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孙子兵法》林译本看中华典籍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

2018-03-06李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外语与翻译 2018年4期
关键词:汉学家英译本孙子兵法

李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提 要】在《大中华文库》等各项国家工程的推动下,众多典籍得以译为英文向世界传播,但这一系列丛书,特别是国人英译本海外传播效果不佳,以《孙子兵法》林译本为代表的国人精品译作难以进入译入语读者的阅读视野。文章从当下典籍英译的译者现状、国人英译本海外传播不畅以及“译出”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开展国人英译本海外传播与接受研究的迫切性和原因,及其对于建构自主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贡献,同时基于《孙子兵法》林译本译入语读者调查指出学界对译本海外接受效果的误判,并提出当下提升国人英译本接受效果的主要途径。

1.引言

自1995年《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国家出版工程推出以来,已逾二十载。这一工程的初衷是将中国几千年文明进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介绍到国外,让世界各国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然而这项声势浩大的国家工程在海外的影响和效果却未能达成预期的效果。诚如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王宏印(2009)所言,这些译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出口转内销”产品。《孙子兵法》是一部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的军事经典,仅英文译本已有三十余种,且尚有新译本不断问世,然而其传播最广的版本均由国外译者完成,其中自然难免有些错漏。入选《大中华文库》的林戊荪译本在海外却几乎没有读者,也就是说国人精品译本并没有“走出去”。据笔者近几年在美国和英国的调查,了解《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作品的英语读者几乎为零。面对这一局面,我们既不应该满足于“自娱自乐”,回避问题,也不应该陷入悲观,认为只有依靠海外汉学家才能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中国典籍英译界满怀走向世界的热望,然而,由中国译者主持的中国典籍英译作品在海外的发行和影响却似乎不尽人意……为此,需要从典籍选本、翻译标准与策略、译文发起者、译者、译文读者等角度来分析中国典籍英译在英语世界接受的状况”(王宏2012:11)。目前最为迫切需要的是开展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发现问题、探寻路径,积极建构本土译者自主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2.开展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之缘由

当下“走不出去”几乎成为学界的普遍焦虑,并逐渐产生对于中国译者从事典籍翻译工作的怀疑。中西译者合译模式、汉学家模式、华裔译者模式等在译入语表达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把握上固然具有一定优势,但仅仅依靠外来译者显然无法支撑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需求,本土译者仍然是这一时代潮流中的主力军。换句话说,中国典籍英译的工作主要是由本土译者完成的,这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国人英译本。如果不开展这些译本的接受研究,不能发现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以《大中华文库》为代表的各项对外传播工程的意义就会折损,如此则众多本土译者倾注的努力以及国家支持的财力都付之东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认清本土译者从事典籍英译的现状和问题。

2.1 本土译者是外译主力军

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事业中,大到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及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小到日常的文化交流宣传活动,都离不开中国本土译者。以《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系列为例,其所出109种,其中除《论语》、《老子》、《西游记》等少数典籍选用了外籍译者的译本外,绝大多数的典籍均由本土译者完成英译。而近年来社科领域的重要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中国学者在国内已出版优秀著作以及版权属于中国的社科类外文学术期刊的翻译和出版发行,项目也主要由本土译者承担。这一方面体现我国经济崛起后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汉译外工作目前只能主要依赖本土译者。海外汉学家数量极少是现实问题。马会娟(2013:65)称他们为“孤独的汉英译者”。被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认为,目前英语世界致力于中国文学翻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本人翻译中国小说,另一个是陶忘机翻译中国诗歌。葛浩文的这一说法主要是美国汉学家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情况,未提及其他一些美国汉学家,如安乐哲、梅维恒等,又如英国的蓝诗玲、闵福德等,德国的顾彬等,因而略有夸张。但海外从事中文著作翻译的优秀汉学家的确屈指可数。因此,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大趋势是以本土译者为主。这不仅仅是现状,也是未来很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的。

2.2 国人英译本海外传播不畅

既然如此大量的翻译工作由本土译者完成,其译本传播与接受研究的迫切性自不待言。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在海外阅读市场上,国人英译本所占比例很低。据学者对亚马逊图书网站的统计,在属于中国典籍英译的176本图书中,外国译者翻译114本占65%,中国大陆译者39本占22%,可见国外阅读市场的中国典籍英译的现状是大多数中国典籍英译本都出自于国外译者之手(陈梅、文军2011:99)。诸多国人英译本在海外图书市场上难见踪影。笔者在英语读者中对《孙子兵法》林译本的调查和访谈也显示,在60余名受访的读者中无人阅读过该译本。这样的局面很容易催生一种推论:本土译者英文表达能力逊色于外国译者,译本接受度不高。然而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仓促,也流于片面,国人英译本在海外传播不畅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海外汉学研究学者季进在《深圳商报》采访时就谈到,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心态是非常强劲的,对中国文学、文化显然不会给予太多关注。必须承认这是中国文化难以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国人英译本具有“干预”意义

