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光不负

2018-03-05郭艺

当代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花鸟

郭艺

李云飞,1981年生于河北深泽,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1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奖。2016年10月入选江苏省第5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江苏省扬州市国画院青年画家李云飞,师从写意大家尹沧海,又受国画泰斗陈玉圃点拨,画风清奇出手不俗,陈先生赞其“飘然有禅意”。曾凭大画幅毕业作品《意境》斩获全国美术院校优秀作品展最高奖,吸引多方关注。

2006年,李云飞毕业后来到八怪故乡江苏名城扬州市。扬州迤逦的景致和深厚的文化为云飞的创作带来更多灵感和激情。南下至今这十余年间,云飞的写意花鸟画技与画境不断精进,个人风格也在不断调整中日臻成熟,作品在国内外美术大展中获誉甚多,现已成为扬州国画院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李云飞的写意花鸟可贵之于格调高古、难得之于高格而不失天真,真正是雅俗共赏。他偏爱宋元笔意,故对两代花鸟画家及院体画颇为留意。宋元以下,至明清的白阳、青藤、雪个、南田,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云飞亦均有研习;尤对任伯年、吴昌硕画艺潜心揣摩研究。他从这些大师的作品中兼收并蓄,结合自己的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李可染总结毕生的绘画经验,谈传统和继承的问题时说过:“要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力气打出来。”师古人之迹是基础,可学习笔墨设色构图的功夫,细心体会、多下苦功,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眼光和审美能力;师古人之心乃是进一步揣摩古人在作画时的精神状态、体会古人对笔墨的理解以及对自然造化的感悟。云飞二者兼习,从传统中来,再脱离传统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

云飞重笔法,执着研习传统笔墨,注重走笔间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缓急。无论花鸟山石,多以勾线填彩手法写之,故而墨线用得极多,也极讲究。譬如最擅长的石榴,繁叶细细密密,每一片叶轮廓线均有力度和墨色的变化,每个石榴果实的开口、方圆勾勒都有缓急和虚实不同,绝不草率。再如荷叶藕花青石,水色氤氲的荷叶、石块看似肆意而就,实则快意中皆有章法。笔墨在云飞的画作中起到筋骨之用,就局部乃至整幅画面看来,墨色干枯浓淡极富于变化,无论大小,整幅画都气韵贯通,一气呵成。正因其笔力深厚而举重若轻,力道藏于其内,方使其禽鸟鱼虫墨色灵动而俊逸轻盈,繁花也好穷枝也罢俱可见蓬勃强劲的张力,画面清朗文气扑面却绝无靡靡之音、柔弱之姿。云飞深知书画同理同源,勤习历代名帖,题画具钟繇笔意、魏晋之风,源于传统而自出胸臆的不羁笔法,让其画面既古典又现代,既有古拙之趣,又具当代意味,很是特别。

设色是云飞花鸟风格的另一大特点。近年来云飞花鸟作品的色调较之早前的清淡素雅,更鲜艳明丽而不失古雅。云飞用色颇具我国始于元代的浅绛彩瓷画的用色意趣——主色调以淡赭色辅以淡青绿色,赭色接近江南山石土皮的本色,而淡青绿再现江南茂密的自然草木。画面淡薄却层次丰富水色灵动,尽显中国水墨的画意。用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淡紫等色彩渲染,细笔轻抹或浓墨漫染,均可以从浅绛彩瓷里常见的赭色或淡青绿主调中得到协调统一,既带有纸绢画淡抹轻染的调子,还能保留其他诸色明净、清朗、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云飞设色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大胆用粉,不少画家宁选留白不愿用白,云飞却以白提亮细部,飘洒的梅花、细瓷般的芍药、白润如玉的荷花、禽鸟胸前的绒毛……他开创性地以近乎炫目的白描摹出对象的空气感、纯净感、细腻感,不但毫无堆砌粉饰之俗,却为本就干净的画面又增添几许仙气与禅意,实属难得。

