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学会享受春节

2018-03-05赵云旺安春华

当代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守岁冯骥才味儿

赵云旺 安春华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民间文艺家,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城市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曾多次撰文阐述春节的文化内涵,两次提案建议除夕放假,并建议中国春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年冬,本刊记者在古城保定采访了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冯骥才就我国春节民俗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变迁及传承保护谈了他的见解。

本刊记者:人们形容春节的气氛浓不浓,常用一个词:年味儿。以您的观察,百年来中国人过年的“年味儿”如何?年味儿浓淡发生了哪些变化?

冯骥才:我1942年生在天津,就我小时候的记忆,年味儿是相当浓的。仅举一个例子:守岁。那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年俗。家里的父母长辈,除夕夜是绝对不会睡的,而我年年喊着不睡,年年总是坚持不住。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精神抖擞,内心充满欢愉,待到午夜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瞌睡虫就开始在脑子里弥漫。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而我呢,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别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每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小时候的我总是惊奇:父母长辈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长大后我渐渐明白,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那就是:辞旧迎新。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倒计时地数着数字迎接新年,然后狂欢,而是静静地守着,守着只有在这一时段才能看得见的,来去匆匆的珍贵时间。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新的一年的头一天,眼前一片闪闪发光,异常明亮,好像什么都是新的,甚至空气。

旧时的天津人家守岁,除了等到子夜燃放鞭炮,还要踩芝麻杆吃冻柿子。踩芝麻杆是为了节节登高,吃冻柿子寓意来年日子过得痛痛快快。如今守岁的年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淡化,特别是城里人,多是看春晚,等到子午交替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虽然也是暖融融的,但我觉得失去了旧时人们守岁的那种趣味、那种情怀与执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年味儿经历了一个由浓变淡的过程。虽然春节的形式和载体有所变化,但其文化内涵还是没有变的。

本刊记者:年味儿的变化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

冯骥才: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耕文明有关,在中国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过去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疏远了,而且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信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冲击,疏离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意识和情感,这是自然发生、难以避免的。此外,我们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背景。近代史上,在洋务、维新等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开启了现代化进程,这个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论战,比如中医和西医之争,国学和西学之争等等,现代化进程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这也同样影响到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使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年俗文化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这个断层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常讲,物质文化遗产怕毁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怕中断。我们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年俗文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和担当,主动来关注它继承它呵护它。

本刊记者:自新世纪以来,“年味儿”似乎又有回潮、复兴的迹象,您觉得呢?产生这一变化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冯骥才:确实有一定的回潮、复兴迹象。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我想,有几个方面。一是经历了对经济发展和物质丰裕的追求之后,有了一定物质经济基础,国人开始慢下来、静下来,重新重视精神生活,寻找信仰、充实心灵。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自然是人们最容易找回的东西,因为它本来就在我们的血脉里。记得2003年左右,各地涌现出国学热;2005年,则有媒体提出了“保卫春节”的口号。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在民间复兴的表现。另外,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于非遗的保护工作全面启动,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位列其中。事实上,我国的非遗名录中有很大一部分项目,是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或民间艺术,所以各地在申遗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它们捡拾起来,加以整合、重现,以复兴传统年俗活动来吸引游客、提升人气、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契合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尋根心理,共同促使“年味儿”重新回暖。

本刊记者:这种回潮,主要发生在乡村,这是否说明传统村落是承载民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冯骥才:传统村落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合体,它由几个大的族群靠血缘关系在历史中自然形成,是一定地域文化的代表。传统村落既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价值难以估量。这些村落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积淀形成,蕴含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有着在岁月淘洗中自然生成的内在活力,其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在一些传统村落中得到比较完整的保存,这也吸引了许多城里人的目光。现在到乡下去过年,到传统村落中去寻根成为一种时尚。但我认为传统村落应该慎重对待旅游开发。由于受旅游经济利益的驱使,传统村落有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比如到处挂红灯笼,雷同的民俗文化表演等等,这湮没了传统村落本来的内在活力和历史魅力。

本刊记者:传统年俗文化中,赏花灯闹元宵是重头戏。对于下乡找年味儿的城市居民来说,他们主要找的是在城市难觅的元宵节的欢乐,那么,城乡通过对元宵节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是否能成为提升年味儿、传承年俗的撬动点?元宵节是否应该放假一天?