《孙子兵法》林译本语言精练,思想传达清晰且贴近原文,是国内学界公认的优秀译本,如无法传播出去,则海外传播的《孙子兵法》均源自外国译者的解读。如果林译本能走向更多读者,则对于在译入语文化中建构中国文化形象,传播中国智慧,纠正先前译本错漏和歪曲有积极意义。正如潘文国(2004:40)所言,“译出”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战略上”的“译什么”的问题。本土译者不仅要“理直气壮”地从事汉籍外译的工作,更要积极地分析、反思、探究如何提升译本质量,如何让国人英译本更好地被译入语读者接受。通过自主地“译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做贡献。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践,而不是仅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出发以顺向翻译和逆向翻译为判断依据,否则译者模式只能偏重汉学家模式,造成选择被动或受限的问题。而主动“译出”则有利于更完整地呈现本民族形象,将自身文化之精华传播出去。“这两者(指“译入”和“译出”)同样重要,同样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背后体现了文化的竟争和文化对翻译的强制干预……要完整、全面地介绍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就只有通过“译出”进行干预”(潘文国2004:42)。这一点在翻译选材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通过规划选择更值得传播的作品来翻译。而汉学家从事翻译工作更多反映的是译者的个人兴趣和译入语文化中的图书市场商业需求。同时,汉学家译本难免有漏译、误译甚至歪曲。因此,面对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度不佳的状况,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地转向单纯汉学家模式,这关乎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3.误区:国人英译本接受效果逊于汉学家译本

学界较为普遍的认识是:中国译者翻译的作品虽然忠实度高,往往语言不自如,读者接受度不佳;外国译者翻译的译本尽管存在些理解上的问题,读者接受度相对较高。特别是莫言借助葛浩文的英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汉学家译者模式呼声愈高。然而,这可能是对不同译者模式下接受效果的误判。事实上,对于本土译者和海外汉学家译者的这种认识大多基于经验性的判断,缺乏来自译入语读者的阅读反馈数据。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效果究竟如何?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否只能依赖国外汉学家?

笔者以《孙子兵法》为例,以访谈的方式,在译入语读者中调查国人英译本与外国汉学家译本的接受效果。通过英美读者对林戊荪译本和格里菲斯译本的阅读比较发现,林戊荪译本在意义传达上与西方传播最为广泛的格里菲斯译本无明显差别。这与《孙子兵法》海外接受效果外围调查(馆藏量、书评、亚马逊评论量等方面调查)的结果(李宁2015)以及学界关于国人英译本和海外汉学家译本可接受度的基本判断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林译本的接受度未必逊色于格里菲斯译本。

无独有偶,有学者借助奈达的理论,以完形填空的形式在美国开展了对《红楼梦》两种英译本的可接受性调查,同样发现调查结果与学界的“共识”有出入。通常学界认为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偏异化翻译,霍克斯的译本偏归化翻译,异化的可接受性相对差,而归化译本可接受性高,也就是说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可接受性相对低,霍克斯译本的可接受性相对高。“但是当前对两个译本的可接受性的讨论研究局限在学者和评论家把文本纳入直译或意译、异化或归化而得出的结论,很少有人直接研究目的语读者的反应,而且两种译本的可接受性究竟如何是缺乏数据支持的……从测试结果和分析中发现有两点在意料之外:(l)尽管我们致力于推广民族经典文化,但主修或辅修中文的学生没有人阅读《红楼梦》原著或译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应该受到质疑。(2)《红楼梦》最著名的两个译本的可接受性不存在本质区别”(刘朝晖2014)。笔者2009年在蒙特雷访学期间,陶忘机(John Balcom)曾表示更喜欢杨戴译本,因为霍克斯译本在语言风格上过于接近英国的一位作家,也就少了一些新鲜感,少了一点异域特色。

从以上两项基于译入语读者反馈的译本可接受度调查来看,国人英译本接受效果未必逊于汉学家译本。当然考虑到杨宪益和林戊荪都有着无可比拟的英语语言背景和优势,这样的研究结果并不说明所有的国人英译本可接受度都没问题,也并不说明中国典籍外译不再需要海外汉学家。但出乎意料的结果,无疑为本土译者从事典籍外译的工作增强了自信。早在2004年潘文国就曾经撰文谈及“译入”和“译出”的问题,指出“汉籍英译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学者和翻译工作者应该理直气壮地勇于承担这一工作,只要我们刻苦磨练,练好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本功,我们就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弘扬中华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潘文国 2004:43)。

4.提升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效果的可能途径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单纯是一个语言层面的问题,而是受到文化、历史、社会、商业出版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笔者通过对译入语读者的访谈了解到,《孙子兵法》国人英译本在语义表达上并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其传播中遇到的问题更多地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问题,是国人译本海外市场营销的问题。

