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应用
2018-03-05涂文财王锦李建华易志锋罗欣李莉
涂文财,王锦,李建华,易志锋,罗欣,李莉
在腹部手术患者中使用单纯的全身麻醉会使得患者出现手术后躁动、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增快的不良反应,同时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有可能使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或者心肌缺血,对于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1]。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麻醉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就是腹部的手术。患者对于腹部手术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手术时间长、手术后的剧烈疼痛,围手术期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同时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和风险也比较高[2]。所以,对于该疾病患者来讲,如何选择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从而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使其在围手术期更加稳定。为此本文将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患者腹部手术的患者当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依据其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4.5±2.8)岁,平均身高(167±3)cm,平均体质量(64±7)kg;研究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6.8±3.6)岁,平均身高(168±4)cm,平均体质量(65±8)kg。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立即为其开放静脉通路,同时输入林格氏液,连接心电监护仪之后密切观测血氧饱和度、ECG、BP、HR等。使用0.03 mg/kg咪达唑仑、0.6 mg/kg罗库溴铵诱导、0.3 mg/kg依托咪酯、0.3μg/kg舒芬太尼,待面罩通气3 min之后插管施行机械通气,接着设定潮气量为8 ml/kg,呼吸频率是12次/min,同时确保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 mmHg[3]。
研究组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便携式超声仪和超声高频探头(7~12 MHz)于髂嵴与第12肋之间腋前线水平区域患者腹壁进行扫描,从浅层到深层依次识别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膜及腹膜内组织获得腹横肌平面阻滞图像。采用9号针,在探头的纵轴中位线进针,进针过程中保持针身与超声探头纵轴中位线在同一平面(平面内技术),在超声的监视下针尖到达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的筋膜,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则不行该阻滞。
最后使用麻醉维持:2~6 mg/(kg·h)丙泊酚,0.1~0.3μg/(kg·min)瑞芬太尼,与此同时间断使用顺阿曲库铵进行维持肌松,在手术结束之后停止使用麻醉药,直到患者恢复意识并自主呼吸之后再拔除导管[5]。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量、麻醉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进行观察并作详细记录。
(2)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后2 h、6 h、12 h、24 h的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患者有轻微疼痛,但可以忍受;4~6分为:患者疼痛并且影响其睡眠和休息,但尚能忍受;7~10分为:患者有较为强烈的疼痛感,疼痛难忍。同时观察患者在24小时之内有无运动异常、下肢感觉、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嗜睡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拔插管全麻时间、麻醉药量和麻醉苏醒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对比 研究组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药量、拔插管全麻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对比(x±s)
表2 两组患者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伴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心肺功能会出现恶化,为此对于手术的耐受程度也会随之降低,这也就对手术当中使用麻醉药物和手术后的苏醒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本文认为当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式就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但容易使患者引起心血管反应,有效避免该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增加患者在手术当中的使用药量,这种做法又会导致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过长[7]。现代的麻醉学认为较为优良的麻醉方式应该具备适宜的麻醉深度、稳定的血液循环、良好的肌肉松弛以及完善的神经阻滞,如果只是单一的麻醉方式则无法满足在腹部手术当中越来越严厉苛刻的麻醉要求。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麻醉方式,各取所长,从而提升麻醉的整体效果,使得各种麻醉药物对于人体的不良反应有所降低[8]。为此,本文将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患者腹部手术当中,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8.0±2.5)min、麻醉苏醒(7.1±2.1)min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1.9±2.6)min、(11.6±2.5)min,瑞芬太尼(491.5±110.2)μg与丙泊酚(667.3±184.3)mg的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62.2±102.5)μg、(868.1±163.6)mg;研究组患者动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安全、有效、便捷,麻醉效果令人满意。使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患者当中,可以降低麻醉的使用药量,缩短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同时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苦,麻醉的总体效果比较好,因此值得应用在临床中并大力推广。
[1] 冯慧悦,吴祎洁.单纯喉罩全身麻醉及合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112-115.
[2] 薛杭,丁萌萌,孙楠,等.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应用的比较[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8):705-709,713.
[3] 罗瑶,杨笛,杨钦焱,等.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开腹结直肠癌术镇痛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2):55-58.
[4] 韩磊,陈建平,邓亚南,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应[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2):185-189.
[5] 曾伟,张春元,饶祖华,等.单纯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0):94-96,124.
[6] 何鑫.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阑尾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18):500.
[7] 孙乾伟,刘功俭.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肝脏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30):120-121.
[8] 鲁海兵.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7):5725-5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