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
2018-03-06李国绪
李国绪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118)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可以引导、促进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热情。如今的大学生生活中已经不可能没有网络,这就需要高校党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想建设”。做好在全校范围内无死角、零距离、接地气地铺开“互联网+”信息教育网络,为切实做好“互联网+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1 “互联网+党建”模式又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阵地
1.1 时代赋予“互联网+”多重任务
在时代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进程持续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建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党政思想建设工作应该增加互联网这一时代载体,将信息传播实时化、多样化,让党的基层组织能够及时、有效地和大学生进行互动。以党建工作为目的,以互联网知识检索、文献查找、舆论宣传为手段,将“互联网+”的功能与功用充分彰显。打造“互联网+党建”的多元化模式,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党政工作教育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互联网+党建”是我党制胜法宝“密切联系群众”的升级版。将“互联网+党建”和“密切联系群众”有机结合可将我党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随着大学生党员队伍规模的不断壮大,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效缩短。“互联网”方便且鼓励大家没有任何时间空间限制地沟通和交流,联系和互动。在这个大家庭里面,大家公平、公正、公开地交流。深化和密切了校园党建体系,让彼此在一个学习氛围内,一个共同信仰中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1.2 利用“互联网+”缩短党群距离
在信息化背景下,将党建工作与网络结合,有利于思想教育内容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科学理论指导思想的体现。“互联网+党建”这一模式绝对是对党建工作阵地的延伸和开拓,既能迎合时代发展,也能提高大学生党员和非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接近组织的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意识形态,为党政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
“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将分别处于不同院校,不同系别的老师和同学、党员和群众聚集到网络区域上来,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和明显加强,在降低党政教育工作强度的同时,还为党组织在基层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 “互联网+党建”模式的构建思路
围绕“互联网+党建”理念,将原有的教学任务升华;围绕“互联网+党建”建立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为普及党政教育提供模式准备。
以科学发展作为前进的方向,培养大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前进步伐,引导大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工作原则性是开展思想建设、党风建设、组织建设的指导原则,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养成夯实理论基础。在党建工作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互联网+党建”模式能够被大众接受。
以创新改革相结合为工作原则,高校党政组织要加强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的进程,强化育人为本,将“互联网+党建”模式中的每一件事做实、做细,确保落实到位,持续巩固和不断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将党建工作做到实处。
突出步步为营、稳中求进的工作侧重点。构建“互联网+党建”模式,必须遵照执行“稳中求进,坚持重点”的原则,只有牢记并执行这个原则,信息化背景下的党建工作才不会与传统党建工作背离,甚至其收效能够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结合的方法,消除学生对党政工作者敬而远之的心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相互延伸,在确立辩证、统一的思想后开展工作。“互联网+党建”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为了高度维护党的权威性,大学生党员之间要强化理想信念的交流,无论线上、线下,虚拟、现实,都要做到统一和唯一。如此,能够使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健康、全面地发展。
3 “互联网+党建”模式具体策略
高校在结合网络进行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要完善网络党建工作制度,通过强化党政工作领导制度和实施制度建设,让二者既相互支持又互相补充,不可分割,让网络党建工作自成体系。
3.1 高校党委要措施到位,保证“互联网+党建”有实效
鉴于此,高校党委要自动升级为“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领导中坚和核心。在制定和执行环节中,首先要弄明白我党的传统和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地将“互联网+党建”理念逐步融合并引入到现实工作中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为构建主体战斗堡垒夯实基础。在这个有效期间里,高校党委班子要切实遵守网络秩序和原则,把之前考虑的规划和制定的决策灌输下去,充分体现党建工作的大导向性、全覆盖性和前瞻性。所以说,“互联网+党建”工作要注重对知识信息的传播,创办“党课、论坛”这样的栏目,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强化大学生信念教育,巩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交流大学生的思想斗争,优化高校党建教育工作。
大学生求知若渴,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一定要抓住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做到及时更新,持续创新。要以长远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将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深层次结合。也可以考虑将“互联网+党建”完全建立于网络基础上,利用网上课堂、网上论坛适时更新党课教育、党政思想传播;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平台,也可以考虑聘请优秀党支部书记,组织各行各业的精英通过网络向大家进行专业、励志、向上的各种讲座,以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洗礼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2 创新思维和致力打造“微博、微信+党建”新模式
微博、微信都是新媒体社交工具,网络时代的新宠,由于言简意赅、便于携带等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爱不释手的生活必须,高校党政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个媒介,把这个新型媒介融入到党建工作当中去。以此体现“互联网+党建”的时代感、时效性和实效性,彰显党组织的优越性。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朋友圈”“公众号”对高校的党建工作内容时常进行更新,设立互动话题,讨论话题摘录好放在微博(信)平台上,利用微博(信)的公众力、主流意识形态来推广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党政工作者要利用好微博(信)的特征,做到传播正能量,方便大学生党员阅读,解答群众学生的心理疑问。应该注意的是,微博(信)只有140个字可以作为信息传递,有些理论知识不是三言五语就能解释明白的,所以,140个字的空间十分有限。这就要求我们的党组织要将党建网站和学生团队进行有效的联动和互动。向大学生发送党建网站的红色链接,鼓励并奖赏大学生点开网址浏览,从而使党政讯息做到有效散布。培养广大群众和大学生党员关注党建工作,无限扩大“互联网+党建”和“微博(信)+红色网站”在高校校园中的影响。
4 结语
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围绕大学生党员及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思维形成,理想树立,理念渗透和行为养成适时开展创新、持续、高效的党政教育工作,致力于助力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我党“高、大、上”的正面形象深深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和脑海,为培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夯实教育基础。
[1]郭轶,李萍,孔飞.“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党建微信平台建设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222-223.
[2]赵天姿,卢春慧,管绪,等.高校党建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设模型研究[J].文教资料,2016(33):120-121,184.
[3]李文红.“互联网+”模式下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凝聚力建设研究——基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视角[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