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镇痛、镇静方法用于重症监护室抢救性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18-03-05李震霄于欣

当代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抢救性危重丙泊酚

李震霄,于欣

处于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如出现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无法纠正持续且严重的低氧血症,抢救性气管插管是一种有效且必要的抢救方法,其可立即开放呼吸道,行有创机械通气,改善氧合,避免误吸[1]。但针对清醒患者,插管过程常伴随痛苦及躁动,甚至延误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并发症,对抢救的成功率产生影响[2]。因此目前临床多应用插管前麻醉诱导,但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本身可能诱发严重低血压、低脏器灌注,甚至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3],这对于重症患者可能是致命的。当前危重症患者插管前的麻醉诱导,对于药物选择暂无统一意见。此次研究通过对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采用不同镇痛、镇静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年龄30~68岁,男42例,女18例。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上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le1 Compares the clinical dataof two groupsof patients

1.2 方法 到达重症监护室之后,给予所有患者行口咽部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3~5 ml。对照组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给予0.025~0.05 mg/kg咪达唑仑+0.5~1μg/kg舒芬太尼,观察组给予0.5~1 mg/kg丙泊酚+0.5~1μg/kg舒芬太尼。对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中其插管后的心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Ramsay评分情况及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Epidat a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护理治疗观察以及研究所用到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pO2变化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pO2变化比较(x±s,mmHg)Table2 Compares SpO2 changesbetween thetwo groups(x±s,mmHg)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见表3。

2.3 两组患者镇静程度对比,见表4。

3 讨论

气管插管过程中,因插入气管导管及常规喉镜显露两部分操作,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4]。通过舌咽及迷走神经,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发出冲动,引起全身性自主神经反应,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急性交感神经兴奋包含于其中,致使一些心血管反应的发生,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5]。上述应激反应,针对于心脑血管患者,可带来像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并发症[6]。有研究显示,气管插管前给予镇静镇痛药,可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抑制气管插管时内啡肽、血浆肾上腺素、可的松、催乳素等等激素水平的升高。现如今主张采用少量镇静剂或麻醉,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不良心血管系统反应。丙泊酚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可从血液广泛分布到各身体部位及器官的组织中,当注入体内之后[7]。可减少患者的呕吐、恶心等症状,而持续时间短、起效快、苏醒平稳且迅速、镇静催眠作用强是其优势特点。用于气管插管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良好。而咪达唑仑可防止肌肉松弛、抗焦虑、镇静、惊厥,且安眠,是新一代苯二氮(艹卓)类的药物[8],具有代谢灭活快,药理作用时间快,持续时间短。其应用于ICU危重患者及外科手术后,有显著性优势特色,可达到相应的镇静水平,通过适当调节药物剂量。文章选取时间段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每组30例。对照组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对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中其插管后的心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Ramsay评分情况及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进行观察。相较于插管前,两组患者在插管中及插管后的 RPP、心率、血压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对比,SpO2和Ramsay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R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高于插管前,插管时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和插管后两组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x±s)Table3 Comparesthe hemodynamic changesbetween thetwo groups(x±s)

表4 两组患者镇静程度比较(x±s,min)Table4 Compares the sedation levelsoftwo groups of patients(x±s,min)

综上所述,小剂量咪达唑仑或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可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紧急插管疗效相近,可减少心肌耗氧及患者的痛苦,两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且两者作用相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徐向荣,张承德,王进勇,等.53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7):93-94.

[2] 周菁,田坤,吴奎,等.呼吸重症监护室抢救性气管插管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3):254-258.

[3] 冯洁惠,徐建宁,方强,等.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44-48.

[4] 杨明全,李强,肖国辉,等.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氯胺酮和咪达唑仑诱导抢救性气管插管的临床评价[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5):477-480.

[5] 李鑑,林瑾,刘壮,等.两种不同镇静镇痛方法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2,13(22):3907-3909.

[6] 刘洋,杨宽,吴建罡.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ICU综合救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43.

[7] 聂祥碧,王曾庚,郭经华,等.ICU选择性气管插管前镇静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3):166-167.

[8] 宋莉,康焰.不同镇静镇痛方法用于抢救性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5(5):370-374.

猜你喜欢

抢救性危重丙泊酚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太原市阳曲县西殿村龙山时期陶窑遗址抢救性搬迁保护技术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抢救性手术治疗1例
“弋阳子弟”踏歌来
——弋阳腔传统曲牌抢救性录音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