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在借助汉学家力量的同时,加强国人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建构自主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2018)在“讲好中国故事,改进国际传播”一文中谈到,现在关于中国的文章和著述已经多得看不过来,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并没有大的改变,这就是,在国际出版物当中,仍然不多见中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第一手信息”。典籍英译在海外的现状亦是如此。以《孙子兵法》为例,海外名家译本众多,传播广泛,相关研究和应用也极为活跃,但这种繁荣的景象大都基于外国人的解读和翻译,来自中国学者和译者的第一手解读却没有市场。也就是说,虽然《孙子兵法》传播广泛,孙子的主张是以西方话语体系为框架进行传播,出现误解误译误释在所难免。近年来关于提升对外传播的途径,在翻译界、文学界和出版界都有讨论,也提出了依靠海外汉学家、出版社开展国际合作等具体的思路,这些途径都是非常有益的。基于此前学界的研究和对译入语读者的访谈,本文认为有三个方面尚需要加强。

4.1 潜在读者研究

译本接受度高不高,是否能够真正地“走出去”,不仅仅要看其是否能传播出去,传播有多广泛,更重要地还要看传播出去的是否为中华文化的要义,是否有歪曲和误解。非常典型的例子是赛珍珠翻译的《水浒传》,当时在美国传播广泛,甚至成为最畅销的书,但该译本迎合西方对东方的想象,歪曲了我们的民族形象,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批评。因此,提升国人英译本在海外的接受研究,需要从翻译文本的销量、发行量、馆藏量、阅读量等外围调查向作品思想的传播效果拓展。接受效果的研究当然要到译入语读者中去,到普通读者中去,获得第一手资料。但遗憾的是,目前基于译入语读者评价的接受研究极为有限。国人英译本数量较大,其间难免鱼龙混杂,但亦不缺乏精品译作,如林戊荪先生的《孙子兵法》英译本等。译入读者语对这些译本有怎样的评价?可以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开展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测评译本意义解读建构的完形填空(刘朝晖2014;曹进、丁瑶2017)等多种定量和定性研究手段,获得来自译入语读者的实际评价,以纠正或补充以经验和推论为主的接受研究。

4.2 译本可获得性

译本可获得性的提升首先有赖于出版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出版行业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进展,在图书出口、版权输出如外教社等已设立北美分社(方允仲2009),然而国人精品译作似乎尚未走向读者。以林戊荪译《孙子兵法》为例,其在国内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并选入《大中华文库》系列,但目前几乎未进入海外图书市场。笔者所调查的约60余名英美读者表示从未在书店、图书馆或其它地方见过这本书。因此,迫切需要着力改善传播渠道,提升本土精品译作的接受效果。加强与国外各类图书馆的合作,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积极拓展本土译本的海外出版以及国内国际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出版社的选择上,优先考虑与译入语国家学术声望高、影响力大的出版社合作,多地发行。在国外召开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发布会,做好出版前的宣传活动。同时需要在海外建设图书销售合作网点。

4.3 译本营销

英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室名誉主席贝茨·吉尔(2007)认为“就文化吸引力来说,中国资源丰富,但她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这与笔者在英国的访谈调查结果一致。国人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需要营销(Marketing)助力。目前国人英译本的封面和介绍均非常朴素,不能突出卖点。葛浩文曾谈到,在美国,如果三个礼拜销不完,书就会撤下来退回给出版社,这个现象很常见,现在退书到出版社是很大的问题。比如已经预定了1万册,很可能卖不出去退回去的有五六千册。这些书怎么办?一本书如果卖20块钱,那就2块钱卖掉,甚至烧掉。考虑到国外图书市场具有极强的商业性,在营销方面必须下功夫挖掘典籍译本的现代价值。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市场上各国书目数不胜数,加之英美读者本对亚洲图书兴趣不大,因而必须呈现图书卖点,以吸引读者。同时要加强与译入国相关领域专家的联系,推出权威性评介。

5.结语

借助汉学家的中国文化传播本也困难重重,提升国人英译本在海外传播与接受的难度可以想见。然而,国人英译本不仅大量存在,还必将不断问世,必须积极探索如何将国人英译本中的精品传播出去,不辜负从国家到译者的投入。特别是,一部分优秀译作可能兼顾再现原作风貌和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若能传播出去,将有益于更清晰、完整地传达中国文化。当然,要提升国人译本在海外的接受非一朝一夕之功,其根本基础仍然在于本土译者的英文修养和国学素养。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借助国外专家力量的同时,仍有赖于本土译者的贡献,必须积极建构自主传播能力,促进传统文化的精要远播于世。

猜你喜欢

汉学家英译本孙子兵法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孙子兵法》组歌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
海外汉学家影廊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