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上文化瑰宝包头剪纸

2018-03-0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名录剪纸

文 付 鑫

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大地上,在塞上工业重镇、草原钢城包头,生活着31 个民族300 万各族群众,这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包头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 项,自治区级13 项,市级67 项;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36 人,市级130 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包头剪纸,就是从晋陕地区流传到阴山脚下的传统手工艺技能,至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

包头民间剪纸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物,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各民族的民间工艺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使剪纸作品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表现手法和韵味,给人以纯真、质朴、清新的美感。包头剪纸作品一般分为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吉祥纹样等几大类,包括各种形式变化的拉手娃娃、十二生肖、云尖尖和吉祥连续纹样等,最具特色的是带有“十”字符号的动物及“老鼠爬杆”、“蒙人骑骆驼、骑马扛枪”等具有地域性生活特点的作品。

别具塞上风情的包头剪纸被专家们评说为“一部活着的中西部草原文化发展的史书”,一直以活态化的形式在民间祭祀、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惯常使用。包头剪纸在传承和发扬中繁荣发展,涌现出以刘静兰、郑蝴蝶、要红霞、孙二林“草原剪纸四姐妹”为代表的传承群体和个人,她们设计、制作的室外外墙大型组合剪纸壁画《吉祥包克图》总面积达400平方米,在使用九宫格、米字格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加入刻刀刻纸等新形式,这种手工制作方法在全国首开先河。

近年来,在包头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包头剪纸项目作为城市文化名片和“薪传工程”来打造。一方面,以“一赛一产”发展思路为目标,通过举办全国性剪纸艺术大赛,提高包头剪纸的知名度,提升包头剪纸传承人的业内影响力;另一方面,成立包头剪纸现代文化产业公司,推动剪纸项目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迈进,将优秀剪纸作品销往全国各地。为了使剪纸文化在老百姓中得到进一步传承和推广,包头在各旗县区设立了数量众多的“剪纸文化户(大院)”“剪纸艺术工作室”,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包头剪纸院,即包头剪纸传承工作站,这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创作、研究、培训以及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同时,包头市还组织开展了“包头剪纸进校园”活动,经过5 年实践,包钢26 小、光荣道小学、哈达道小学、公园路小学、九原区蒙小等10 家单位成为“包头剪纸进校园传承示范基地”,对在娃娃中传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为“活史书”的包头剪纸,已成为敕勒川历史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瑰宝。包头剪纸曾在国际、国内的剪纸大赛中获得大奖200 多项,仅“四姐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就有300 多幅。在民族交融和文化碰撞的历史长河中,包头剪纸逐渐成为地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2010 年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又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作为当地群众喜爱的艺术文化载体,包头剪纸还将继续植根于人民群众,并繁荣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名录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同贺名录
作者名录
生产商名录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