泰,后嫁与北宋宰相曾布为妻,因曾布显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朱熹曾评“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明朝杨慎在《词品》中所说:“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观、黄庭坚争雄,不徒擅名于闺阁也。”作为女性,魏夫人社会地位高,文学创作倍受称赞,是宋代上层妇女的典型代表。从其词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魏夫人与丈夫聚少离多的哀愁和伤感之情,与我们想象的富贵尊荣有所不同。

1 婚姻形式:异地而居

由科举取士产生的新士大夫阶层,他们出身寒门,对于小农经济的认可程度更高,在接受传统儒家“重义轻利”教育的基础下,不屑于市民商贾的行为。但是,在没有经济基础上空谈“义理”是无法维持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在这种经济下迅速发展下的士大夫们,选择了入仕成为实现自己理想并保障自己生活与尊严的最佳方式。相对应地,为了稳固家族的利益,选择一个已经考取功名的女婿自然预示着官场上多个帮手,家族中增添一份荣耀。加之宋朝对于文官待遇优渥,宋朝甚至出现“榜下捉婿”的有趣现象。可见,夫妻不仅仅是感情的共生体,更是利益和名誉的共生体。

回顾魏玩的婚姻生活,她和曾布长时间是处于异地而居的状况,从其词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她对婚姻生活的不满“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江城子(春恨)》即使她在词作中有着诸多抱怨,但是却没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根据周泳先共辑《鲁国夫人词》十四首词,其中十三首都是怀人所做,充满伤感和思念。曾布中进士后,先任宣州司户参军,后任海州怀仁县令。熙宁二年,曾布经韩维和王安石的推荐,上书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从此留在京城,夫妇有长达五年的安定生活。而这段时光被魏玩记录在《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新婚的夫妇一起荡舟湖上,在莲花丛中嬉闹打趣,出现的意象溪水、鸳鸯、菱花等充满活力又美好。这样难得的时光在魏夫人留下的作品中只有一首。曾布随着政令的改变,各地迁徙,疲于奔命,夫人魏氏作诗打趣他 “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魏玩被安置在江西老家,夫妻之间聚少离多,有时候连书信都很少,魏玩的词风便开始偏向于闺思和闺怨。夫妻是利益的共同体,则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为更大的政治利益而让步。这样一种长期分离的状态下,曾布的政治事业起起伏伏,魏玩虽微有怨词,但一直恪守本分在江西留守。

2 婚姻期许:长相思守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在物质基础丰厚的前提下,人才会有对精神方面提出更高的追求。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而言,才子佳人天长地久的爱情就是这些衣食不愁的富家女子的精神追求。魏玩作为其中一员,对于爱情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相思守”。不仅如此,魏玩从小的教育和家境使其构造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人格,在对其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显和直白,甚至在魏玩的词作中以楼上人的形象出现,而自己的思念对象也切实地出现。

《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玉人何处。又见江南春色暮。芳信难寻。去后桃花流水深。”西楼是建在主体建筑西边而楼梯向东的小楼,在西楼是赏月的好位置。而魏玩上西楼是为了望向曾布任职的西面,看不见思念的良人却看到令人引人思念的月亮。凄凉的月光印照着满树的梨花像雪一般,魏玩使用的意象都是凄凉而生命力不强,或许这也是魏玩的心境写照,思念令她没有了活力。魏玩创造了一个孤独的楼上人的概念,望着冰凉的月光,独自思念着远方的丈夫,这是一个望夫者形象。除此之外,魏玩直接发问“玉人何处”这是很大胆的表述,这不仅仅是思念更是一种娇嗔的责怪。最后才表明自己生气的原因是“芳信难寻”,丈夫的书信没有及时到达,她的小女儿情态表露无遗。一个特殊的女性形象,虽然还对丈夫有着很深的依恋,并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但是这个形象是女性词人在作品中出现的自我形象,是女性对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存在的认可。并将“楼上人”和“玉人”对此,“玉人”是丈夫的形象,是一个背弃婚姻应该遭到质询的角色,而“楼上人”是妻子的形象,是苦苦等候、恪守妇道、应该受到称赞的角色。两个角色的情感色彩倾向也可以感受到魏玩不自觉的女性意识。魏玩在词中对自己的婚姻有所要求,“玉人”和“楼上人”都是要思念对方。她抱怨的是丈夫对她的心意没有领会到,她是如此地想念对方,可是对方连一封书信都还没有送达。

3 婚姻生活:清闲精致

《管子》“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古代女子从小就需要学会织布、养蚕取丝、缝补等家事。当女子嫁入男方家庭,各个阶层的女子也需要从事相应的劳动来服务家庭。低层劳动女性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资料需要而辛苦劳动,而上层女性的劳动却是作为家庭教育的道德榜样意义而参与劳动。相比之下,魏玩的生活清闲,魏夫人曾在《阮郎归》中从“晴空碧四垂”时登楼一直待到“桐阴月影移”从早到晚,只是登楼看“去帆”。《鲁国夫人词》十四首词作,时间范围跨越春夏秋冬,其中以暮春时节创作居多。魏夫人的主要日常活动就是白天登楼望远或是倚栏怀人,夜晚望月思夫。有时也会自己饮酒消愁、采花解闷或是在郊外散心看风景,但最大的兴趣就是在家中的楼阁上独处。

魏玩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楼”意象,“楼”这种狭小的空间,是女性的私密性庇护空间,可以给她们安全感从而尽情地抒发自我内在感情。宋朝开始,“楼”这一意象大量出现在宋代女性词人中。这里的“楼”不再指高楼,而只是建于家中用于观赏的小楼。市民经济发展带动室内休闲建筑的发展,室内建筑更加人性化和娱乐化,不仅仅在家中修筑小楼,《菩萨蛮》中记有“清绝比湖梅。花开未满枝。”对于庭院设计,湖光和花卉具备,宋代人出于观赏需求对家居环境要求很高。通过魏玩在词作中透露的“溪山、画楼、锦屏绣幌”不难看出生活精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宋代由于市民经济发展带来的闲散的审美品味,使得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的本心,对于自身情感的看重必然带来伤春悲秋的文人特质。

魏玩的整个婚姻生活都在为政治利益而牺牲,她与曾布从结婚初始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丈夫的政治生活她留守江西老家克尽本分,在曾布的仕途中一直扮演着一个合格的妻子角色。但是,她也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长时间不见的思念转化成为了怨恨,倾注在词作当中。魏玩的婚姻观是基于政治利益基础上对自我情感的重视,是宋代当时典型的上层女性的婚姻观。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3]刘代霞.由唐至元婚姻观念的演进对崔张故事流变的影响[D].贵州大学,2009.

[4]崔锐.秦汉时期的女性观[D].西北大学,2003.

[5]王辉斌.宋代女性词人词作述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6(5):115-119.

猜你喜欢

词作夫人思念
夫人与婆子
思念
更 正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
潇水夫人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天命夫人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写在岁月嚣张的夏末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