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美在与东盟区域合作中的博弈

2018-03-05夏苇航刘清才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年24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美国中美关系

夏苇航+刘清才

【摘要】东盟、美国和中国都是引领亚太地区生存和进步的关键性力量,他们的兴衰牵动着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和东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东盟共同体的建立、东亚峰会机制的建立和形成,对亚太区域合作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美国与东盟关系密切,双方区域合作由来已久,成果显著。东盟借助与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成为引领亚太区域合作的重要先行者,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的亚太区域合作中,中国、美国和东盟的三边关系将影响亚太区域合作的进程和发展。

【关键词】区域合作 中国—东盟关系 美国—东盟关系 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 D8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4.009

亚太区域合作,从最初的次区域合作模式,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区域合作发展。以东盟区域合作为引导的区域合作模式,正在不断带动整个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发展。中国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依托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影响力,在亚太范围内广泛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亚太地区在经贸、政治、安全领域的沟通合作,积极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营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周边和平稳定环境;美国自重返亚太战略实施以来,坚持发挥盟友的作用,维护和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区域权益。

中美和东盟的区域合作现状

目前,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机制,成为引领亚太区域合作的核心动力。在东盟的引领和倡议下,“10+”合作、东盟首脑会议、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对话机制已基本形成,周边国家纷纷响应,并且加强与东盟展开实质性对话合作,合作内容不断扩展,合作领域不断加深。东盟与周边多国已经达成或正在达成自贸区建设合作协议,部分合作协议已经成为现实,东盟也在同步进行内部自贸区建设。

中国和东盟。自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双边关系。政治上,中国和东盟自1991年建立双边关系,26年来高层交流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高层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对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称赞和祝福。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其访问印尼期间,曾经对于如何共同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①“中方重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愿意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②国家总理李克强同志在出席中国—东盟双边会议时,也曾表示:“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面旗帜。”“要在中国与东盟开启合作的黄金十年基础上,寻求新的战略突破。”③

美国与东盟。历史上,美国与东盟的来往要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美国打败西班牙,将菲律宾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形成势力范围,获取区域相关权益。越南战争中的惨败,促使美国重新思考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开始实行战略收缩,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逐年下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没有及时紧急援助东南亚各国,反而借助IMF与东盟各国达成的紧急金融援助协议,借机插手和控制东南亚各国的金融、人权、政治等内部事务,引发东盟各国的不满和抗议,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形象再次受损。直到9·11恐怖事件之后,东南亚成为美国反恐战场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才重新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加强双边在各领域的对话合作。

中美之间在东盟区域合作中的博弈

中美两国从本国利益和地区形势出发,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与东盟进行相互合作,借助东盟,实现和维护自身在东盟地区的权益和地位。东盟则利用自身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和收益,借助大国的力量,提升东盟自身的地区影响力和权益,促进东盟一体化的发展。中美两国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中,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博弈的格局。

中美都重视发展与东盟的政治外交关系。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重点经营区域,其发展和稳定直接影响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关系到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中国本着合作共赢,坚持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发展原则,与东盟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2013年,中国与东盟共同发表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东盟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合作对象,在周边外交方面也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中方因此坚持并且强调巩固和东盟各国家的战略合作,愿意在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保持密切交流合作,用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实现区域一体化目标;东盟也重申,坚持“一个中国”,赞赏中国提出的“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中美两国都是东盟的友好合作伙伴,都是东盟区域合作对话机制的参与国,也是亚太区域一体化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中美两国在如何看待东盟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中的角色和作用上存在分歧。中国坚持世界各国,不論大小,在国际社会都有平等地位;区域合作中,不存在大国领导小国、大国主宰小国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亚太地区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美在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分歧。未来5年,中国与东盟及东盟10国将进一步对接发展目标、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力争在2020年实现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目标。同时,中国和东盟将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东盟共同体,这将有力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经贸合作,为双方经贸合作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长期以来,东南亚国家一直是美国重要贸易伙伴和海外投资市场,双方在经济、商务和贸易等方面有着较为频繁的往来。中国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后,两国区域经贸合作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影响力不断提高。受到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刺激,美国更加重视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积极与经济发达的几个东盟成员国保持密切的经济往来,目的性较强,经济谈判也局限于这几个少数国家。美国认识到,东盟是其对外贸易的重要市场,进而,美国提出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计划以TPP为标准,借助部分东盟经济发达国拉拢东盟,提升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为美国和东盟未来达成最终自由贸易区协定奠定坚实基础。美国提出TPP,更深层的目的是企图借TPP掌握亚太地区区域经贸合作的主导权,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贸中心国地位,与中国争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话语权。endprint

中国与美国都是东盟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从自身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出发,与东盟开展不同形式的区域经贸合作。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通过合作实现经贸共赢,既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帮助东盟各国实现经济实力的平衡,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中国尊重东盟对于区域经贸发展模式的不同看法,不向东盟强制推销区域经贸发展的中国模式;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贸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只向东盟提供区域经贸发展的经验和倡议,不会主导东盟内部的区域经贸合作进程,支持东盟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建设有本地区特点的区域经贸合作道路,中国欢迎东盟在推动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方面发挥示范建设性作用。未来,中国和东盟也有意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打造成跨区域经贸合作倡议,即RCEP。如果RCEP能够最终实现,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还将实现质的飞跃,这将对亚太区域经贸一体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中美在东盟区域安全合作中的相互博弈。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安全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东盟成员国中,越南、缅甸和老挝与中国的边境接壤,边境线长度超过4000公里,其中,中国和越南曾发生过边境冲突,如今中越实现了和平停战,达成了边界划定,中越边境地区繁荣发展;缅甸与中国云南接壤,国内少数民族与政府的冲突此起彼伏,不时影响中缅边境的安定;老挝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关系,边境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冲突,呈现和平发展的状态。中国与上述三国在边境管控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中国的边防公安与缅老越三国边防执法部门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协作和沟通,对边境地区的走私贩毒、贩卖人口、跨境洗钱等跨国犯罪行为,四国展开联合打击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对边境局势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上述三国,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在经济合作之外,在其他领域也一贯秉持着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的原则。

中国的应对

面对中美两国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中的博弈,中国需要思考相应的对策,既要巩固与东盟的区域友好合作关系,又要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的基础上,平衡和降低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来说,中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借助各种对话机制消除中美之间的分歧和误解。中美关系,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中方应呼吁中美双方遵循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原则,通过各种对话交流机制消除误解,比如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东盟“10+3”合作机制、东亚峰会等,促进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

以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用实际行动回应不利言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事工作会上,提出亲、诚、惠、容的重要周边外交理念。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中,中方应积极贯彻实践亲、诚、惠、容理念,保持与东盟各成员国的友好往来,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领域的各项交流,深化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增进政治互信,提高政治亲密度,为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创造良好氛围。此外,发挥中国在经贸往来中的大国优势地位,继续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贸合作,借助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的平台作用,为双方各行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运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应正告美国和部分别有用心的东盟国家,中国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权益的问题上,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用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中方应该坚持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坚决坚持中方在南海的主權和本应享受的权利,这一点既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同时更是各届中国政府所秉持的原则之一,同时,这也是相关法律文件多次确认的,是受到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所保护的。

中美两国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进程中,存在不同看法和认识,只要三方以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建设、实现亚太区域繁荣发展为根本目标,未来,中美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也将实现共赢和发展。

注释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3年10月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04/c1024-23102653.html。

李克强:《在第十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1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1/14/c_1113240171.htm。

责 编/戴雨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美国中美关系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长三角区域合作
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启示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