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2018-03-05陆秋梅刘勤
陆秋梅+刘勤
[摘 要]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调查基于里克特量表设计,从情绪、行为、成就感三个维度测量了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状况。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该类课程学习中存在学习倦怠现象,这需要给予重视,切实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089-03
一、引言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肯定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成效。其具体成效表现为师资队伍日益壮大,教学改革有的放矢,教学机构完善稳固,支撑保障日益完备,实施机制日益规范等。[1]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该类课程的主渠道地位和功能,要求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2]这一期待直面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社会复杂多元、青年一代个性彰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提出了针对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时的不良表征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課的要求。
思政课学习的不良表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遏制,将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只有清楚描述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才能探究其原因,形成有效预防、干预和矫正机制。基于此,就有必要对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进行科学调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在改进中加强提供明晰的努力方向。
二、研究梳理
国外没有思政课的单独表述,大都以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命名,它们和国内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在教学内容方面,美国侧重于政治、公民和社会教育,突出以个人利益为核心,具体包括倡导自由主义、政治制度优越的政治教育,倡导民族精神和信仰的公民教育,倡导权利义务、品德法纪的社会教育等。西欧国家也十分重视政治、公民教育:英国开展包括宗教、道德、政治等内容的教育,法国强调人权民主、国家认同、伦理道德等内容的教育,德国倡导民主文化、政治训练、宗教教育等内容的教育。
方法上,国外研究者对政治、公民和社会教育,通过直接和间接方法有机融入在学校和生活之中。英、法、新(加坡)等国以课堂教学为主,运用参与教学的方法,如讲解、讨论、看录像、演剧本、唱歌、辩论等,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如新加坡以真实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在参观展览、监狱、医院等真实情景中领会课堂讲授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教育能够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如把宗教思想渗透到日常生活,通过广泛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合理地将国民对宗教的信仰转化为对民族、国家的服从等。
国外的这些办法建立在比较严谨的论证基础上,吸纳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机制。这拓展了国内高校提升思政课实效的视野,但由于国外研究理论的立场观点、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与国内有所不同,将其用于国内思政课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
研究思政课改革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国内高校思政课有实力比较雄厚的研究队伍和坚实的研究基础,已尝试围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实效性提升的改革。如柳礼泉的“五结合”教学法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探究。[3]又如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形式,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观看影视资料相结合,围绕具体问题讨论交流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4]还可以将主题演讲、问题导向、社会调研、博文汇报、微信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入不同专题的教学改革之中。
教学手段方面,我们将多媒体引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利于学生记忆,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弱化讲解效果。将读书讨论、课堂实验、课外参观、社会调查等手段引入思政课教学中,以此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思政课授课教师的知识、能力、情商、态度等水平的提升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这些探究对应对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持有消极态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行为回避、低成就感的一种状态。
国内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大都借鉴国外。其测量工具主要是对马斯勒职业倦怠问卷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的修改完善。职业倦怠量表MBI-HSS、MBI-ES和MBI-GS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表现出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张莹等修正MBI-ES后探究了北京大学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5]
对思政课学习倦怠的研究刚刚起步。很少有研究将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和学习倦怠联系起来,探究思政课学习倦怠的表征、原因等。总体而言,关于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现象的研究缺乏精准、系统的研究,尚待推进。
三、调查设计与实施
研究借鉴了MBI-ES倦怠量表,[6]采用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 中文版,充分考虑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情境、课堂表现和课后特征等因素,修订和增加了部分量表内容,编制了此项研究所使用的测量问卷。
问卷含基本信息部分和量表部分。量表总共分3个维度即情绪、行为和成就感,每个维度下含有7个项目,总共21项。量表采用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记1分到5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各个维度获得的分数是这一维度所有题目的平均分。
调查利用Cronbachα系数检验量表信度,该系数值为0.915,显示量表信度很高。调查利用Cronbachα系数检测了情绪、行为和成就感3个维度,Cronbachα系数值分别为0.874、0.817、0.755,皆有较高信度。endprint
