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基于学生需求视角

2018-03-05周洁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生需求中小学

周洁

【内容摘要】中小学数学衔接,需要关注学生需求。本研究从学生需求出发,认为要想实现中小学数学衔接,需要注重差异,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借助多种多样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衔接。同时,积极转变举措,实现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关键词】中小学 数学衔接 学生需求

任何教学衔接,都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可忽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当前多数研究较为成熟,且研究成果合理有效,但是,多数研究都未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具体需求,这是后续研究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为有效促进这一空白的完善,弥补相关研究视点,尝试基于学生需求视角,探讨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

一、注重差异,促进学习心理衔接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部分孩子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失落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进入初中后却成绩急剧下降的学生。伴随着这一成绩变化,学生从先前的“众星捧月”变为了现在的“寡人理会”,心中失落感必定倍增,这一时候,情绪问题、心理困扰接踵而来,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这部分学生更加怀念小学阶段的“辉煌”。与此同时却有另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他们对数学学科求知欲、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并且逐渐持续化、稳定化,并对自身数学学习形成了更为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差异,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心理之间的差异,教师必须重视这一差异,并采取举措进行弥补。

如,我所带的班级里,亦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学生数量达到了三分之一。为有效缩小这一差异,并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心理的衔接,我采取了多种举措进行弥补。例如,其中一项举措名为“知心周记”:我与学生约定周记制度,每周撰写一篇周记,可以谈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感想或体悟,也可以谈自己在学习心理方面的苦恼,更可以谈任何健康的东西。通过这一活动,我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基于实际,我采用“知心谈话”或“直接笔写”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积极鼓励,不少学生都获得了较大进步,有效衔接了小升初的学习心理。

二、借助活动,加强学习能力衔接

学生学习能力,不像学习习惯等那般具体,其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正是这一抽象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具体成效。具体来讲,本研究认为学生学习能力主要分为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在小学和初中两个教育阶段,这三方面能力要求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初中阶段对该三方面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此三方面能力发展提供载体,促进小升初学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在教学中,会积极开展多种活动。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我会利用班会时间举办演讲比赛,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感知能力方面,我会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形象,如圆柱等,开展比赛,让学生分组求取圆柱面积,以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完整性、细致性。

三、转变举措,实现学习习惯衔接

学习习惯内涵较为丰富,通过研究发现,总体来讲,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订正、提问等内容。在小学阶段,教师较为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预习和听课两个阶段,这一时期主要为“要我学”的状态;而到了初中时期,“要我学”已经不适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必须养成“我要学”的学习习惯,将良好的习惯进行内化,形成自主约束机制。同时,教师要积极转变举措,引导学生学会紧密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吸取他人学习方法中的精华,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这也是促进学习习惯衔接的方式方法。

四、引导自主,关注学习方法衔接

小学阶段,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教师影响较大,为何这么说?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模式主要为教师牵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强,反而学习依赖性较强,并且,學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更是缺乏一定能力。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所面临的情况会发生显著变化,不仅课程增多,难度更是加大,这点在数学中体现最为明显。为应对这一变化,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调整自身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实现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例如,我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就转变了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衔接。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掌握“方程如何求解”这一知识点,其在学习过程中多以教师讲解为主。我便在教学开始阶段,用较少的时间再次为学生讲解了“方程如何求解”这一知识点,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很是适应。接着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分为小组,参考“方程如何求解”,来探究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很快通过合作提出了“去括号与分母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实践证明,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其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衔接。

综而言之,学生心理特性、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都是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重要方面,采取合理有效的举措,实现这四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高效吻合,是本研究所探讨的主旨。满足学生需求,对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同样,学生不可被动接受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更需要积极主动去配合教师,或者自主开展有效衔接,唯此方可真正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国锋.“巧搭桥梁”——谈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 教师,2011(21):71-71.

[2] 彭锐. 新课标下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思路论析[J]. 教育,2015(2):16-1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中小学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浅谈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