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疗效观察
2018-03-05周艳
周艳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椎管内给药,不良反应较少,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以及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并且不会抑制患者呼吸[1]。在剖宫产术中应用麻醉药物不仅要起到麻醉效果,还要确保母婴安全。因此本文将对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产科接收的9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包括妊娠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对椎管内麻药过敏、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等产妇[2]。
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实验组(46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1.58±5.32)岁;体质量62~86 kg,平均体质量(76.85±8.25)kg;身高157~171 cm,平均身高(165.85±5.05)cm;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手术时间(97.58±6.32)min。实验组产妇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2.34±5.84)岁;体质量65~89 kg,平均体质量(79.85±8.47)kg;身高159~175 cm,平均身高(168.85±5.25)cm;手术时间68~124 min,平均手术时间(95.21±5.89)min。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两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之前均未服用其他药物,进入手术室之后,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对产妇做连续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吸频率等监测。术前先对麻醉区进行常规消毒,将130/0.4的羟乙基淀粉和5 ml/kg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注入产妇体内,以2 L/min的频率给予鼻导管吸氧,于L1~L2间硬膜外穿刺,向导管注入2%,3 ml的利多卡因,进行5 min平卧位观察,在其未入蛛网膜下腔时,应对两组同时注射0.894%12 ml的罗哌卡因。而实验组则需要另外注入25μg(1 ml)的右美托咪定。
1.3 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时间、麻醉平面完全恢复时间、Br omag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Br omage评分:在30 min的给药时间内,每隔3 min用针刺法监测产妇感觉阻滞平面。给药30 min之后,用改良Br omage评分测定完全运动阻滞情况:0分代表无运动阻滞,1分代表不能抬起下肢,2分代表不能弯曲膝关节,3分代表裸关节不能弯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平面恢复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而两组的Br 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x±s)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6/46),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4.09%(15/44)(χ2=4.525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由于剖宫产术所用时间较短,因此对于麻醉用药的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腰麻-硬膜外麻醉是现阶段我国剖宫产术中较为常用的麻醉手段,比全麻操作更为便捷、母婴不良反应发生率少,能够增强镇静与镇痛的麻醉效果,减少产术中出血量以及血栓形成,安全性高[3]。
在本文研究中,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术,要比单独给予罗哌卡因药物更具有明显优势。从两组实验数据表明,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用药可以使麻醉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完全运动阻滞时间加快,麻醉持续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 omage评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用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药安全性更高。
具体原因如下:①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起到的麻醉效果是受到了激动脊髓的α2通过受体路径对局部麻醉的强化作用的影响[4-5]。②而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的受体激动剂,药脂溶性与受体活性均比较高,可以通过腰麻针孔与弥散功能进入蛛网膜下腔,在α2肾上腺素共同作用下,对释放感觉神经递质起到强力抑制的效果。③在剖宫产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用药,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剂量,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起到镇静、镇痛的良好效果。并且该药物还有不抑制呼吸,抗焦虑、催眠以及遗忘等功效,对pH值影响程度较小。因此被临床医学广泛应用于联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④但同时据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可能会引发心动过缓与低血压不良症状,对此可以通过阿托品药物、补液进行简单的处理纠正[6-8]。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的腰麻-硬膜外麻醉能够强化麻醉效果,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的效果,临床实践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1] 李红,程艳欣,陈永学,等.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啶用于患者镇痛的适宜剂量[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3):327-329.
[2] 李荣华.右美托咪定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227-1228.
[3] 魏玉红.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7):2852-2854.
[4] 张乐,黄绍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2):173-175.
[5] 龚燕,瞿玉莲,朱敬畏.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3):184-186.
[6] 范新莉,王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5):106-107.
[7] 付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29-130.
[8] 李云翔.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9):6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