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05宋敏
宋敏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自我思维意识。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和搜集课外资料,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有关语文阅读内容的思维导图,这样在课堂学习中能将其发挥出来,把自己的内容理解与教师、同学进行分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阅读思考,在大脑中形成的有关阅读内容的版块归纳。思维导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其实不然,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书写、绘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可以将人类的大脑开发到无限可能的境界,对于学习探索是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就思维导图的应用做出合理分析。
一、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入语文阅读情境
思维导图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维意识非常活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有关语文阅读内容的思维导图;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去进行语文阅读内容的探索。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语文阅读?第一,对思维导图内容提出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思维导图的构建必须简洁,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第三,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思维导图最好是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都是很强烈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语文阅读情境中去。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 思维导图能诱发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阅读内容
教师除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教师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如给学生列出语文阅读内容中包括的时间、地点、人物。这样有助于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写出事件的经过。学生对于事件经过的简单总结就是思维导图的最初模板,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阅读内容。
2. 思维导图能细化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
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框架构建。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时要反复阅读文章。首次阅读时,通过自身对阅读文章的内容理解,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阅读内容知识框架。第二次阅读结束时,将关于阅读内容的知识框架记录下来,这便是思维导图的构建。之后根据思维导图进行阅读内容的透彻分析。这样将学习内容进行细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内容。
3. 思维导图能填补学生语文阅读的空白内容
小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历都比较浅,所以他们对于语文阅读内容中的深层含义难以理解。因此,他们在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方面还有很多的空白。而思维导图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们填补语文阅读理解的空白部分。教师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阅读内容。
4. 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建立学习小组,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语文阅读思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便于教师管理课堂纪律。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在于将所有的思维导图条例分给各学习小组的学生,让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来解决语文阅读内容中的潜在含义。因为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思维方式都有所差异,因此这种方式对于他们的语文阅读学习来说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三、鼓励学生建立语文阅读内容的思维导图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建立思维导图的能力。思维导图的建立是考验该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学校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这要求学生的大脑思维极度活跃。思维导图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将学生的左右脑都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根据思维导图总结语文阅读内容
教师在学生完成对思维导图的内容概括后,要对思维导图联系的语文阅读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思维导图理解能力的一种检验方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很科学的,它完全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目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