量表的效度检验显示KMO=0.904>0.5,效度较高。KMO值越接近1,表明变量间相关性越强,适合因子分析。此后抽取个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累计方差贡献率55.615%。个因子的贡献率均在6.176%以上,属于重要因子,且共同解释了原有变量方差的55.615%,这说明这三个因子具有解释性。
量表的3個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情绪低落和行为回避的相关系数为0.661,情绪低落与低成就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557,行为回避和低成就感的相关性为0.689。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无记名填写问卷的办法,从G校15个有本科教学任务的学院分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各抽取不同专业20名学生共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和回收问卷。问卷回收299份,有效问卷299份。其具体情况:男生154人,占样本总量的51.5%;女生145人,占样本总量的48.5%。大一学生105人,占样本总量的35.1%;大二学生95人,占样本总量的31.8%;大三学生99人,占样本总量的33.1%。理工类学生97人,占样本总量的32.4%;农医类学生53人,占样本总量的17.7%;人文社科类学生95人,占样本总量的31.8%;艺体类学生54人,占样本总量的18.1%。
四、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目的认知比较客观准确。调查显示,23.7%被调查的学生觉得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2.2%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任务,18.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意识形态灌输,18.4%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15.8%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只有1.3%的学生有其他层面的认知。
问卷用5点记分法,每个维度有7个项目。若是学习倦怠及因子获得的分值低于2.5,说明倦怠表征不明显,存在较少的学习倦怠问题。若分值在3以上表示存在学习倦怠问题,3.5分以上表明学习倦怠比较严重。
总体而言,学习倦怠分值为2.9168,接近倦怠程度,说明在校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存在明显的倦怠倾向。情绪低落维度分值为3.17,行为回避维度分值为2.89,低成就感维度分值为2.77。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缺乏动力、兴趣,容易出现课堂沉默、学生神情疲劳烦躁等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不存在倦怠问题的学生占25.3%,存在学习倦怠问题的人数为139,有效百分比为46.8%。在情绪低落、行为回避、低成就感3个维度中,达到倦怠程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5.5%、39.2%、33.2%,情绪倦怠的学生所占比例比其他2个维度高。
性别变量上,男生学习倦怠情况比女生略显严重。男生思政课学习倦怠者所占比例为24.9%,女生为21.9%。以性别作自变量,学习倦怠及情绪低落、行为回避、低成就感维度获得的分值进行T检验,显示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年级变量上,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与年级无关。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学生情绪低落的F统计量值为1.896,其显著性概率P=0.152>0.05,表明二者无明显关联。行为回避与低成就感也与年级变量无明显关联。这说明各个年级均存在学习倦怠现象。
专业差异上,不同专业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学习倦怠差异。探究二者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运用了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以专业为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情绪低落上F统计量的值为11.833,其显著性概率近似为0。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就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同类统计计算,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为(12.420)、成就感(12.718)也存在显著差异。
对比3个维度,专业对成就感维度的影响比其他2个维度略大,即专业对成就感这一维度的影响比情绪低落、行为回避大,显著性差异较突出。学生成就感低的主要表现有两种:第一,学生觉得所学习的课程对自己没多大用处或者说没意义,觉得学习是无聊、乏味的。第二,学生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并没有收获或没有达到预期的回报时就会感到自卑和失落。
五、结论
以G高校为例的在校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的调查显示,学习该类课程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已经达到比较倦怠的程度。3个维度中,情绪低落比较显著,已属学习倦怠。依据相关测量,在校大学生的思政课对个人成长重要性的认知有待提高,学习行为有待矫正。部分学生对该类课程的认知存在偏见,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其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行为出现偏差,具体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听课时发呆、低头、做无关的事情等,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又有差别,是学习倦怠的典型行为。
面对学习倦怠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丰富课程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活跃课堂氛围;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推行思政课小班教学;妥善有效地推进课内课外、线下线上的师生互动,探索网络、手机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提供学生认知实践学习的展示平台;改革思政课的考试制度,多样化和精准地测量学生学习状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与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准入机制,优化教师结构,提升师资水平,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从而让高校思政课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维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23-28.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柳礼泉,黎大志,邓军等.运用“五结合”教学法,提高“两课”教学效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11):61-62.
[4] 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5] 张莹,甘怡群,张轶文.MBI-学生版的信效度检验及影响倦怠的学业特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8-10.
[6] Guler Yavuz, Nuri Dogan.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Student Survey: A Validity Study .Procedia - Social and Be-
havioral Sciences, 2014(6): 2453-2457.
[责任编辑:庞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