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以《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建设项目为例

2018-03-06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资源课程建设

为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趋势筹建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我们以课程网站为依托,建设师生互动平台,采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变成了课堂+互联网的形式。

一、建设内容

目前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从课程资源、共享资料、资源呈现方式、资源视频技术等方面进行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丰富的课程资源

录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方便学习者自学;改变原有的按章节授课思路,以“方便自学”为宗旨,梳理拟定了教学大纲各知识点,确定了20多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设有理论、实训及习题等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实现按需学习。

(二)别具特色的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反映了课程的持续建设成效,比如:习题、实践、一线教学视频等;经过不断修订,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程建设内容体系,每个教学任务都包含以理论、实训为主视频,习题、回课为配套的视频集,同时兼有简谱谱例、伴奏原谱谱例、伴奏音频、弹唱音频、教师示范音视频等相关资源,以及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和幼儿园课堂实录等拓展资源的复合型课程资源体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学习,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既为教又为学。

二、建设目标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目标主要以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逐步实现与课程内容、教学团队、教学示范、专业实践与课程辅导为一体的专业教学体系。课程资源建设是核心,这就决定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建设的重点,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进一步开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配置与专业实践指导等工作。

(一)求精

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资源必须是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即课程内容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能够充分体现课程自身优势与特点的教学资源。围绕这个目标,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内容建设:其一,充分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围绕知识点建设资源库,资源优中选优。课程资源库的优势,在于能突出课程的精之所在,又能兼顾课程知识的覆盖面,保证资源能充分为课程所用。其二,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共享课要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与亮点展开资源的收集与积累,既要注重课程所传达知识的专业性,又要考虑知识被社会学习主体吸收与消化的广泛性。

(二)求用

主要指省级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以一种可直接获取的方式向课程学习者开放与自由使用。建设要紧紧围绕两个目标:其一,面向专业学生与行业从业者的使用,突出课程资源内容的专业性与教学性;其二,面向社会自主学习者的使用,突出课程资源内容的实用性。

(三)求全

第一,要追求课程资源内容的与时俱进,贴近课程所涉专业或行业的前沿,保证课程资源的新鲜度;第二,要追求课程资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即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彰显课程资源的专业化与多元化。

三、建设过程

本课程建设在国内无可效仿,同类型课程也仅能为我们提供参考模板,因此这个项目是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建设。

在线开放课程,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优秀视频课程,也就是网络公开课,以精、短、针对性强为特点。一个知识点的视频学习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这就要求必须在5分钟内清楚、准确地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讲解,传统课堂3-5分钟的导入,15分钟的讲解以及25分钟的边讲边练,统统都要压缩。这都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

制作每节课具体工作任务与流程是:先将每节课教案生成讲义,之后转换成拍摄脚本,所谓脚本就是设计每一个镜头要说什么、怎么拍(是正拍、侧拍、还是俯拍)、要考虑好画面是插入文字、还是示范+谱例的画中画、或者是示范和ppt一半一半,再就是播放效果(动画、插入)等拍摄因素,然后结合脚本制作配套的ppt,最后排序为拍摄剧本。

(一)前期策划

反复揣摩受教育者的观看视角和学习需求,经过多次录制小样的审核,明确镜头录制方案。即:分三个机位,两个场景,共完成讲、示范、带练三种课堂任务。

(二)讲义及ppt的编写

将教案中的相关知识点做以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讲义并制作配套PPT。

第一讲:儿童歌曲伴奏中的移调(理论)

伴奏与弹唱是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在给幼儿弹奏伴奏时,为了幼儿更轻松的歌唱,体验到更多歌唱的乐趣,我们需要将不适合幼儿演唱音域的歌曲进行移调;

一、移调概念

将歌曲整体从原来的调移高或移低至另一个新调,该歌曲中所有的伴奏、和弦、标记等内容都保持不动。

二、首调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是以“流动着的do”为基础,意思是DO的位置和高度可以移动和变化,但调式中的各个音级之间的关系却是固定不变的,永远遵循全全半全全全半的规律。

(三)脚本

将讲义内容按照分镜头顺序进行编序,同时设计每个镜头的拍摄要求,已达到知识内容的最佳呈现效果。为了保证视频画面的丰富性,我们的理论部分采用座谈+PPT的形式呈现,实践部分采用示范+讲解的形式呈现。尤其在实践部分,为了保证示范的清晰和直观,我们特别采用了侧拍、俯拍、特写等多种镜头形式,在视频画面设计中采用了字幕标注、配图谱示范等多种形式,确保观看者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拍摄脚本一:儿童歌曲伴奏中的移调(理论)