现今青年画家能潜心研究画势阴阳承转、气脉开合等画理者少之又少。云飞受其父中医学识理念的熏陶,加上自身兴趣,对此间构图本宗的原理也不断钻研,并试图加以融合创新。书法中讲究“无往不收”,画幅间开合收放成竹于胸,循乎古法而不拘泥。最难得是云飞偏爱细高画幅,有数次获奖佳作如《四季花语》《花间拾取》等均為组合条屏,条幅细长狭窄,串在一起犹如竹简,观众似在屏风廊柱的间隙之中遍游诸景,各种物象只窥其一斑已各显意趣。看孤条势态险怪,观通屏则顾盼生姿,较之单一花卉,多条通景更显轻盈;花枝婀娜风情摇曳,憨鸟旁观动静成趣;画面景物格局万千,然全局气脉融通已然跨过画幅、穿越四季、包容色调,充分展现了画家对于中国画古法构图开合承转之理的深刻参悟,显示出作者对花鸟作品全局与部分、整幅与细部布局的高超把握。

云飞的写意花鸟细至极繁、疏乃极简,工致中不乏灵动。大概是南方四时的繁花似锦给他太深刻的印象,云飞笔下的大幅石榴,枝叶繁茂到一丛丛肆无忌惮、密不透风,甚至密到让人感到窒息,其间晶莹剔透粒粒珠玑开口笑的果实饱满到炸裂,直教人惊叹,可这正是那番最好的光景,何不快意任性、招摇炫耀一把?与此同时,这枝繁叶茂之下是一段笔力苍劲、粗陋斑驳的浑厚虬枝,与那细密华美的果叶形成了巨大反差,既交代了画面气韵的来龙去脉,更能对这极密的视觉感加以平衡调节。再如常见的藕花题材,荷花与荷叶均飘摇疏松、仙气十足,却将繁密留给了花心的莲蓬嫩蕊与势弱的芦花,一片酣畅墨荷甘与点点繁花相衬,点与面的对比、密与疏的均衡、收与放的协调,再加上花与鸟的呼应,整个画面统一在淡紫或浅藕色氛围之下,古雅舒朗而不失微妙。云飞花鸟耐看好看,远观气韵饱满融通、画面张弛有度、轻快宛如天成;近看则笔意丝丝入扣、无懈可击、诚意十足而绝不冗赘一分。

常闻人评云飞花鸟“天真”,这倒是对其格调看似无心实则极高的赞誉了。画家将物象重塑成什么模样,多半源于他的艺术功底和内心性情。云飞北方性情,直爽单纯而心无旁骛。他笔下的花木多是得天独厚、花开正茂、硕果肥美,美好宛若仙草之姿,全无颓废悲凉之意,是什么花便是什么花开到最美的模样。最妙是他的花卉条屏,石榴、芍药、荷花、梅花、绣球、水仙……这些花儿一入其画便宛如是红楼梦中的十二钗,虽个性迥异却各具风情,便是刁蛮放纵,亦格调高绝而非凡尘俗物。初见之只觉锦绣华丽美到摄人心魄,细细品读又觉笔墨间清淡似水、朴素无华、静穆祥和。他的珍珠小鸟无关种类,而是一种生命符号,憨态可掬又情状万千,或可解读为画家内心渴望对话自然的情愫和遐想,贪心霸占、左顾右盼、静思冥想、呼朋引伴、傲娇睥睨、目瞪口呆……韶光无价,白驹过隙,云飞将最美的一刻交由鸟儿代为见证和回应,小鸟代画家入佳境,代读者徜徉花间的圆满自在。

编辑:刘亚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鸟
写意花鸟
放飞
《轻绡剪翅约秋霜》
喜获丁垂赋老师赠画册而题
浅析唐寅创作中审美取向的嬗变
浅析唐寅创作中审美取向的嬗变
扇面花鸟面面观
没骨画之我谈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