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培育探究※
——以王阳明知行观为视角
2018-03-06罗双燕
王 倩 罗双燕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随着我国学龄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近年也进入一个稳中略降的态势,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实际也在700万人左右。这表明,大学生不仅正在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主体,同时也正在成为国家民族未来的主要承担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幸福,同时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文明发展。
一、王阳明知行观的概念阐释
知与行历来是儒家学说的一对重要范畴,其讨论的重点就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王阳明的知行观中“知”仅指知识,但王阳明的“行”却有着多层涵义,一方面“行”指个体实际的身体行为,另一方面“行”还指个体的心理行为,是一种“在身心上做”的过程;知与行二者本是合一的,二者相互包含、不能分割。
王阳明的知行观内容表现为先天良知通过行由本然的形态转化为明觉的形态,其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知(本然形态的良知)-行(实际践履)-知(明觉形态的良知)①,这一过程不是静态的同一,而是动态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知行合一”,并非“知行同一”的。一方面,“行”是达到“知”的中介、构成“知”的存在方式。行为作为知识得以实现的手段,是人通过思维预设的行为目标与方式,以及人通过实践的途径来完成对于观念的实现。另一方面,“行”还是判断“真知”的标准,“真知即所以为行”②,它说的是当我们评判一个人对某个道德意识是“知”,就必然意味着这个道德意识的“知”是与道德意识的“行”相联接的。
二、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大学虽不等同于今之大学,但这句千百年前的古文,仍旧道出了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的第一要旨——立德,即彰显人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渗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尽管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向善为善”的,这个接受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群认同社会的公序良俗,向往美好的品格,崇尚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仍使少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缺失,如社会责任的弱化、道德意志的薄弱、行为方式的失范,其原因主要为价值取向的偏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③,他还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④,并将青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生动地比喻为穿衣服扣扣子。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当代青年的主体,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刻不容缓。
三、王阳明知行观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培育工作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倡导“知行合一”,行是关键。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阳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可谓是一语中的道德养成真工夫。王阳明的知行观,在一定程度上对创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路径具有积极的建树性道德意义。
(一)立志为先,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蚀,最为关键的方法便是树立远大的志向。王阳明的知行观极为重视志向的确立,在他看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⑤,人没有志向就会如同无舵之舟、无衔之马般漂荡奔逸。“大抵吾人之学……只是立志”⑥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立志,只有确定了志向,人们才能有为之奋斗的方向。王阳明将立志比作栽树,人些许的为善之志就好像树木的种苗一般,只要你不要遗忘它,无需太多关注行善的念头就会一直生长下去,如果人不立志就好像没有根的树木,树无根则不活,人无志则难立。有志者不一定能事竟成,总有些人会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而失败,但是能成事的人必定有着明确的志向,这个志向或大或小却总能让人有努力的目标,所以王阳明才发出“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⑦的感叹。古代先贤们在谈论立志时,常认为志之所向不在于锦衣美食,而在于道德人格的确立。在他们来,道德人格的价值要远高于物质财富,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
王阳明认为,立志有两点要求,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的人才能有所得、有所成。
其一是志要“尚”,高尚的志向才能让人有所成就。志有大小之分、高低之别,不同层次的志向将影响一个人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境界。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志向高远的人即便有淹泊之时也无损其人格之伟大,微小而低俗的志向则没有太多确立的必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的人生理想。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努力奋斗,报效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实现个人理想,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是当代大学生之“志”。
其二是志要“笃”,确定志向后就要不畏艰难、坚定不移。“自古圣贤因时立教……惟精惟一”⑧,那些笃行之人“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⑨,要想尚志就要笃行,而笃行实际上就是精深用功于一事之上。王阳明认为只有像猫捕鼠、鸡孵卵一样精神心思凝聚专一,正目视之为此一事,倾耳听之未有他闻,才能真正的高尚其志。毛泽东同志在《永久奋斗》一文中指出“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⑩,只有做到这一条的青年人,才可以被称之为模范青年。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把崇高理想逐步变为现实的脚踏实地的革命作风”[11],因为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项工作,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志向。
(二)知行合一,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状况。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自省能力的不足等诸多原因,致使部分大学生虽认同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重要性却没能将之付诸实践。在王阳明看来,知而不行不可谓之知,知行脱节,不仅会导致人见善而不迁,还会导致人有过而不改。他的“知行合一”论,反对空言倡导言行相顾。在他看来,若将知行二分,终归会给一些人留下终生不行的借口,强调知行合一就是要让人们不姑息心中的不善之念。若一个人知善且行善,那么“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12],若一人知善不行善,即便知道知行合一也无益。
王阳明的知行观启发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时,应注重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杜绝只想不做的作风,真正做到在“事上磨炼”,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指出那些不以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国为奋斗目标,只空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13]。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任何不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的人,同样都只是在空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第二条就是修德,并说道:“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14]。只有立足平实,扎实做事才能实现“知”与“行”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才有生命力。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育,应当注重将道德意识融入到道德实践中,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实践,道德实践离不开道德意识。尊老爱幼、关注帮扶弱势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这些行为得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或由于懒惰、或由于害羞、或由于从众,部分大学生未能将这种自己认可的善行付诸具体实施,对此学校、社会、家庭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敦促大学生们将“善心”落实为实实在在的“善行”,将道德意识化为现实的行动。
在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培育中,我们可以积极借鉴王阳明的知行观有益成果,在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人生理想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15],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地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我们的理想,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实现自身素质的现代化。
【注 释】
①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页。
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2页。
⑤(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74页。
⑥(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7页。
⑦(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02页。
⑧(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⑨(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⑩毛泽东:《永久奋斗》,《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1页。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0页。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页。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59页。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3页。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2页。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