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前作文阶段”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
2018-03-05云南昆明市盘龙区拓东一小
云南昆明市盘龙区拓东一小 唐 捷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写作文也一直是令大多数学生头疼的事。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以讲解传授文本知识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而现代教育就是要以思维教育代替记忆教育。所以在“前作文阶段”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对于解决师生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的这一难点是十分有效的。
所谓前作文阶段是指学生开始写一篇有明确中心作文之前的阶段,具体就是指从一年级下学期能写一句完整的句子到三年级上学期能写一个完整段落的中间时期。我通过一年的实验证明这一时期正是儿童由用语言表达转向用文字表达的过渡时期,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正确诱导,对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作文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好口语交际课是前提
新的《九义》语文教材把原有的“看图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是符合当前教改精神的。这种新的方式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使学生既能学会看图,学会说图中内容;又能走出图画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大有好处的。因此要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上口语交际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交际的话题,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去想,第三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说(要注意说话的顺序),第四要让学生充分的说,尽情的讲;最后要让学生从各种说法中取长补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不要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想法,更不要求同。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各抒己见的过程就是作文思维的启蒙,所以上好口语交际课是前作文阶段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前提。
二、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是关键
一篇极富感染力的好作文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在前作文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作文思维的关键。
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玩”仍然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天性,他们能看到生活中的许多不同现象,但缺乏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具有真实感受。例如,课堂内可以抓住一些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典型事例,先让学生演一演,在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来进一步认识这一现象的实质。课外可以结合课文第二单元三首描写春天的诗,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闻到、感受到的东西和家长交流一下,然后再用三、五句话写一写。其效果是令人惊喜的,春天景物的变化几乎全部包容在孩子们的三、五句中。有春风、春雨、柳树、放风筝……而且即使是写柳叶的“绿”也有嫩绿、新绿、翠绿、绿油油等多种。充分体现了学生观察角度的多样性,思维的多元化。这种效果决不是读几篇范文能达到的。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儿童是在通过动手、动耳、动眼、动口、动脑,也就是充分运动身体各器官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的。这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正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身体器官获得对生活的亲身体验,长期坚持自然就培养起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并且,当孩子们相互交流生活体验时,总会有一种成功感,于是作文便从一开始就不是头疼事,反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个人思想的大舞台。
三、收集、整理信息是方法
我们知道一篇作文的框架就好比人的骨头,而丰富的内容就仿佛人的血肉。许多中、高年级的学生能构建文章的框架,却往往内容极少,文章读起来就显得干涩。这是因为平时不注意收集整理信息,所以要教会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更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习惯。
当代的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接受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即使是低年级学生,只要我们把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教给他们,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会很快掌握。而且收集的过程必定是迫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比如,阅读、收听广播、上网等获取信息,整理的过程又一定是孩子对信息的分析、归类、感悟的过程。例如,我让学生准备了两本本子,一本是《学生日记本》,用来让学生通过三、五句话记录自己平时的点滴思想;一本是《信息资料本》,用来收集整理各种信息(不仅仅是好词、佳句、凡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写下来)。然后定期交流,使学生不断扩大信息量。这样把学生的“思”和支撑这一“思”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于是到了作文教学阶段,怎么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或写不出什么东西“的状况?
四、保持学生的创造天分是动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保持学生的创造天分便是“前作文阶段”发展学生作文思维的动力。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造成个体差异的依据,同时又证明了每个孩子都具备创造的天分。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学习的风格。这种“自己的智力强项”便是孩子的不同创造天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利用保持创造天分的保护性因素,避免保持创造天分的危险性因素。简单的说是对学生多采用肯定的评价体系,尽量不用否定评价。学生由于个体生活经历的差异,在语言或文字表达上也存在差异。因而哪怕孩子只有一个词用得好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绝不能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破坏了孩子的创造欲望。
总之,学生作文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注重前作文阶段的启蒙作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