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建设的思考

2018-03-05邢瑞娟

大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邢瑞娟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想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建设。当务之急是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建设,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103-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2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不同,专业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思政课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思政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要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建设,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当务之急是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真正使其能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一、以学生为本,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推进高校思政课课堂建设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强调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课堂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为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使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来展开,真正做到让教学内容深入人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诚信缺失、官场腐败等社会现实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敢于面对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的迷雾,增强思政课的现实说服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并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二)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解決社会现实问题

要用科学的理论引领高校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帮助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理性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素质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课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正确地分析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惑,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通过思政课这个主渠道来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要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要研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注重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将普遍讲授和专题讲授结合起来,强化实践环节,全面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当前,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一部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思政课的相关内容与专业课结合在一起,以理论指导学习实践,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时代特征

高校思政课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在反映时代发展的热点上下功夫,在与学生联系紧密的问题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要彰显时代特点

思政课教师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密切关注党的理论方针,及时把新观点、新材料、新内容体现和渗透到教学中,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党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精心提炼、设计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例子和事实来呈现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之由抽象到具体,由远到近地指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增强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要凸显社会热点

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善于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并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精炼教学内容,凸显社会热点问题,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分析,使学生明辨是非。在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和评价社会的热点、难点及疑点,包括影响比较大的各种社会思潮,避免自身思维的片面化、极端化,进而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endprint

(三)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和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为教学的切入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所以,要紧跟学生关注的时代热点,运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内心特点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和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关注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积极推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思政课教学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师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当前,大部分高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思政课一般都采取大班制的形式,人数多则300人,少则150人,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板书,会因抓不住老师的讲课要点和思路而走神。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优点:其一,多媒体课件能够字迹清楚、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地将课程内容连续地展现出来,突出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有效地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二,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形式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程教学,播放一些体现时代风尚、有教育意义的背景资料片,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在课件中插入与授课内容有关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频,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二)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开展启发式教学,一是积极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时间地采取理论灌输的方式,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产生倦怠的感觉。如果适时穿插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二是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高校思政课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人数比较多,课堂讨论可以十多人一小组,就課堂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汇总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能通过有效的互动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比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第一次授课中可以让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为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就讨论观点进行汇总。最后,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论证给出科学的结论,即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这种课堂讨论的方式,既锻炼了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从而让大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但是,不管是课堂提问式教学还是课堂讨论式教学,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切忌含糊不清,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要给予科学的解释,把问题分析透彻,切忌回避。否则,学生将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礼记·学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启发式教学的要义。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教育中十分注重因势利导教学方式的运用,主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把学生的思想和言论引向正确的轨道。

四、以体验式教学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同时又受到来自网络的多元信息的影响和冲击,形成了相对独立但又不成熟的思想认识。在这种状况下,单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教育很难转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如果教师的灌输教育内容呆板、缺少说服力,不但收效甚微,更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形成抵触情绪。如何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是鲜活的,扎根在现实生活中的,对他们是真正有帮助、有价值的?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现实化,将课堂上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来影响学生,提高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与学生个人成长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教学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探索,设计与大学生成长实际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广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研究社会问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学分,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增强军事训练实效,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

同时,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建设还需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如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运用情感和理智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等教育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的以生活为中心、系统学习为中心、探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等,这对于改进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认清时代特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获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调整、补充和丰富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国外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更加清醒地认识与应对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思政课教学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思政课教学主要还是局限在课堂之内,而且多为100-300人的大班上课,不利于师生互动,也不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虽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学校流于形式,未能将上级要求落实到位。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实践的进程往往由学生自己掌握,缺少思政课教师的全程跟踪和现场解读,教学监管不到位,学生假冒、谎报参与实践活动现象严重。有些学生即使确实参加了实践教学,往往也由于缺少社会阅历而导致对实践体验的分析出现偏差,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责任编辑: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学习新课程理念,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对构建高中数学和谐课堂的理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