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爱和付出融入春节

2018-03-05安春华赵云旺

当代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包容性街道旅游

安春华 赵云旺

刘铁梁,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

本刊记者:您如何看待春节文化?

刘铁梁:春节是咱们传统节日中最全民性的、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的节日。人们说春节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我认为这还不能说明你就懂得了春节。更重要的问题是:我自己和春节是什么关系?不能光是讲,我应该怎么看它、解释它,春节几乎不需要解释,只需要自己去体会:我过好了没有。我是不是在这个节日当中获得了一种幸福的体验。我们追求中国梦也好,追求和谐社会也好,其实,春节提供了我们集中去检验、感受生活的一个机会,体会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和谐幸福的一段时间。这是最重要的。过多地把它当成一种文化去寻根溯源,实在没有必要。文化人解释春节,最糟糕的是把自己摆在一个评论者、裁定者的位置上,去教训别人怎样过春节,这个态度并不可取,因为你无形中已经把自己跟春节分开了。

本刊记者:现在有一种到农村过大年的潮流,您怎么看?

刘铁梁:这是一种旅游的方式,显示出一种恋旧、怀旧的心理。但是如果你走进的是一个标签式、被包装的农村,其实在那里并没有让你怀旧的任何景物,与你的生活经历是不搭界的。这样的怀旧,说明我们对自己是谁还是不清楚,那反而把一个好端端的春節过得没滋没味了。

春节像一个灯塔一样,永远引导着我们不断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构建更美满更幸福的社会。比方说我开车回家,想到可能有不少人买不着火车票,我就在网上发帖,捎上那些愿意搭我的车回去的陌生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的表现?这不就是春节的精神价值吗?非得说我们到农村里去放鞭炮,才叫过春节?那就太形式主义了。当然,我并不反对这样过春节,但这是浅尝辄止的一种做法。真正的做法是,只要把你的爱、你的付出融入到春节,就像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样,那么春节这个旺火自然就会越烧越旺。

本刊记者:您认为春节文化的特质是什么?

刘铁梁:首先是包容。我们民族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同样反映到春节文化上也具有包容性。有人可能旅游过春节,有人可能去饭馆吃年夜饭,过法多种多样。好多专家一看到年轻人过洋节就不干了,大声嚷嚷,怎么春节也不会过了。其实老百姓谁关心专家怎么说道春节呢?咱们的父母他才不谈那些大道理呢,顶多是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或者稍微解释一下、商量一下,这就叫包容。

再者,就是创新。我小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工会也组织活动,街道也组织活动,每年春节我都会拿到很多戏票,是各个单位发的,表演者可能都是工人,可能是街道居民,并非什么名角,但是所有人都在积极参与,让我感受到了春节的浓浓气氛。这是新时代的过法,不一定非得按照老的规矩,怎么样守岁,怎么样拜年。其实,你在春节中怎么过,完全是自由的。回到家里和父母毫无芥蒂地敞开交流,大家其乐融融地谈话,这不就是春节吗?我不同意“抢救春节”的说法,大家都过得好好的,抢救什么呀?总之,少评论春节,多过好春节,这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郭文岭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容性街道旅游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热闹的街道
包容性设计专题引介
街道生活
旅游
风居住的街道
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初探
街道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企业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