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客家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018-03-06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客家话客家人土楼

一、客家文化概述

1.客家民系的地域分布

每当提及客家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是一群在南方山区中聚族而居的“本地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倘若细查典籍,客家人不但并非南方人,而且是居住在南方山区中的中原贵族的后裔。换一种说法而言:客家人是居住在南方山区的北方人。因此有很多客家人通常自认为是外来移民的客居他乡者。

作为汉族七大民系之一的组成部分,客家人也有对应的活动区域、独立的方言体系和相应的传统习惯。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同一山脉,但他们居住的山脉一直受粤、闽、赣三个不同的行政区管辖。尽管有如此分区域的分布,但客家人却有着许多相同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特征。当然,这些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又与同处一个地区的其他人群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譬如,在地域分布中,粤、闽、赣三个地区的客家人有许多相同之处使人难于区分,但通过不同地区客家语言的细微变化,客家建筑形式相对比,那就有更加显著的差异了。

2.独特的客家话和客家民居

客家话是识别客家人的唯一且不可替代的标志。正如客家民系的发展中“土客械斗”这一重大事件所记载的那样,客家人在争夺土地生存空间的斗争中客家话起到了重要作用。所谓“土客械斗”,指的是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的民系械斗,“土客械斗”的分布区域很广,在两广地区、福建、江西、台湾、湖南等地均有爆发过。而我们之所以说客家话在其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的原因是:在双方有数万人的械斗中分辨敌友靠的就是客家独特的语言。客家人是一个靠客家话维系的群体,进入异地之后,尽管他们相互间并不认识,但仍然靠客家话协调战斗,也就是说械斗双方阵营成员彼此之间认同标准主要是方言。相比之下,你来自何方、宗教信仰和历史背景都是次要的。

除了客家话之外,还能代表客家人性格的便是客家民居。正如客家人的性格一样,客家民居们紧急坐拥在一起凝聚着客家人的团结,外形独特而古朴表现着客家人独立而勤恳的一面。对于客家民居,很多人都毫不吝啬的给与了赞美之言。它们有着独特的建筑形式,在姿态万千的中国传统民居中独占一席之地。

二、聚族而居的居住形式——“楼”与“屋”

作为客家独特的身份标签,客家民居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其体量和外形都十分具有专属于客家人的特点。客家民居有很多形制、风格和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又有很多不同的俗称,例如:土楼、方土楼、圆土楼、围子、方围子、圆寨、围龙屋、九井十八厅、走马楼、四角楼等。通过对客家民居外形和功能分类,可以概括“楼”和“屋”两大类别。

客家的“楼”,可以用土楼加以概括。不论是方楼、圆楼、椭圆楼、八角楼还是异形楼,不论墙体是夯土的、泥砖的、石砌的还是砖砌的,它们的主要特征都集中在“楼”字上。对于外人开来,这类民居给人的第一印象几乎都是封闭的、高大的、不可侵犯的、扑面而来的“楼”的形象。客家的“屋”,其主要代表是围龙屋。所谓“屋”是相对于“楼”而言的。“屋”没有那么封闭、高大以及没有显得那么不可侵犯,也少了那种扑面而来的感觉。“屋”看起来相对温和,通常由天井、厅堂组合而成的。

在众多风格迥异的中国传统民居中,客家土楼率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它凝重、敦实、古朴、静雅的气质,超尺度、矩规模、大容量的建筑特征,才是客家民居能够在众多传统民居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客家文化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中,大多数客家人热爱自己的族群,他们希望将客家传统文化通过现代的手法延续下去。将客家文化元素以及客家建筑元素运用在拥有大量客家住民的城市中,不但能够将这样一种传统文化延续下去,而且对于打造城市特色景观也有很大意义。客家文化中可以提取作为景观设计的资料十分丰富。从具象化的角度来看,从客家民居中提取的元素更是数不胜数。

从客家语言的角度出发,要将语言具象化并非易事。与其它可运用的元素相比,它所能实用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通常将语言具象化主要表现于单体景观雕塑。以纯客家人居地区的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沿河客家民俗文化公园中,对于客家语言的表现雕塑为例。高达三米的景观柱直接以黑体汉字的形式雕刻成立体柱。它十分巧妙的将“我是客家人”这一句表明身份和文化象征的语言转化为十分具有现代形式感的景观雕塑,使它在客家民俗文化公园中点亮主题,引起本地客家人看到这一雕塑时产生具有代表身份意义的归属感,在无形中促进了当地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客家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我”字,在此写作“亻厓”。“亻厓”虽未被正式收录在字库中,但在客家地区,它的使用是十分普遍,也获得了广大客家人的认同。与景观柱相结合的是具有客家文化精髓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字所创作的柱。通过将单个的字与其表达的意义解释了客家民系所希望传承的精神文化。

从建筑景观的角度出发,客家传统民居中能够提取的元素就更加广泛了。客家民居有许多依据不同地区需求、不同功能需求以及不同时期需求所形成的民居细分种类,每一种都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独有的美感。因此,从客家传统民居中提取所适用本地区建筑设计元素既能更切合实际,避免生搬硬套,又能使得景观更具有人情味。例如在客家围屋中,可提取的元素大到层层环绕的建筑形式感,小到围屋中门窗雕花等,一房一屋间尽是生活艺术的显现。不过,在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不等于直接通过造仿古建筑创造出“假文物”,而是应该将建筑值得传承,最有其代表特点的部分提取出来,再结合实际需求融入到新的、具有时代创新的城市景观中。在许多依据客家传统建筑来建设的城市景观就做到了摒弃其不“不必要”的老旧形式,而保留客家传统建筑的精髓,并将其升华创作出许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城市景观。

图为六堆客家文化园区建筑

位于屏东县的六堆文化园区内的建筑是将客家特有的传统元素提取出来成为极为成功的范例。在具有功能性的主楼的表现手法上,它从整体形态上保留了土楼饱满、浑厚的外墙,营造了高大、威严的外墙利用现代建造手法重构了建筑的整个建筑内部结构。与此同时,去掉了传统的檐口给人看上去熟悉无比却又能使人耳目一新。六堆客家文化园区内金属镂空的伞架客家聚落是以当地客家油纸伞的外形,通过改变呈现的形式、材质以及体量就颠覆了传统油纸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显得现代感十足。

四、结语

客家民系是一支非常独特的汉民族社会群体;客家话是一个发源方式复杂的方言体系;客家民居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居住建筑类型。通过探寻客家语言与客家民居的历史实证,让传统客家文化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之中。以全新的方式在现代客家人居住地区实现传承,不但是现代景观设计者肩负的使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顺应客家人居地区综合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举。

[1]吴庆洲.客家建筑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5-1.

[2]吴招胜,宋韵琪,谭元亨.客家古邑民居[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01.

[3]潘安,郭惠华,曹轶.客家民居[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1.

[4]马卡丹.客家故里[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6-10-1.

猜你喜欢

客家话客家人土楼
“美味”的土楼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有趣的客家话
“红美人”的故事
石板滩客家话与成都话的对比
赖炜炜作品
浅谈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
永定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