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2018-03-05河南省永城第六中学谭彩玲
河南省永城第六中学 谭彩玲
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2.理解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揣摩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法、学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诵读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上课,我想给大家讲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2009年6月3日晚上十点,永城市遭受了30年来罕见的飓风袭击,我家隔热层上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吹刮滚落,导致屋瓦碎裂,暴雨相伴而来,家里三室一厅有两室所有的楼板缝都在“滴答”渗水,女儿的小床浸泡在水中。……悲伤之余,又有庆幸,好在我的房顶不是茅草,要不然,境况会更加危苦!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回到唐朝,凝眸再看千年前的“诗圣”杜甫,在风雨交加的秋日,他的茅屋有怎样的遭遇,他又有怎样的感慨?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千古传诵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资料助读
(过渡: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有关他的主要信息)
1.作者简介: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诗史”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2.解题: 为:被。
歌,即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其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初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
1.自由试读诗歌,结合注释读准生字,注意节奏
2.听课文录音和自己所读的字音节奏作对照
3.练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4.齐读诗歌,统一字音、节奏
(过渡)我们已经读准了诗歌的字音和节奏,为了把这首诗读好,我们还需要对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有所了解。
四、译读诗歌,读懂诗歌意思
1.边读边借助注释独立说说诗句大意
2.向小组成员请教自己不懂的诗句意思
3.检查重点字词意思
4.男女生对读译诗和原句
5.思考
课文已经划分层次,请仿照小标题给诗歌的后三层归纳层意
秋风破屋
① 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找到最恰当的概括词语。
② 小组配合展示诗歌朗读:
注意:要读准字音、节奏
要读出层次(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五、品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怀
(过渡:同学们对诗歌的文字理解都已经非常准确,我想杜甫的这首诗这所以流传至今,应该还有更深的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因为他在诗歌里透露的个人情怀吧!请同学们跟着我继续探究。)
(一)问题探讨
① 请在书上标出第一层的一系列动词,体会一下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怒号“、“卷“、“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的使用,写出了风之大、天气的恶劣)
② 在诗歌第二层,诗人当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用词语概括一下)
(生气、恼怒、无可奈何等)
诗歌第三层,想一想:
③哪些诗句最能看出诗人的生活状况?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④作者无法安眠时会想些什么?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师: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且合情合理,我还想补充一下:
(补充背景介绍)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在三十岁娶洛阳司农杨怡的女儿杨氏为妻。其时,家境已经开始败落,父亲死去,自己又有哮喘病,并终其一生。杨氏聪明贤惠,为杜甫育有两男一女,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在出生不久饿死了。杜甫在外眼见饥民流浪,进家听到小儿饿死,愤而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后发生安史之乱,妻子杨氏自己在家靠乞讨和种植土地养活儿女。杜甫被困长安,后逃出投奔肃宗。后因案件受到牵连,被肃宗反感。
杜甫被“放假“回到羌村,不久因饥饿,举家搬迁秦州投奔老友赞公,被又白水一官员骗到了白水,冬日里茅屋被大雪压塌。一家人只好随着逃亡的人流,奔往成都。
在成都,杜甫求亲告友,在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主题探究
1.认真听课文第四层的录音,从语速、重音、节奏等方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体会填空
最后一节,诗人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痛苦,他推己及人,振臂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济世情怀。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一句又把诗人的情怀升华为_______的高尚品质。
3.大声朗读诗歌第四层,力争读出你体会到的诗人的感情
4.朗读展示(齐读第四层,斜体字和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和两遍)!
六、小结
岁月悠悠,已过千载,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早已经没有温饱之忧,回头再看杜甫,我们的心中升起几多悲凉,几多痛惜。我们从诗歌描写、记叙中见证了他的艰辛,感受到他身为一家之主的无奈,但是作者直抒胸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也展现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财富。郭沫若在成都杜甫草堂题诗: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让我们铭记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从铭记他的诗歌开始吧,请齐声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合板书和幻灯片)
七、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