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促思巧发力 问题导学入佳境
2018-03-05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赵方红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赵方红
“写景抒情”是小学教材中最常见的古诗词主题,往往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借以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追求自由闲适,表现归隐的愿望。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质朴。激疑设问可聚焦在四个方面:
一、具体感受情景交融的深厚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寓景于情、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创造了深远的意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自然景物营造了宁静、凄凉的意境,这和诗人孤独寂寞、超凡弃俗、孤傲自赏的感情恰当融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无尽的思念,诗人依惜别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教学《江畔独步寻花》,要抓住“满”“低”“流连”“自在”,体会春天繁花娇艳似锦,彩蝶戏花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婉转放歌,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杜甫诗《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抓住“细”“微”“危”“独”感悟景物特征,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感受诗人漂泊的孤独处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感受写景的雄浑阔大,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怆的心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要分别品出怡然自得、斑斓绚烂、和谐宁静之境。“境由心造”,只有入其“境”才能悟其“神”会其“意”,教学中要通过朗读、联想、想象、描述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深远优美的意境。
二、正确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人们丰富的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两件事物有意关合送别,和羁怨别恨连接在一起,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言志,“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愫的写照,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写景以物芳而明志洁,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松”“山”“云”三个意象,写出了隐者的超凡脱俗,行踪难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此行未遇的失望与惆怅。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孤寂的情感和倔强的品性,皆熔铸在“千山、孤舟、蓑笠翁、寒江、雪”等意象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寒江”的渔翁,寄托自己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三、深刻领会景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结合景物的状态、色彩、色调、明暗等特点以及意象内涵,领悟情景交融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写景诗有的纯粹歌颂自然风物,表达愉悦之情,但更多的是“因景即理”,即就某一诗情或画面阐明某种道理。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快船快意,表达经历艰难岁月之后迸发的激情,经历艰险重获新生的喜悦心情。苏轼的《题西林壁》,在对西林的景物描写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道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字面上描绘的是春景,实则给人以哲理的启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揭示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不可磨灭的道理。还有的诗词有所寄托,表达心中隐情,需对作者的身世,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除了直接体会到作者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外,如果了解到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就能体会到诗句饱含着的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欢悦。
四、有效学习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从诗词整体出发,不仅明了写了什么景,还要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写景。留意写景的季节、时间、角度、层次、色彩、音响、远近、明暗、位置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远近高低高俯仰的变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把握作者绘形、绘声、绘色描写景物的方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感知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技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感知明暗对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感知以小见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感知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的方法。另外,诗词的修辞和表现手法欣赏不可或缺,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夸张、比喻手法使用的表达效果;要欣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雄浑壮丽的意境,又要欣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细致入微的捕捉和描摹;既要欣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刚进豪情,又要欣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悠远含蓄。汉乐府《江南》要感悟意象虚实相宜,因虚见实。“实象”有“莲叶”和“鱼”,“虚象”是采莲女。莲叶田田,鱼戏叶间,是采莲女的眼中之景。重迭复沓的“东”“西”“南”“北”,表面写鱼,实则是采莲女四下观鱼的动态。古诗语言精粹凝练,字字玑珠,含蓄隽永,读诗就要品出它的生动形象和精当达意。“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笛弄晚风三四声” “江枫渔火对愁眠”“绿”“闹”“弄”“对”等传神字眼的精妙用法都需要用心品味。
抓住以上四点,准确把握“写景抒情”诗词在塑造形象、表现手法、表达感情、运用语言的特点,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精准问题,用问题切入学习内容,推动学习流程,促进深度思考,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佳境的有效途径。