冯骥才: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由于与除夕相隔仅半月,又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吃元宵等诸多热闹欢乐的因素,所以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中国的狂欢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苏轼对元宵节的描述脍炙人口,在中国的诗词、小说、说唱文学以及民间文化中,都能看到元宵节文化的深刻影响。如今各地重振元宵节文化,这是在太平盛世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回归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成为提升年味儿、传承年俗文化的一个撬动点。所以,我认为元宵节应该申遗并且建议放假一天。endprint

本刊记者:正月里还有许多流传久远的民俗节日,比如正月初五“破五”、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十“老鼠娶媳妇”、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等等,这些民俗节日在有的大城市几乎销声匿迹,在农村地区尚有流传。不少人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旧的东西总有一些会消失,我们不必过于惋惜,更不必强留。您怎样看待这些春节民俗节日的流变?

冯骥才: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些民俗节日的设置,甚至包括二十节气,都反映了这一原则。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也说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的先人早就懂得在节日里顺应自然,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调整自己的身心。刚才提到的正月里的这些节日,是年的点缀,为春节民俗文化锦上添花,这些节日都很有味道和内涵,比如破五这一天,传说是财神的生日,这一天燃放鞭炮,吃饺子,可以赶走蹇运和穷神,商家店铺这一天开张营业的很多。初七的人日,这一天让人们回归自身,审视自我,有称体重的习俗。正月初十老鼠娶媳妇和二十五填仓,是农耕文明在年俗里的体现。总的说来,在一些大城市正月里民俗节日的流变,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疏离,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因素,也有现代社会变迁发展的原因。一些旧民俗没有了,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又形成了更具活力的新民俗。所以,我们不必人为地、矫情地惋惜和强留,而是重视我们与传统文化本来就有的血缘关系,强调年俗文化原本就是属于我们全民族的DNA。

本刊记者:在您眼里,现在中国人过年的“年味儿”够不够?还需不需要“保卫春节”?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调动了自己喜闻乐见的所有的文化与艺术形式,包括民间的祭拜、庙会、戏剧、舞蹈、曲艺、绘画、书法、工艺、饮食、游艺等,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深层的精神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春节蕴含着的团圆、平安、祥和、康宁的主题,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来始终不渝追求的生活理想。其中,团圆是第一主题。这种DNA,每年春节都会暴发出惊人的“能量”,年年春运差不多都是两三亿人的大迁移,在珠三角地区甚至有骑着摩托车的数十万人的“返乡大军”,归心似箭,急匆匆往家赶,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看到的现象。春节拥有巨大的情感凝聚力,中华民族就是凭着这种凝聚力,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如果说中国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城,那么中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產就是春节。春节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骨髓和血脉,它不会消失,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丰富,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和活力。各地的年味或许浓淡有别,但在人们心里,年都是喜庆团圆的,所以我认为春节并不需刻意“保卫”,而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让春节过得既有浓浓的传统味,又有新鲜的时尚味。

本刊记者:传承年俗文化,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冯骥才:我们传承节日文化,首先得弄清楚传承什么。节日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传承节日的精神。所有的节日都有它的精神,比如春节的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现在,首先要让人们重新学会享受节日。首先是国家的自觉。国家要让人民过好这个节日,就需要通过政策创造一个平台,即一个时间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时间,就没法过节日,就谈不上节日文化自觉。还要培育人们对于节日的集体认同,使一代代人产生对于节日的集体记忆,要从孩子抓起,要让节日文化沁润孩子们的心灵。否则随着淡漠,疏远,隔离,我们的节日就会变成一个“大周末”了。

编辑:曾荷endprint

猜你喜欢

守岁冯骥才味儿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守岁
年味儿再淡, 过年都是喜庆的
在中国感受“别样”年味儿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诗词风俗话守岁
古人的过年诗
桔子吃不出苹果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