1.(坐在椅子上)伴奏与弹唱是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在给幼儿弹奏伴奏时,为了幼儿更轻松的歌唱,体验到更多歌唱的乐趣,我们需要将不适合幼儿演唱音域的歌曲进行移调;

2.(PPT2)也就是将歌曲整体从原来的调移高或移低至另一个新调,该歌曲中所有的伴奏、和弦、标记等内容都保持不动。

3.(坐在椅子上)以歌曲伴奏《玛丽有只小羊羔》为例,请大家初步感受什么是移调。

4.ppt3《玛丽有只小羊羔》谱例

5.(连续弹两个调,分别用侧拍和特写两个机位)《玛丽有只小羊羔》用2个调式D调和A调上进行弹奏。

(四)拍摄

不同于课堂实录,为了保证画面的统一和方便后期剪辑,开放课程的拍摄过程是分镜头条来拍摄的。一个机位下所有的内容完成后,才能换另外一个机位,这样的安排常常与课程内容本身的顺序并不一致,因此,在排序时特别要考虑画面变换有序,知识点衔接自然等问题。

(五)视频制作

根据脚本设计的要求,将视频与其他素材进行剪辑合成一条完成的视频资源。

四、建设意义

(一)完成科学的课程标准

完成科学合理的《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课程标准,指导课程建设方向与具体实施,以达到精品资源课程建设要求,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突出课程的精品性、实用性、可推广性

我们以方便手机和网络学习为前提,按照既短且精、既有内涵又有画面的原则建设本课程。保证课程视频的观看品质,保证视频内容的精品效果。比起以往的文本学习模式,精品视频的呈现模式更加直观,易于学习者接受。

(三)发挥在线开放的课程优势

以网络为依托,发挥在线开放的应用优势,扩大课程的知名度,为课程拥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提供必要前提。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扩大课程学习范围,学生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

(五)建成丰富的网络资源

完成课程资源.网络课堂.参考资料.幼教前沿等资源栏目的建设,增加幼儿园教师音乐示范课.本校教师教学录像.学生考试课录像以及拓展资料;建设互动平台,实现在线疑难解答.学习交流,增设在线测试栏目,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应用价值。

五、成果成效

为了课程建设成果的实用性,我们完全推翻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理念,以方便手机和网络学习为前提,按照既短且精、既有内涵又有画面的原则重新建设本课程。

(一)我们将全实践理念贯穿整个课程体系,通过与幼儿园教师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幼儿园的实际需求,通过幼儿园课堂观摩、学生实习、教学实训等手段提高了本课程的针对性。

(二)改变原有的按章节授课思路,以“方便自学”为宗旨,梳理拟定教学大纲各知识点,确定了20多个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设有基础说明这项内容,学生只要具备该任务的基础,就可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实现按需学习。

(三)经过不断的修订,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程建设模式,每个教学任务都包含以理论、实训为主视频;习题、回课为配套的视频集,同时兼有简谱谱例、伴奏原谱谱例、伴奏音频、弹唱音频、教师带练音频、考核用音频等相关资源;以及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和幼儿园课堂实录等拓展资源的复合型课程资源体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学习,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既为教、又为学。

(四)团队意识加强,教改效率显著提高

以往教改中,老师们常常各执己见,只关注个人成绩的提高,使得教改有宽度而没有进度,有想法而看不到效果。自组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团队后,老师们经过反复教研和实践,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思路、方法、改革措施等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使得我们团队的老师们自觉地形成了互助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五)实现翻转课堂

针对学生基础弱、上课时间短,回课时间不够的现状。我们将制作的资源作为现有教学内容的补充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课前跟着视频学习一遍,找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上课再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课下再跟着实训和习题进行练习。使用这种方法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之单纯的上课听老师讲要牢固得多。

(六)推广效果

在校内,这门课程通过建设和研讨,实施课程资源共享,带动了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教、练、演、用”的特色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在校外,团队成员已将录制完成的部分视频、音频在园校合作基地幼儿园教师中推广,得到了幼儿园的高度好评。幼儿园教师表示课程中的移调、幼儿园常规音乐等知识与工作结合的非常紧密,资源库中的谱例、音频、视频资源也非常具有参考性。

可以说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使受众群体真正实现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复合型学习模式。

[1]王瑶.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0(06).

[2]谭述晔.MOOC环境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即兴演奏”课程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5(07).

[3]刘杨.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4]刘晓峰.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课程的设置[J].艺术教育,2012(07).

[5]孙忠梅,吴晓凤.中国大学MOOC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

[6]王英.MOOC的优劣势及其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04).

[7]陈颖.幼师钢琴教学内容与方式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8]陈云华.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猜你喜欢

资源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给资源分分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